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8 21:31
銀華基金明星基金經理李曉星代表作——銀華心怡二季度增持中芯國際、小米集團、寧德時代、中國移動,減持騰訊。
7月18日,李曉星旗下產品悉數披露二季報。以銀華心怡為例,分眾傳媒、匯川技術、中國聯通、中海油田服務、順豐控股新進持倉前十。其中,在2024年上半年清倉順豐控股后,銀華心怡又於今年二季度重新將該股買回,並首次買入港股的順豐控股。
另一方面,美的集團、貴州茅臺、比亞迪、阿里巴巴、美團均退出銀華心怡的持倉前十。此外,銀華心怡還減倉了騰訊控股。
在二季報中,李曉星表示,對於下半年的行情保持相對樂觀的判斷,一些上半年調整充分的科技股以及漲幅不大的紅利股是佈局的重點。
美的、茅臺、比亞迪、阿里、美團退出持倉前十
李曉星目前在管基金共有10只,分別為銀華中小盤精選、銀華盛世精選、銀華心誠、銀華心怡、銀華大盤精選兩年定開、銀華豐享一年持有、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銀華心享一年持有、銀華心興三年持有、銀華心選一年持有。
以銀華心怡為例,2025年二季度期間,銀華心怡A、C份額淨值增長率分別為2.31%、2.16%,小幅跑贏同期2.09%的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
截至二季度末,銀華心怡的資產淨值較一季度末時增長5.57億元,達59.47億元,為李曉星旗下在管基金規模最大的一隻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申購贖回方面,在一季度重獲1.40億份的淨申購后,銀華心怡在二季度繼續獲得了1.57億份的淨申購。
資產配置方面,銀華心怡二季度的股票倉位由原先的89.74%微升至89.80%;另從該基金的地區配置情況來看,港股倉位所佔基金淨值比則由原先的45.60%降至38.91%。
具體來看,2025年二季報顯示,銀華心怡的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為中芯國際(00981.HK)、小米集團(01810.HK)、寧德時代(300750.SZ)、中國移動(00941.HK)、分眾傳媒(002027.SZ)、騰訊控股(00700.HK)、匯川技術(300124.SZ)、中國聯通(00762.HK)、中海油田服務(02883.HK)、順豐控股(06936.HK、002352.SZ)。前十大重倉股集中度為43.77%。
儘管銀華心怡首次將中國聯通、中海油田服務、順豐控股買進持倉前十,但從過往持倉情況來看,上述幾隻個股此前便「埋伏」在持倉行列中。其中,在2024年上半年清倉順豐控股后,銀華心怡又於今年二季度重新將該股買回,並首次買入港股的順豐控股。
與此同時,銀華心怡還大幅度增持了分眾傳媒、匯川技術、中芯國際、小米集團,寧德時代、中國移動也獲加倉。
另一方面,美的集團(000333.SZ)、貴州茅臺(600519.SH)、比亞迪(002594.SZ)、阿里巴巴(09988.HK)、美團(03690.HK)則退出持倉前十。此外,銀華心怡還減倉了騰訊控股,減持比例達26.72%。
AI仍是全球科技創新的主線
李曉星在二季報中寫道,上半年取得了一些絕對收益和相對基準的超額收益,主要的超額來自在去年底佈局的港股科技以及港股紅利的相關個股。他對於下半年的行情保持相對樂觀的判斷,一些上半年調整充分的科技股以及漲幅不大的紅利股是他佈局的重點。
「AI仍是全球科技創新的主線。」李曉星分析道,算力建設先行后,他看好AI硬件終端的投資機會,關注應用端產業進展。消費電子的股價位置、估值、市場預期均在底部,具備可觀修復空間,滲透率快速提升的AI終端如眼鏡具有更高估值彈性。半導體國產化進入深水區,他繼續看好國內先進製程突破帶動的先進晶圓製造、先進封裝、國產算力芯片的投資機會。
