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8 16:30
(來源:行家説儲能)
行家説儲能
2025年已過半,覆盤上半年,在新政頻出、多地分時電價調整的背景下,工商業儲能市場整體進入調整態勢,企業具體表現如何?他們有何戰略調整?他們又如何看待下半年工商業儲能市場?
此前,行家説儲能已報道了「價差收窄?10企眼中工商儲的黃金區」(點這里),本期行家説儲能將匯聚中車株洲所、遠景、陽光電源、天合光能、弘正儲能、採日能源、融和元儲、精控能源、海爾新能源、創維儲能、鵬輝能源、聯盛新能源、新巨能、億蘭科、東方日升、為恆智能、新艾電氣、煜邦智源、GSL Energy等近20家代表性企業的一線洞察與市場研判,結合《行家説儲能白皮書:電力市場與數智化儲能調研報告》的調研情況,管窺今年上半年工商業儲能生存發展現狀,以期為業界提供參考價值。
本次策劃內容將分為上下兩期。本篇為上期,我們將主要聚焦於上半年儲能企業業績及產品發展,探究工商業儲能產品發展趨勢及企業轉型破局之道。
下期,我們將重點挖掘儲能企業區域化市場佈局及運營策略之變,並展望下半年工商業儲能行業的發展,歡迎您的持續關注,也期待您的留言,分享您對行業的觀點和思考。
01 市場行情
近1倍!變量下的工商業儲能韌性
據行家説儲能不完全統計,2025年1-6月對外公佈的用户側儲能併網項目總規模達1.8GW/4.6GWh,項目總容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95.66%,同時今年工商業儲能百兆瓦時級項目數相比去年增1倍。
這主要是由於當地分時電價密集調整、單一峰谷價差收益模式受到挑戰,工商業儲能的投資熱情趨於理性,投資商大多選擇用電需求更為穩定、可靈活調整收益渠道的大型工商業儲能項目,用電量小、訂單波動大的中小項目正被資本拋棄。
在分時電價波動漸成常態,小項目淪為棄子,加上同質化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唱衰工商業儲能的聲音時有出現。然而,根據行家説儲能的調研,業內整體對工商業儲能市場的發展前景仍持樂觀態度。
除個別企業未披露具體業績外,參與調研的企業有15家普遍表示,儘管上半年區域性市場調整頻繁,工商業儲能市場仍維持增長態勢,並對完成甚至超額完成全年目標充滿信心。
▋市場增量可觀!多企業績倍增
中車株洲所指出,2025年上半年國內工商業儲能市場整體呈現積極發展態勢。在能耗雙控、碳減排等政策持續推動下,化工、鋼鐵等高耗能企業紛紛佈局儲能,驅動市場增量顯著。從全國範圍來看,製造業項目以85%的佔比主導工商業儲能應用場景,而且投資佈局正由長三角珠三角向內陸地區延伸,釋放出全國化佈局潛力。
受益於市場整體向好,中車株洲所上半年在工商業儲能領域實現穩健增長,相比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長超150%。公司成功落地多個涵蓋高耗能企業、商業園區等多樣化應用場景的代表性項目,顯著提升了品牌影響力與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多家企業工商業儲能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以天合光能為例,其1-4月工商業儲能出貨量相比去年同比增長超400%。公司將這一成績歸因於市場成熟度提升、商業模式逐漸完善以及自身客户覆蓋度的持續擴大。天合光能表示,后期將不斷深化客户及渠道的覆蓋度,並依託「光儲充」與「光儲雲」兩大智慧平臺,進一步優化能源管理效率和電力市場交易響應能力。
陽光電源工商業儲能增速同樣亮眼,同比增長超100%。公司指出,增長動力源自市場行情的穩健增長,同時強調其工商業儲能市場的戰略佈局——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新品,並強化了在重點市場如浙江、廣東等地的資源佈局。
