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德昌電機控股進軍人形機器人賽道,能否打開第二成長曲線

2025-07-18 18:06

【大河財立方 記者 鄭棋文】在股價大漲超14%,創下自2018年5月以來新高后,德昌電機控股出現回落。7月18日開盤,德昌電機控股股價震盪下行,截至發稿,其股價下跌2.5%,報25.35港元/股。

消息面上,德昌電機控股宣佈與上海機電擬成立兩家人形機器人業務合資公司,正式進軍新賽道。而同步披露的最新財季業績顯示,公司一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2%,其核心的汽車業務面臨一定壓力。

作為一家深耕汽車市場多年的微型電機企業,德昌電機控股瞄準了人形機器人上游產業鏈的哪一環節?未來,能否利用其驅動系統技術積澱,如願拓展新業務,打開第二成長曲線?

德昌電機聯手上海機電

合資1.5億元佈局人形機器人業務

7月16日,德昌電機控股發佈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德昌汽車電氣有限公司上海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機電)訂立兩份股權合資協議,據此成立兩家股權式合資企業,正式佈局人形機器人業務。

具體來看,兩家人形機器人業務合資公司將分別位於上海和深圳。

上海合資公司主要負責產品銷售及業務發展,德昌電機控股持股49%,上海機電持股51%;深圳合資公司則專注於人形機器人硬件模組及硬件系統集成方案的工程設計、研發及製造,德昌電機控股持股51%,上海機電持股49%。

根據合資協議條款及條件,每家合資公司的註冊資本均為7500萬元,總投資額為1.5億元。德昌電機控股將以現金分別向上海合資公司出資3675萬元及向深圳合資公司出資3825萬元。

「成立合資企業是集團拓展快速增長的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策略舉措的一部分。」德昌電機控股表示,成立后,深圳合資公司將成為公司非全資附屬公司,而上海合資公司將成為公司聯營公司。

據介紹,兩家合資公司的結構互補,將銷售業務發展和客户應用支援與產品設計和工程及專業的製造知識相結合,未來將共同實現向客户端到端交付高性能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和子系統。

德昌電機控股瞄準的是人形機器人產業中的哪個核心部件和子系統?后續,公司將通過哪些具體舉措,實現對客户端到端的交付?

針對上述問題,7月18日,大河財立方記者向德昌電機控股發送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回覆。德昌電機控股公關顧問表示:「由於公司一眾高管現忙於公務,目前未有考慮接受任何形式的採訪。」

一季度營業額下滑

核心汽車業務承壓

公開信息顯示,德昌電機控股成立於1959年,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大型跨國集團公司,在微電機和集成電機系統的設計、研發及製造等領域具有全球領導地位,業務涵蓋汽車、家電、工業自動化、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其中,汽車產品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然而,德昌電機控股最新財季業績顯示,其核心的汽車業務面臨一定壓力。7月16日,德昌電機控股發佈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一季度,公司的營業額為9.15億美元,同比下降2%。其中,汽車產品組別營業額為7.65億美元。如果不計入外匯影響,這一主營業務的營業額下降了3000萬美元即4%。

深耕汽車零部件市場多年,德昌電機控股的業績與下游汽車行業的景氣度息息相關。德昌電機控股主席及行政總裁汪穗中直言,與上一財政年度同期相比,公司在本財政年度第一季度的營業額反映宏觀經濟環境低迷,以及中國非本地汽車原始設備製造商客户市場份額下降的影響。

展望2025/2026財政年度余下時間,汪穗中表示,在全球關税形勢更加明朗之前,預期客户在購買和投資決策上會保持謹慎。短期內可能會拖累銷售,不過新產品推出和新業務發展,將有助於財政年度下半年的增長。

而在二級市場,德昌電機控股佈局人形機器人新業務的消息,沖淡了業績下滑帶來的利空影響。7月17日收盤,德昌電機控股股價大漲14.54%,每股報26港元,股價創2018年3月以來新高,成交額放大至5.32億港元。

事實上,德昌電機控股此前也曾因「人形機器人」實現股價大漲。3月2日,德昌電機控股發佈公告,稱正在積極探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機遇,計劃開發和提供仿人形機器人零件原型。隨后股價一度漲近15%。

彼時,德昌電機控股也表示,希望利用其驅動系統專業技術拓展高增長市場。那麼,這一汽配賣家進軍人形機器人零部件賽道后,能否脫穎而出,如願打開第二成長曲線?

能否順利打開第二成長曲線?

截至目前,德昌電機控股尚未披露具體研發方向與佈局情況。但從其人才招聘來看,崗位設定主要有硬件研發、AI算法兩大方向。

在硬件研發方面,要求應聘者勝任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工業機器人、機械臂、靈巧手等運動關節的研發,包括精密零部件及傳動機構設計。在AI算法方面,要求應聘者有能力設計、優化基於強化學習的機器人控制策略,並參與感知、規劃、控制等核心模塊的系統架構設計。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德昌電機控股在無刷直流電機領域有豐富製造經驗,並且具備齒輪、油泵的金屬加工能力。目前已圍繞靈巧手上游的絲槓、腱繩環節打通了供應鏈,疊加軟件、硬件兼修的研發策略,未來或將憑藉其綜合性技術實力,轉型成為靈巧手總成商。

他認為,汽車產業鏈和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具有較高相關性,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汽配賣家進入人形機器人賽道后,憑藉技術遷移、交付能力和客户積累,獲得客户只是早晚的事。

但上述人士也直言,相較於傳統電機控制方案,人形機器人靈巧手應用的空心杯電機、無框力矩電機等產品要求體積更小,控制精度卻更高,具有技術壁壘。目前,行業技術路徑尚未收斂,德昌電機控股面臨一定的技術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靈巧手在人形機器人整機開發中佔據着極大的工程量比重。越來越多玩家正在押注人形機器人賽道和靈巧手行業。

大河財立方記者梳理發現,德昌電機控股的同業公司江蘇雷利拓邦股份,亦已開始從目前的汽車、家電及電動工具應用領域,拓展到與汽車系統相關的人形機器人業務。

而在上月,科達利銀輪股份偉創電氣3家上市公司宣佈攜手加碼人形機器人靈巧手賽道。公告顯示,上述3家上市公司將聯合上海開普勒機器人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資設立蘇州依智靈巧驅動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具身智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靈巧手的研發與生產。

隨着人形機器人零部件競爭加速,留給德昌電機控股的時間將越來越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