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鏈博會觀察:聊供應鏈,6場活動28人發言提到同一個詞

2025-07-18 17:06

  中新經緯7月18日電 (謝婧雯 龔宸芫)一輛在路上行駛的第七代小馬智行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關鍵零部件固態激光雷達來自速騰聚創。過去幾年,這家小馬智行供應鏈企業通過芯片化方式將激光雷達價格下探至千元。關鍵零部件的成本下降隨之傳導到系統上,小馬智行第七代系統的激光雷達成本相較上一代下降了68%,車載計算單元則下降了80%。

  無獨有偶。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下稱本屆鏈博會)期間,中國汽車工業諮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在智能交通主題活動上提到,「禾賽科技的激光雷達平均售價從2019年的1.7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50萬元)降到了現在人民幣千元級別。」他表示,成本降低使得企業有了更多選擇,原來高端車型上搭載的智能技術快速向更廣闊的大眾市場普及。

第三屆鏈博會現場 中新經緯謝婧雯攝 第三屆鏈博會現場 中新經緯謝婧雯攝

  降低碳排放成本、降低風險成本、降低採購成本、降低生產成本、降低交易成本、降低運輸成本……據不完全統計,本屆鏈博會中新經緯參加的6場交流活動中,來自各界的共計28位人士,在談到發展供應鏈的意義時,都提到了「降成本」一詞。

供應鏈順暢運行能降本

  本屆鏈博會期間,多位企業負責人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都表示當企業「鏈」上更多合作商時,可以降低成本。

  「跨界(朋友)來了,規模效益讓成本下降。」金光集團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表示,平時大家往往和自己相關聯的企業打交道,但參展鏈博會能鏈接更多跨行業的企業。她提到,參展鏈博會拓展了公司上下游的客户羣並增加了訂單。

  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向中新經緯介紹,施耐德電氣發起的「零碳計劃」,以提供技術指導、諮詢服務等方式,幫助全球前1000位供應商2025年在運營層面減碳50%,其中包括中國的270家核心供應商。

  尹正舉例,通過構建多渠道的供應商數據連接平臺,施耐德電氣上海普陀工廠實現了所有關鍵供應商系統100%的數據連接,降低了84%的供應商零件不良率,減少了生產過程的浪費。

  普華永道中國公共事務主管合夥人周星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透露,在過去為客户提供諮詢服務、鏈接企業的過程中,普華永道在英國的一個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中通過無人機實施管理,預計將為客户8年節約成本4億英鎊(摺合人民幣38.60億元),並將設施檢查時間縮短了83%。而普華永道在為某一大型採礦企業提供端到端的無人機智能解決方案后,客户的安全性也得到幾何級的提升,危險場景減少了92%。

第三屆鏈博會現場 中新經緯謝婧雯攝 第三屆鏈博會現場 中新經緯謝婧雯攝

  本屆鏈博會現場,吉利醇氫科技帶來的展品展現了其在綠色甲醇領域的技術與產業佈局。吉利甲醇遠程商用車技術人員蔣鵬告訴中新經緯,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吉利旗下核心品牌)基於醇氫3.0平臺開發的260kW級稀燃醇氫電動動力鏈,最高熱效率>53%,最低發電成本僅需0.85元/kWh,最優醇電轉換比超2.2kWh/L。這將讓原本使用柴油車的消費者固定用車成本降至原本的30%~35%。

企業「鏈接」如何降低成本?

  在17日供應鏈服務主題活動上,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陳建安表示,近年來受地緣政治、技術革新、經濟結構調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全球的經貿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新形勢下構建高質量的供應鏈體系,是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生產成本和經營成本的現實需要。

  對外經貿大學全球價值鏈研究院院長殷曉鵬在主題活動上也提到,當一條產業鏈上的供應商退出,導致鏈條斷裂后,企業重開生產線的成本(價格)是非常昂貴的。

  供應鏈體系究竟如何降低「鏈上企業」成本?

  以激光雷達成本價格降低為例,安慶衡表示,中國強大的規模化製造能力與供應鏈優勢,顯著降低了智能駕駛傳感器、計算平臺等核心部件成本。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重塑了中國汽車生態,而且通過技術共享、供應鏈協同、成本優化和產品普惠等方式,在深度賦能全球汽車產業轉型。

  據中新經緯瞭解,華潤電力通過國際供應鏈,與印尼、澳大利亞等多國建立了穩定供應網絡,年進口煤炭規模達1000萬噸,實現全鏈條自運營統採統銷,每年節約採購成本達5億元。此外,在綠色供應鏈發展上,華潤電力打造智慧循環水網系統,開發出了具有水源自動調控、結垢趨勢診斷預警、自動精準加藥和排污功能的循環水運行控制系統,可減少循環水用量15%~20%,由此創造每年400萬元~500萬元的經濟效益(2×600MW機組)。

  18日,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劉文娟在星巴克中國與遠景戰略合作發佈會上談到,更好地節能減碳對企業來説不僅提升了夥伴與顧客的體驗,也達到了創收增效的目標。「當星巴克的空調加入智能物聯網操作系統后,員工上班前空調就已開啟,下班時自動關閉,員工減少了相應的操作,可以把精力更好地放在做好一杯咖啡上。星巴克實現了一年12%的節能減碳目標,每家門店每年節約了6000多元的水電費。」她現場舉例説道。

  (中新經緯APP)

]article_adlist-->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