弘正儲能表現突出,工商業儲能僅第一季度業績就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公司明確今年將衝擊至少1GWh的裝機目標,以鞏固行業頭部地位。
同樣設定1GWh年度開發目標的海爾新能源,截至5月已完成全年簽約量,實現同比300%增幅。其「光儲一體」與「高能耗行業大客户」雙核心業務佈局戰略取得成效,已落地多個標杆性「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並通過緊密的產業鏈合作,為項目開發、建設及運營提供全鏈路支撐。
億蘭科作為2024年全球第三方工商業儲能PCS出貨量第四廠商,也是信心滿滿:目前從1-5月市場行情來看,公司訂單還是相對飽和。今年工商業儲能業績有望如期實現年度既定目標。
▋政策調整期,考驗企業韌性
採日能源指出,2025年是工商業儲能行業濃墨重彩的一年,全國近20省密集調整分時電價政策,加速推進電力市場統一進程的同時,深度重構工商業儲能項目經濟性模型。對此,公司秉持長期主義戰略,通過動態優化區域佈局、提升政策響應敏捷性,強化風險抵禦能力。
面對電價機制變革帶來的挑戰,企業已開始探索破局之道。遠景科技集團旗下零碳綜合能源業務前瞻性佈局用户側儲能:首創「遠景公式」,助力工商業儲能穩贏,推出「益企儲」全周期服務模式(「資金-產品-建設-運營-退出」)。目前「益企儲」模式已在多區域批量簽約近百家渠道商,落地項目近百個,交付超千台儲能櫃。
東方日升分析認為,上半年工商業儲能市場在政策調整期凸顯韌性,頭部企業憑藉技術迭代與模式創新穩固基本盤,同時海外市場貢獻新增量。隨着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化及多元收益機制完善,行業將加速向 「盈利模式多元化、區域佈局全國化、技術路線清潔化」的2.0時代躍遷。企業需強化核心技術、場景化解決方案與電力市場規則理解力,以在行業洗牌中確立競爭優勢。
當行業整體承壓時,真正的戰略定力往往體現在逆周期佈局上。以投資和運營為主的新巨能坦言,電力市場改革帶來機遇和挑戰,工商儲投資模型重構,運營模式向售儲融合的多元化發展。但公司上半年仍逆勢新簽約670MWh項目,同時針對粵東西兩翼推出了儲充一體的項目投資租賃模式,並積極建設新巨能虛擬電廠平臺,聚合分佈式靈活資源創造增量收益。
這種靈活應變的策略同樣體現在區域市場深耕中。煜邦智源也表示,受政策等因素影響,工商業儲能區域性調整頻繁,但1-6月市場仍處於增長態勢,江蘇、廣東、四川等地為項目備案量增長的主力。目前公司已承接的國內工商業儲能項目超200MWh,這些項目大多數弱化了峰谷套利的重要性,融入了需量響應、光伏配儲、台區儲能等綜合性解決方案。
▋升維!由價格廝殺進入全要素競爭時代
「上半年工商業儲能市場競爭依然激烈。海爾新能源強調,儲能業務正在從單一場景開發向多場景開發轉型。在此背景下,一方面,競爭態勢從傳統的長三角、珠三角核心區域快速向內陸省份滲透,逐步形成全國性競爭格局另一方面,行業競爭焦點已從單純的價格戰轉向優質業主資源與標杆項目的爭奪,企業紛紛在技術創新、成本優化及服務能力上展開全方位比拼。而海爾新能源將通過海爾集團的TO B和TO G網絡及服務優勢,在這場競爭中持續深耕,穩步推進。
在這樣白熱化的競爭中,企業致力於「產品力+場景化突圍」突圍。由PCS設備延伸至系統集成的新艾電氣透露,公司持續深耕華東、華南兩大核心市場,Q1實現近100MWh的出貨量。今年3月,公司重磅推出135kW融合版PCS新品,261/281kWh工商業儲能一體機產品線也保持穩定出貨節奏。同時,風冷271kWh工商業一體機在海外市場表現亮眼,因其負載適應性極強而應用於某港口岸電項目,為該客户開拓東南亞市場夯實穩定的技術底座。