李曉星認為,國防軍工行業基本面逐步走出右側,十四五收官帶來上游訂單困境反轉,軍工電子、導彈產業鏈體現出修復彈性;海外地緣衝突頻發刺激軍貿需求,軍貿將長期打開行業利潤率天花板;展望十五五,圍繞無人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質戰鬥力,以及深海科技、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新質生產力是他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
此外,李曉星繼續看好港股科技龍頭,國內互聯網廠商不論是在產品端還在資本開支端都出現較為積極的信號,是AI浪潮下最直接的受益者。業績層面,港股科技龍頭業績持續增長,同時估值水平仍處於較為合理的狀態。他認為港股科技巨頭是產業趨勢和基本面趨勢共振的方向。
李曉星指出,新能源內部分化較大,鋰電板塊整體業績趨勢尚可,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技術從今年開始逐步落地,有望帶動整個板塊上漲;光伏基本面尚在左側,但供給側改革動作不斷,股價位置在底部,有不錯的修復空間;風電尤其是海風和海外出口基本面還在趨勢中,估值也較便宜。汽車上半年的增速較高,預計后面會有一個均值迴歸的過程,彈性可能在出海部分。
「除此之外,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方向我們長期看好,我們會選擇在市場關注度不高的時候進行一些增持。」李曉星稱。
消費依然是結構性行情
聚焦到消費板塊,李曉星認為消費依然是結構性行情,消費投資的機會在新變化,新品類、新方向。
一是,外需情緒衝擊最大的時候過去,實際衝擊在三季度體現,但結果比預期好,出口企業受影響程度也是比預期要好,海外供應鏈能力強的標的他依然很重視。國產化依然在持續,但從大眾價位到了中高端,甚至高端,與海外大牌的競爭到了深水區,這要求國產品牌在產品力上更加優秀,主要涉及的板塊在美護、珠寶、日化領域。未來的出海要求更高,是全方位的,產能、供應鏈、團隊、渠道都要出去,深耕本地市場,真正本地化。
二是,內需上從傳統的社零數據看,上半年大宗消費(比如家電、汽車等)支撐較強,但下半年可能承壓,好的方面就是服務類消費逐步回暖,其中大眾餐飲、出行等方向表現依然不錯。渠道變遷帶來的新品類的機會,線下零售的調改,即時零售的快速發展,對食品、酒類多元化、小家電等影響較大,尤其是新品的周期。
三是,展望1至3年維度,行業上,他認為相對好的方向是潮玩、寵物,當然不同公司存在經營周期,行業有高低谷,但從滲透率、客單價等看,這兩個賽道依然是在成長的早期。
看好創新葯的產業趨勢,但需把握投資節奏
李曉星認為,醫藥板塊二季度表現活躍,創新葯在板塊內走出獨立行情。核心邏輯是國內醫藥產業升級加速,具有國際化競爭力的在研產品越來越多,管線出海交易活躍;同時,國內政策端的積極信號為板塊注入了強勁動力。
李曉星表示,他看好國內創新葯的產業趨勢,但在投資上需把握節奏。持倉主要以行業龍頭為主,長期持有基本面能兑現的優質公司。
此外,美聯儲降息周期進入下半段,李曉星看好受益於流動性改善的有色板塊;短期來看,地緣衝突緩和,油價回落緩解通脹壓力,美國消費、就業數據走弱強化降息預期,大美麗法案獲批擴大財政刺激力度並引發美元信用擔憂,貿易關税不確定性提升,「金價或仍將維持強勢,但黃金股估值上或有壓力,我們相對更看好工業金屬。」
與此同時,李曉星補充道,油價在地緣衝突緩和背景下供需偏寬松,對油價偏中性判斷,選取股息率和股價位置較有吸引力的標的做配置。國內政策仍有空間,他相對看好供給側剛性約束大的電解鋁和邊際減產較大的鋼鐵行業;對於煤炭和電力經歷上一輪周期產能瓶頸緩解且短期景氣度向下的板塊偏謹慎。
而在銀行板塊,李曉星指出,銀行的經營依舊穩健,風險撥備充足,資產質量逐漸向好,抵禦風險的能力持續增強,通過以豐補歉的方式保證了盈利的穩定性。目前行業的股息率水平雖有所下降,但仍明顯高於長期國債收益率,是長期資金配置的較好選擇。
「保險行業最困難的時期大概率已經過去,展望未來,其盈利能力將觸底回升。」李曉星稱,券商的性價比較為合適,部分龍頭券商的股息率也接近銀行水平,有重新配置的必要。房地產市場在經歷長期調整后,近期有企穩跡象,但仍需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