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4年中國大快消上市公司之生鮮TOP20」揭曉,萬洲國際、牧原股份穩居前二,國聯水產營收、淨利潤雙降

2025-07-18 12:24

(快消品獨家訊)上海市東方世紀消費品發展促進中心(簡稱:「東方快消品中心」)攜行業領先全媒體——《快消品》匯總了在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北交所上市的420余家大快消相關公司2024年業績,按品類並通過主要經營指標——營業收入進行排名,公佈「2024年大快消上市公司細分品類TOP榜」。此次,《快消品》帶來:2024年中國大快消上市公司之生鮮TOP20,在TOP20生鮮上市公司中,它們2024年的總營收約為7722.51億元;總淨利潤約為530.93億元。

資料來源:東方快消品中心

資料來源:東方快消品中心

資料來源:東方快消品中心

注:匯率參考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的2024年12月3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

TOP1

萬洲國際

萬洲國際(00288.HK)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865億元,同比下降1.12%,淨利潤115.9億元,同比增長156.28%。作為萬洲國際旗下生鮮領域核心品牌的雙匯,雖受市場需求不足影響導致生鮮豬肉銷量下滑,但憑藉全產業鏈優勢穩住了市場地位——從養殖到銷售全程嚴控品質,屠宰環節更以先進設備保障豬肉的新鮮與安全。在市場端,國內市場通過商超、農貿與線上渠道的聯動,精準對接消費需求;國際市場則深耕區域優勢,北美憑藉品牌積澱穩住份額,歐洲通過併購整合進一步打開生鮮產品銷路,形成全球市場的互補支撐。值得關注的是,面對行業波動,萬洲國際的生鮮業務實現了盈利層面的突破。其淨利潤同比增長156.28%,這背后既有北美市場產品價值提升的拉動,也得益於全鏈條成本控制的見效,讓生鮮板塊成為集團業績的重要支撐點。萬洲國際的董事長是萬隆,總經理是郭麗軍。

TOP2

牧原股份

牧原股份(002714.SZ)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379億元,同比上升24.43%,淨利潤178.8億元,同比增長519.42%。淨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成本控制成效顯著以及生豬出欄量大幅增加,帶來了收入的顯著提升。牧原股份2024年在生鮮板塊圍繞生豬養殖與屠宰加工,構建起從養殖到銷售的完整鏈條。養殖環節作為生鮮業務根基,牧原股份通過優化管理與技術創新,實現生豬出欄量穩步增長,銷售規模可觀。其依託飼料原料價格優勢及技術、管理優化,養殖成本持續下降,既保障供應穩定,也增強了產品價格競爭力。屠宰肉食業務穩步推進,已投產多家屠宰廠,規模逐步擴大,為生鮮豬肉加工銷售提供支撐。科技賦能方面,藉助智能化設備與物聯網平臺,覆蓋生產各環節,實現全產業鏈數字化運營,推動生鮮業務向智能化、高質量發展。2025年第一季度,牧原股份營業總收入360.6億,同比增長37.26%,淨利潤44.91億,同比提升288.79%。牧原股份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為秦英林。

TOP3

温氏股份

温氏股份(300498.SZ)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049億元,同比上升16.68%,淨利潤92.3億元,同比上升244.46%。温氏股份淨利潤大幅增長是因為公司主產品銷售規模提升和成本控制成效顯著。公司圍繞生豬、肉雞養殖及屠宰加工,構建起生鮮業務完整體系。2024年,其肉雞鮮品銷售1.7億隻,同比增長12%,展現強勁市場競爭力。肉豬銷售3018.27萬頭,同比增長14.93%,佔全國總量4.30%,位列上市企業第二;肉雞銷售12.08億隻,同比增長2.09%,佔全國總量8.41%,居上市企業首位。公司還持續優化「公司+農户」模式,加大數字化養殖投入,為生鮮業務的持續發展築牢根基。其旗下的生鮮品牌「温氏天露」聚焦中高端活禽、活豬等核心品類,為家庭供應風味鮮美的生鮮肉蛋產品,憑藉優質品質提升了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佔有率。「温氏佳潤」則是定位「中國黃雞鮮品領導者」,主營毛雞、冰鮮雞等產品。温氏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的營業總收入243.3億元,同比增長11.37%,淨利潤20.01億元,同比增長261.92%。温氏股份的董事長為温志芬,總經理是黎少松。