如果説產品創新是企業立足之本,那麼標杆項目落地能力則是檢驗實力的試金石。創維儲能着重分享了其在大型項目領域的突破:簽約某集團公司53MWh用户側儲能項目,充分驗證了其大型項目承接能力;建成投運的深圳市寶安區15.6MWh用户側儲能項目,是寶安區首個實現10kV高壓併網的大型工商業儲能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化佈局正成為工商業儲能企業的共同選擇。為恆智能在覆盤上半年發展時強調,公司全球化佈局成效顯著,產品已打入全球38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項目規模突破數百MWh,覆蓋高耗能工業製造、數據中心、商業綜合體以及虛擬電廠(VPP)、光儲柴混合能源系統等場景。
GSL ENERGY同樣將戰略重心放在海外市場拓展上,上半年全球工商業儲能市場萌動,開始放量增長,公司持續加大在歐美、中東、非洲等戰略市場的資源投入,通過深化與當地代理商、安裝商等戰略合作,取得顯著成效。5月在中東黎巴嫩投運的4.6MW集裝箱電池儲能系統,就是這一戰略的成功實踐。
02 產品趨勢
大容量、場景化、AI、長時儲能等
從本次調研數據來看,今年工商業儲能系統產品主流發展趨勢包括大型化、場景化以及AI賦能、長時儲能等。
其中,在談及產品主流趨勢時,超六成受訪企業認為是大容量電芯及單體大型化(500kWh+方向),超半數企業強調場景化定製與創新,約40%企業提及AI技術應用,還有部分企業談到液冷系統的普及,另外還有企業透露未來準備推。這些技術應用背后的底層邏輯,是在降低硬件投入的同時,實現儲能收益的最大化。
▋技術路線跟隨大儲發展節奏
今年,大電芯、液冷管理系統、構網型技術、組件模塊化、系統平臺化……工商儲與大儲市場的技術界限模糊。
中車株洲所分析指出,今年工商業儲能產品呈現三大發展趨勢:一是電芯容量加速從280Ah向314Ah迭代升級,在行業同質化加劇的背景下,浸沒式儲能系統、高壓級聯等差異化技術路線嶄露頭角;二是發展節奏上緊密跟隨大儲技術演進,通過細分場景的差異化應用實現價值突破;三是工商業儲能項目建設容量日趨增大,源網側與用户側的複合價值愈發凸顯。
基於上述研判,中車株洲所構建了全場景產品應用矩陣:包括261kWh儲能櫃、兼容傳統組串、AC融合、高壓直掛、DC2000V方案的CESS-4.0儲能櫃,以及針對微電網領域的離網型低壓/高壓構網型儲能解決方案。對於當前分時電價政策普遍增加午間谷電的調整,公司創新研發適配一充一放場景的工商業儲能產品。值得期待的是,公司還計劃於年底推出長時儲能產品,通過「技術前瞻性佈局+細分場景精準化適配」雙輪驅動,持續強化市場競爭力。
大型化與集成化漸成工商業儲能系統產品的主流。如融和元儲去年年底推出標準化儲能產品融和·天祿3.0Max(250kW/500kWh 液冷儲能櫃),該系統採用大容量設計,單位面積的能量密度提升30%,中大規模的項目中佔地面積使用率下降40%。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基於組合模型的負荷預測算法,優化充放電策略,提升峰谷套利收益20%以上,同時需求側響應平臺化應用算法,輔助決策需求側響應策略,可為客户增加額外20%的收益。
現階段,工商業儲能系統單體容量正逐步向500kWh及以上發展。鵬輝能源今年推出的擎天520儲能櫃容量為520kWh,佔地面積減少54%,體積能量密度提升32.5%,適配「兩充兩放「、「一充一放」、「跨變壓器場景」等多種工商業儲能場景。
為恆智能發佈 TIANWU D、PowerCore、PowerAce三大系列大容量儲能新品:
TIANWU D 418kW/836kWh適應大型工業區熱島效應,226kWh/m 高能量密度降低單位投資成本,55℃高温滿功率不降額運行;
PowerCore 250kW/509kWh2/4/8h系統靈活配置,65dB低噪運行;
PowerAce 1.5MW/3MWh搭配交直一體預調試技術縮短 40% 交付周期,同時支持構網型技術。
▋314Ah電芯佔7成,261kWh成主流
「儲能不應只是一個櫃子,而是能給用户帶來安全零事故、運維零操心、收益高效的系統性資產。」海爾新能源強調,基於這一理念,公司在推出風冷215儲能櫃后,2025年正式發佈海爾品牌首款125kW/261kWh液冷一體櫃——「星擎261"。
