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繼興業、招商、中信后,郵儲銀行官宣設立新金融機構!國有大行全部「集齊」

2025-07-19 07:07

(來源:現代商業銀行雜誌)

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隊伍再添新員。

郵儲銀近日發佈公告稱,該行擬以自有資金出資人民幣100億元,作為投資主體發起設立中郵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暫定名,公司名稱以有關監管機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覈準的名稱爲準)。至此,郵儲銀行成為今年以來繼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后第四家發起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的銀行。

來源:中國郵儲銀行官網

來源:中國郵儲銀行官網

又一家銀行發起設立AIC

郵儲銀行發佈的公告稱,中郵投資註冊資本擬為人民幣100億元,將作為該行全資一級子公司管理,具體業務範圍以有關監管機構批覆爲準。中郵投資將嚴格遵循各項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在做好風險管理基礎上開展各項業務。

「本次投資資金來源為本行自有資金,不會對本行的財務狀況或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郵儲銀行在公告中表示,此次投資經該行董事會審議通過后,無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但尚需取得有關監管機構的批准。

關於此次投資的影響,郵儲銀行表示,這是該行響應國家號召、服務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科技金融生力軍,進一步發揮對科技創新和民營企業的支持作用,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銀行設立AIC的深遠影響

郵儲銀行此次投資設立AIC,使其成為今年以來第四家設立AIC的銀行。今年以來,三家股份行發佈公告稱,分別擬出資100億元、150億元、100億元設立AIC,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5月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覆,同意興業銀行籌建興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名稱暫定)。據興業銀行披露,該公司註冊資本100億元,為該行全資子公司。

6月3日,中信銀行發佈公告稱,該行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覆,同意中信銀行籌建信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金擬為人民幣100億元,中信銀行以自有資金出資,持股比例為100%。

7月3日,招商銀行發佈公告稱,該行已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批覆,獲准籌建招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50億元,為招商銀行全資子公司。

銀行設立AIC可以追溯至2017年。彼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五家國有大行全資設立AIC,分別為工銀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農銀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中銀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建信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交銀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主要經營債轉股及配套支持等業務。中金公司測算,截至2024年末,五大行AIC資產規模合計6027億元(佔五大行總資產0.3%)、淨資產合計1834億元,2024年淨利潤184億元(佔五大行淨利潤1.4%)。

AIC主要業務是收購銀行對企業的債權,本質是爲了債轉股和化解風險,也就是降槓桿。例如,企業找銀行貸款借錢,但因資金壓力大難以還款,這時候AIC就可以介入,把企業欠銀行的債務轉化成對企業的股權。對企業來説,無需急於還款,債務壓力減輕;對銀行而言,從債權人變成企業股東,多了一種資產處理方式,為化解金融風險開闢了新道路。

市場普遍關注,設立AIC會給銀行帶來哪些效益?

「愈來愈多的銀行入局AIC,可促進我國投融資體系多元化發展,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同時,也將推動銀行自身從傳統的資金中介向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轉型。」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在淨息差承壓的背景下,銀行傳統存貸款業務增長空間有限,佈局AIC可強化銀行權益投資能力,幫助銀行拓展新的收入來源、優化收入結構、增強盈利韌性,而且有助於銀行構建‘融資+融智’的綜合服務體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表示。

中金公司分析師王子瑜稱,除了債轉股以及股權投資帶來的直接項目收益之外,其認為給銀行帶來的綜合效益更值得關注。除為更好滿足科技企業融資等金融需求提供了有效手段外,AIC牌照還能撬動除融資需求外的其他綜合效益,例如與科技企業加強合作后帶來的交易結算、工資代發機遇,依靠綜合經營實現低成本存款沉澱,並帶來手續費營收空間。

AIC發展面臨的挑戰

同時,受訪專家也表示,當前AIC股權投資業務發展仍面臨一些挑戰。

一方面,AIC股權投資資金主要源於傳統商業銀行,求穩求安全的天性使得對不良率的容忍度較低,這與科技企業高風險、高不確定性的特點存在矛盾;另一方面,股權投資需要較強的投研能力支持,銀行相對缺乏股權投資經驗,這對銀行人才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曾剛表示,AIC需不斷優化完善制度流程,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對科技創新和民營企業發展的市場調研,在提高自身對創新技術研判能力的同時,藉助外部專家等力量。同時,充分利用保險資金等外部資金拓展股權投資資金來源,從而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和民營企業。

「未來,AIC需在市場化運作與政策導向間精準平衡,強化投研能力建設,真正發揮‘金融穩定器’與‘經濟助推器’的協同效應。」田利輝表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