TOP4

新希望

新希望(000876.SZ)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031億元,同比下降27.27%,淨利潤4.7億元,同比增長90.05%。在生豬養殖與生鮮豬肉板塊,「千喜鶴」作為新希望旗下重要品牌,是生鮮豬肉市場的主力軍。其依託新希望完善的養殖體系,從源頭把控品質,遵循標準化養殖流程。2024年,新希望生豬養殖業務下半年實現盈利,通過強化管理、提升生產指標、優化防疫,降低養殖成本,為「千喜鶴」提供成本優勢與穩定貨源,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同時,新希望高端黑豬品牌「知初」定位中高端,精選優質豬種科學飼養,以肉質鮮嫩、營養高的特點,在高端市場逐漸嶄露頭角。2024年10月,新希望新增一處供港活豬飼養場,優化核心區域銷售佈局,提升生鮮豬肉區域影響力。2025年的第一季度,新希望營業總收入244.2億元,同比增長2.13%,淨利潤4.44億,同比增長122.99%。新希望集團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為劉永好。

TOP5

雙匯發展

雙匯發展(000895.SZ)2024年營業收入597.2億元,同比下降0.64%,淨利潤49.89億元,同比下降1.26%。作為全球知名肉類加工企業,雙匯發展2024年在生鮮板塊呈現差異化發展態勢。其中,生鮮豬產品作為核心業務,在總營收中佔比頗高,是板塊發展的重要支柱,雖全年營收微降,但暗藏轉機。受2023年高基數及行業競爭加劇影響,公司適時縮減屠宰量;而第四季度隨着豬價下行,屠宰營收回升,規模效應逐步釋放。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生鮮禽產品業務,2024年實現顯著增長,成為生鮮板塊的重要增長引擎,為公司在生鮮領域的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2025年第一季度,雙匯發展營業總收入143.0億元,同比下降0.09%,淨利潤11.37億元,同比下降10.58%。雙匯發展的董事長為萬宏偉,總經理為馬相傑。

TOP6

唐人神

唐人神(002567.SZ)2024年實現營收243.4億元,同比下降9.67%,淨利潤3.6億元,同比上升123.29%。唐人神生鮮板塊以生豬養殖及銷售為核心業務。2024年,其生豬業務銷量與收入均實現增長,推動公司實現扭虧為盈。這得益於出欄量穩步增加,疊加生豬銷售價格同比上漲,同時公司通過優化種豬體系、加強管理降低養殖成本,「公司+農户」的輕資產業務模式也助力了出欄量提升。其旗下生鮮品牌「香鄉豬」依託井岡山羅霄山脈30億元打造的香鄉豬生態養殖基地,該基地實現180萬頭世界山地智能養豬,配備自動飼餵等高科技系統,以綠色生態環境和先進養殖技術,保障豬肉品質。不過當前「香鄉豬」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尚未達到預期水平,肉品業務區域性特徵明顯,銷售網絡向全國輻射的進程較為緩慢。2025年第一季度,唐人神營業收入59.73億元,同比增長22.40%,淨利潤-0.7億元,同比增長60.99%。唐人神的董事長為陶一山,總經理為陶業。

TOP7

德康農牧

德康農牧(02419.HK)2024年實現營收224.6億元,同比增長39.04%,淨利潤41.02億元,同比增長331.06%。德康農牧在生鮮板塊的發展中,以夯實養殖根基為首要任務,通過模式創新實現規模與品質的雙重提升。淨利潤的大幅增長,源於「公司+家庭農場」合作模式,聯合大量家庭農場擴大養殖規模,既保障了生鮮豬肉的穩定供應,又藉助合作模式的高效性推動了產能增長,從源頭確保了生豬品質,為生鮮產品打下堅實基礎。其推出的「德康尚品」高端生鮮品牌依託德康農牧全產業鏈優勢,從優質種豬選育,到科學養殖、嚴格屠宰加工,每個環節都遵循嚴苛標準。精選的德康E系等優質種豬,具有出色的大理石花紋和口感。「德康尚品」涵蓋多種生鮮豬肉產品,如精細分割的排骨、里脊、五花肉等,包裝精緻且採用先進保鮮技術,最大程度保留肉品的新鮮度與風味,自推出后,憑藉卓越品質,逐漸在高端生鮮市場嶄露頭角。德康農牧的董事長為王德根,總經理為姚海龍。