據介紹,星擎261實現全鏈路提升,系統效率達90%,而且以12重保障實現全場景安全,並以智慧運維助力項目全生命周期實現高效收益,該系統採用SiCPCS(效率≥99%),搭配高效電芯(效率294.5%),通過液冷系統與AI電芯管理實現EER 2.5的熱管理效能。具備六維主動監測和六維安全保護,並通過海爾自研自產雲邊一體智儲星盤雲平臺,以五級權限分級多角色賦能,電站動態策略優化保障高效收益。
東方日升強調,2025年上半年工商業儲能三大趨勢,包括大容量化(314Ah電芯佔比70%),液冷系統主流化以及安全智能化。基於該趨勢,東方日升推出icon 125kW/261kWh工商業液冷儲能一體機,佔地面積僅1.6㎡,搭載行業首創4S技術(PCS+BMS+EMS+SMS),通過Risen Cloud智能管理平臺實現實時監控與智能調控。
同樣地,煜邦智源也推出261kWh分佈式液冷一體機以及1P104S液冷PACK。其中,1P104S液冷PACK採用雙排模組架構,可適配標準20尺儲能艙、大容量分佈式儲能一體機等。261kWh分佈式液冷一體機採用智能液冷控温技術,通過精密設計的散熱流道,精準控制電芯間温差在3℃以內,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行。
▋場景化主導,模塊化設計支持靈活擴容
當前,工商業儲能已告別「單一產品」時代,進入場景化應用主導行業轉型的階段,這一轉變推動產品與方案轉向「多場景適配性/場景定製化」。
採日能源觀察到,上半年工商業儲能產品呈現智能化、模塊化、高集成度、高能量密度等趨勢,市場需求向高效、靈活的儲能解決方案傾斜。
基於此,採日能源打造覆蓋全場景的產品生態,如Serlattice G3 10MWh智儲系統以更低LCOE滿足大規模需求;星鏈系列工商業户外櫃——261kWh採用上下分艙設計,支持多模式運行,835kWh可實現分散部署、組合擴容與遠程智能運維等。此外還有星漢系列1.5MW/3MWh和6.25MWh儲能系統,前者高度集成PCS/温控/消防系統,后者採用587Ah大容量電芯,具備極致安全、精準消防、靈活高效、智慧運維、環境耐受的特點。採日能源還創新研發智能安全預警盒子,通過納米級微粒子探測技術,構建主動安全防護體系。
模塊化、平臺化、易於運輸且場景適應性強的產品正在涌現。精控能源指出,今年工商業儲能系統90%以上產品採用All-in-One設計,應用場景從單一儲能向光儲充一體化、數據中心備電、海島礦山等多元化場景延伸。基於此,精控能源全新OmniCube-L261系統解決方案,以「光、儲、柴、網一體化」設計為核心,通過模塊化架構實現自由擴容與靈活部署,支持以261kWh的儲能容量倍數擴展和125kW的功率動態調節,滿足工商業、園區等場景的用能需求。
針對長時儲能的需求,精控能源還推出PotisFlexi-L261x多能源耦合工商業長時儲能系統。該儲能系統可按項目需求靈活擴展,通過「1+12」並機倍數輸出,滿足2-24小時長時儲能需求,創新單簇能量管理技術,故障單元智能隔離,有效保障關鍵負載連續性。
陽光電源強調,隨着工商業儲能場景多元化,產品更注重場景化、定製化,以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如400V中小型工商業場景下主推PowerStack255CS儲能系統,全天候效率提升2-4%,初始投資成本可節省5-10%,且首創工商業構網技術;針對10kv大工業場景推出PowerStack 835CS儲能系統,定製的容量簡化工業用户儲能設施的現場安裝和維護流程,成本也更低;35kV場景主推PowerTitan2.0液冷儲能系統,一簇一管理,木桶效應低,能應對更加多元的需求場景和複雜的用電狀況。
億蘭科認為,當前,模塊化設計成為主流,支持靈活擴容與多場景適配,如光儲充、光儲柴並離網、光儲柔直等,同時海外市場如歐美、亞非拉工商業儲能市場需求激增,微電網、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成為新增長點。因應系統主流趨勢,億蘭科推出IP65 PCS「背書包」方案,外掛式設計兼容主流電池櫃,支持快速集成,優化配電結構降低系統成本。此外還推出1MW模塊化儲能變流器,基於125kW模塊化PCS,支持電池分簇管理,降低環流風險等。
