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禁入軍隊醫院!國藥大型子公司被通報

2025-07-18 11:46

涉圍標串標!

國藥大型子公司被通報

前段時間,軍隊採購網發佈了一則知情告知書,其中宣佈擬對國藥控股天津有限公司處以3年禁止參與全軍採購活動的處罰。

據公告:

國藥控股天津有限公司因在參加耳鼻喉綜合治療台、下肢智能反饋、上肢智能反饋系統採購項目採購活動中,涉嫌存在圍標串標等違規行為

根據軍隊供應商管理相關規定,擬處以3年禁止處理,處理範圍為全軍採購活動。

(如有異議,需在收到告知書7個工作日內申辯,逾期視為放棄。)

據官網介紹,國藥控股天津有限公司是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以藥品及器械耗材經營為主,兼營其他大健康相關產品。

根據軍隊供應商管理相關規定,一旦處罰落實,不僅國藥控股天津有限公司將在3年內禁止參加全國軍隊醫院市場,其法人名下的其他公司也將面臨「連坐」處罰。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國藥集團今年以來旗下首家被通報的子公司了。在近一年的時間里,國藥集團旗下已有十多家子公司,因為軍隊設備圍標串標等問題而受到處罰。

在醫藥四大流通巨頭中,國藥集團子公司在軍採市場的違規情況堪稱「首屈一指」

子公司頻陷圍標串標、業績下滑嚴重,

國藥集團怎麼了?

7月17日國藥控股湖北致潤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因為圍標串標,被禁止3年內參加空軍範圍物資工程服務採購活動。

4月10日國藥樂仁堂河北設備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因「虛假投標」,禁止2年內參加全軍物資工程服務採購活動。同一天,國藥控股河南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因「串通投標」,禁止2年內參加全軍物資工程服務採購活動的處理。

6月20日這一天,國藥集團更是有4家子公司因「圍標串標」被暫停參加軍隊採購。

頻繁出現違規情況,讓人不禁問一句:國藥,到底怎麼了?

從業績方面來看,國藥控股2024年營收為5845.08億元,同比上一年下降了2.02%。然而,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達到了22.14%。其中,器械分銷板塊2024年營收1179.15億元,同比下降9.44%。主要原因在於耗材集採產品價格降低,以及醫保監管力度加強。

儘管按照2024年的營收水平,國藥控股依舊是醫藥流通四大巨頭里的「老大」,但也是唯一一家呈現負增長的企業。

再來看軍採市場的表現,相比上藥、華潤、九州通,國藥子公司頻繁陷入圍標串標等違規行為,不僅損害了國藥集團的聲譽,也給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

這一系列問題的背后,或許是內部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對合規經營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部分子公司爲了短期利益而鋌而走險。但它同樣也反映出國藥在合規經營上存在着不容小覷的漏洞。

最嚴終身禁入軍隊醫院,

大批械企被處罰!

除了「國藥系」,在軍隊醫療市場嚴查的當下,7月初至今,已有16家醫療器械企業遭到重罰,其中一家還面臨頂格的「終身禁入」處罰。

  • 7月1日,多家企業因串通投標被禁止參加全軍物資工程服務採購活動。其中,北京康海盈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北京和眾顧邦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國科恆瑞(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無錫麥創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成都清影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成都明昌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均被禁止3年內參與全軍物資工程服務採購活動。

  • 7月2日西安萊特醫生集團有限公司、陝西辰易陽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存在虛假投標、圍標串標行為,被禁止3年內參加空軍範圍物資工程服務採購活動;西安博閲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則被終身禁止參加空軍範圍物資工程服務採購活動。

  • 7月3日,西安智和盛醫療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陝西澳華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西安眾聯共創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均因「串通投標」,被禁止3年內參加空軍範圍物資工程服務採購活動;沈陽森科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在投標時提供虛假材料,被禁止2年內參加武警部隊範圍物資工程服務採購活動。

  • 7月4日南京寧健醫學研究有限公司因「違規掛靠」,被禁止3年內參加空軍範圍物資工程服務採購活動。

  • 7月9日重慶一凡心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因存在圍標串標行為,被禁止3年內參加全軍物資工程服務採購活動。

  • 7月13日,吉林省三和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圍標串標,被禁止3年內參加武警部隊範圍物資工程服務採購活動。

縱觀上述軍隊採購違規案例,絕大多數處罰的原因都是因為圍標串標、虛假投標所引起。

這是因為。軍隊採購網此前發佈了《軍隊物資服務採購整肅治理專區問題線索徵集公告》,對全軍物資採購「圍標串標、虛假投標」等突出問題進行大清查。

一波波整頓之下,近兩年內數以千計的違規企業被一一挖出給予處罰,單醫療領域2024年就有將近500家醫療器械企業,在軍隊物資採購項目中違規被列入失信「黑名單」。

到了2025年,整頓工作仍在緊鑼密鼓地開展。

  •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軍隊醫療衞生事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我國現役軍事體系內的醫院總數已增加到131所。

百余所醫院的醫療設備市場,無疑是任何醫療器械企業都不願輕易捨棄的。因此,合規經營將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準則。那些妄圖憑藉不正當手段來謀取利益、曾心存僥倖的企業,都逃不過被市場淘汰的結局。哪怕是在國藥這艘巨輪庇護下的企業,也概莫能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