TOP8

光明肉業

光明肉業(600073.SH)2024年實現營收219.9億元,同比增長0.53%,淨利潤2.16億元,同比下降4.22%。光明肉業旗下品牌矩陣豐富,2024年各品牌在產品創新與市場表現上各有亮點。上海梅林作為老字號,除經典午餐肉罐頭外,推出多口味火腿片裝午餐肉和小零食系列,獨立包裝適配便捷消費場景,鞏固了大眾市場基礎。愛森聚焦高品質肉類,主打五花大肉粽等特色產品,憑藉嚴格品控在中高端市場保持穩定口碑。蘇食肉品以醬香肥腸、輕滷豬肚、五香牛肉為明星單品,依託地方風味特色搶佔區域市場,銷量穩步增長。聯豪食品則深耕牛肉製品,覆蓋牛排、牛肉絲、片、粒及酸菜魚、金湯肥牛等預製菜,全年新品迭代速度加快,滿足多樣化烹飪需求2025年第一季度,光明肉業營收61.54億元,同比增長8.46%,淨利潤1.65億元,同比增長66.82%。光明肉業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為李俊龍。

TOP9

聖農發展

聖農發展(002299.SZ)2024年實現營收185.9億元,同比增長0.53%,淨利潤7.24億元,同比增長9.03%。作為亞洲最大白羽肉雞全產業鏈企業,公司旗下主要以「聖農」品牌為主,涵蓋了從育種到食品深加工全產業鏈各環節產品。在食品板塊,B端作為百勝、麥當勞等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長期供應商,與肯德基合作近30年,2024年受益於百勝中國門店擴張及肯德基提價,實現量價齊升;出口業務同比增長17.29%,在日本雞肉出口份額中穩居榜首。C端發展迅猛,脆皮炸雞、嘟嘟翅等多款產品成長為億元級大單品,通過全渠道營銷,2024年C端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3.40%,雙十一期間登頂天貓、京東肉禽蛋榜單。2025年第一季度,聖農發展營收41.15億元,同比下降2.38%,淨利潤1.47億元,同比增長338.28%。聖農發展的董事長為傅光明,總經理為傅芬芳。

TOP10

立華股份

立華股份(300761.SZ)2024年實現營收177.2億元,同比增長15.44%,淨利潤15.21億元,同比增長447.72%。2024年,立華股份淨利潤同比大幅上升,主要源於三大業務板塊的強勁表現:黃羽肉雞銷售量達5.16億隻,同比增長12.95%,疊加飼料成本下降實現盈利增長;生豬出欄量129.8萬頭,同比增長51.8%,銷售均價上漲且產能利用率提升,帶動養豬板塊扭虧為盈;肉鵝出欄量同比增長21.73%,生產效率提高,持續保持盈利態勢。「立華鮮」作為立華股份旗下品牌,公司依託「毛鮮聯動」戰略推進屠宰加工產能佈局,2024年肉雞屠宰產能達1.2億隻,鮮品加工量同比實現翻倍增長,超6000萬隻。基於黃羽雞原料優勢,公司推出系列特色預製菜產品。通過持續擴大屠宰規模、提升產能利用率,加速冰鮮產品終端佈局,實現與C端消費者的直接鏈接,有效提升品牌市場影響力與產品附加值。2025年第一季度,立華股份實現營收40.86億元,同比增長11.6%,淨利潤2.06億元,同比增長157.47%。立華股份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為程立力。

TOP11

中糧家佳康

中糧家佳康(01610.HK)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63.3億元,同比下降5.29%,淨利潤5.38億元,同比增長5708.17%。中糧家佳康2024年實現淨利潤扭虧為盈,得益於多板塊協同發力:生豬養殖板塊通過優化種羣結構、升級防疫設施等舉措,在出欄量下降31.5%的情況下,實現業績2.59億元,同比增長137.4%;收購中糧飼料后,飼料業務利潤增長8.8%至2.02億元,有效實現協同降本;生鮮豬肉板塊中,亞麻籽豬肉銷量增長超70%,帶動分部減虧6958萬元;進口肉業務主動縮量聚焦高毛利產品,業績增長40.1%至5823萬元。中糧家佳康旗下核心生鮮品牌為「家佳康」。其明星單品亞麻籽豬肉升級為「無抗」系列后,市場反響熱烈,銷量大幅提升,毛利貢獻突出,還榮獲國際獎項。同時,與「天福號」合作推出高品質熟食產品,進一步提升產品曝光度。中糧家佳康的董事長是高翔,總經理是張楠。