GSL ENERGY基於海外儲能市場需求特點,指出目前小型工商業儲能呈現兩大主要發展方向:
一是混合儲能系統,即50KW-80KW 混網逆變器,集成100kWh-418kWh 儲能電池,試用於亞非拉等地區的離網應用;
二是125KW/261KWh液冷一體機,主要應用於併網系統的削峰填谷。同時針對定製化的工商業儲能產品,GSL ENERGY也逐漸擴大海外專業服務團隊,為客户提供一站式儲能產品集成服務。
創維儲能也表示,為適配不同企業的用電場景與需求,產品的靈活性與定製化程度也在持續增強。為此,創維針對小型工商業領域,推出創維綠能發電站——創維光儲一體機。該一體機安裝靈活,能輕松適配各種複雜的場地環境。此外,面向別墅等高端住宅用户,創維還推出了智墅户用光儲一體設備。
▋AI上櫃,軟硬件深度協同
隨着儲能后市場時代來臨,上半年工商業儲能系統除了聚焦大容量、高集成度以及場景化定製外,還從硬件驅動轉向軟硬件深度協同,立足於系統效率與商業價值的雙重提升。
遠景科技集團旗下零碳綜合能源業務認為,在「價值運營」時代,工商業儲能系統已不再是僅靠峰谷差的被動資產,而是要成為靈活性調節資源和「多能互補」節點。這意味着傳統依賴硬件參數(如轉換效率、循環次數)的產品邏輯已不足以應對複雜的市場環境。未來工商業儲能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將取決於「硬軟協同」的智能化能力。
對此,遠景首創了面向用户側儲能的「遠景公式」(點這里),以「產品+交易+服務」三位一體模式,基於技術全棧化、收益智能化、場景融合化,通過零碳生態整合能力解決用户側綠電消納、成本控制和碳管理難題。同時,遠景基於智能物聯操作平臺 EnOS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在讓儲能系統升級為園區能源調度的「大腦」的同時,還能一鍵實現虛擬電廠與市場化需求響應等。
弘正儲能在推出0.5C-0.25C 215/418-836kW 高低壓儲能產品,聚焦標準硬件平臺的同時,還進行了新一代儲能數字化系統Cosmos 2.0的迭代,深度融合AI算法與感知技術,具備電網交互能力、跨資產適配能力,全場景覆蓋能力、精準調度控制能力及大規模算法支撐能力,從智能本體設備、主動安全預測、智能運維、智慧運營等方面,減少專業資產運營商的人力成本。
基於工商業儲能「軟硬一體化」發展趨勢,天合光能主推天合富家2.0全場景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工商業AI智慧運營解決方案、天合光能綠色算力解決方案、天合光能虛擬電廠解決方案等,通過AI和大數據,整合光伏發電預測、負荷預測、電價預測及調度算法,實現光-儲-荷-電四維協同,支持多場景策略(如淺充淺放延長壽命、動態響應現貨電價),實現最大化收益。
聯盛新能源通過浙江某製造園區部署AI微網系統實證案例,展示了三大價值提升維度:
一是動態響應電價,根據預測調整充放電窗口,單日利用率提升15%;
二是協同管理負荷,減少需量電費支出,企業每月降本約15%;
三是效能智能優化,光伏+儲能協同控制,整體度電成本下降約20%。
新艾電氣指出,經歷2024年的成本廝殺后,當前工商業儲能行業已趨於理性發展。除了因應大容量趨勢、推出135kW大功率PCS及261/281kWh等新品、針對不同需求場景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基於組串式模塊化儲能變流器優勢進行系統集成設計外,公司還在積極研發雲管理平臺,通過AI賦能EMS系統,構建「監控-預警-保護」三位一體安全體系,保障儲能資產穩定長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