TOP12

龍大美食

龍大美食(002726.SZ)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09.9億元,同比下降17.49%,淨利潤0.2億元,同比增長101.41%。龍大美食淨利潤的大幅提升主要得益於多方面因素:一是生豬及豬肉價格回暖,使得傳統業務板塊大幅減虧;二是公司主動縮減低毛利業務,像關閉部分產能利用率低、虧損嚴重的屠宰工廠,淘汰落后養殖場,優化了業務結構;三是公司出售全資子公司通遼金泉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獲得投資收益,增厚了利潤。在生鮮板塊品牌發展上,龍大美食堅持「龍大美食」企業品牌與「龍大肉食」產品品牌雙品牌戰略。通過參加各類行業展會提升影響力,還打造品牌IP「發發龍」,增強品牌親和力。2024年公司佈局黑豬產業,「龍大黑天蓬」黑豬上市獲消費者認可。同時,公司以月為頻率推新,如升級「龍大老火腿」、推出「龍大鮮食記・爆汁鮮肉腸」等新品。其中,輕滷肥腸上市一個半月銷售額達1000萬元,醬香牛肉月均銷售額超200萬元,推動了生鮮及相關食品業務的發展,提升了品牌市場競爭力。2025年第一季度,龍大美食的營業總收入達25.49億元,同比增長1.01%,歸屬淨利潤429.4萬元,同比下降85.85%。龍大美食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為楊曉初。

TOP13

天邦食品

天邦食品(002124.SZ)2024年實現營收96.44億元,同比下降5.75%,淨利潤14.59億元,同比增長150.58%。天邦食品淨利潤同比大幅上升,主要得益於兩方面:一是一季度出售參股公司股權獲10.43億元投資收益;二是生豬養殖業務優化生產流程,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改善盈利,疊加豬價回暖,二季度起連續盈利,全年養殖板塊貢獻利潤7.35億元。天邦食品旗下生鮮品牌「拾分味道」依託全產業鏈優勢穩步發展。2024年豬肉製品加工業務屠宰生豬157.85萬頭,營收30.92億元,同比增長24.51%;食品深加工業務營收0.91億元,同比大增469%。產品端聚焦「清水一煮就飄香」的特色風味豬肉,持續優化升級,契合消費者對品質的追求。藉助數智化技術提升運營效率,通過智能化飼餵、巡檢等保障品質穩定。未來計劃通過產銷聯動、打造大單品、拓展價值客户等,提升銷量與品牌影響力,助力公司向全面食品企業轉型。2025年第一季度,天邦食品的營收達24.43億元,同比增長19.17%,淨利潤1.26億元,同比下降78.97%。天邦食品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為張邦輝。

TOP14

華統股份

華統股份(002840.SZ)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90.92億元,同比增長5.98%,淨利潤0.7億元,同比增長112.08%。公司淨利潤增長幅度迅速,主要源於生豬養殖成本的有效控制,公司藉助優化飼料配方、提升養殖技術等手段降低成本。同時,生豬出欄量顯著增長,2024年累計銷售生豬255.82萬頭,較上年提升11.10%。加之全國生豬價格整體呈上行態勢,銷售均價同比上升,有力推動公司淨利潤大幅上揚。華統股份旗下的「金華火腿」在活動與產品發展上亮點顯著,也在2024年取得良好發展。在產品上,華統火腿在傳承傳統工藝基礎上推陳出新:調整醃製參數開發低鹽健康新品,創新包裝設計以適配多元場景。依託全產業鏈優勢把控原料品質,持續拓展市場,強化品牌競爭力。2025年第一季度,華統股份營業總收入20.79億元,同比增長4.15%,淨利潤0.3億元,同比增長121.74%。華統股份的董事長為朱儉軍,總經理為朱凱。

TOP15

大成食品

大成食品(03999.HK)2024年實現營收58.35億元,同比下降9.1%,淨利潤0.6億元,同比增長25.11%。2024年,大成食品圍繞雞肉及相關食品產業鏈推動業務多元升級,養殖與屠宰環節成效明顯產品端。大成食品深耕多元化創新,可將肉雞深精加工為260種生鮮品和226種熟食品,順勢推出的鹽酥雞、烘焙肉製品等成爆款,同時還為不同餐飲業態提供自熱、速烹、即食速凍食材及定製化服務。其旗下的知名品牌「姐妹廚房」在2024年依託大成食品全產業鏈優勢持續發展。產品端緊跟健康消費趨勢,不斷優化產品品類。例如,加強對無抗雞肉產品的研發與推廣,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安全食材的需求。在渠道拓展上,進一步深化與各大商超的合作,像在盒馬鮮生、小象超市等高端零售終端,生鮮雞、特色雞等產品的鋪貨率與陳列位置得到優化;同時,加速線上佈局,在主流電商平臺的銷售額實現顯著增長。2025第一季度,大成食品營收14.05億元,同比下降0.11%,淨利潤-1229萬,同比下降145.76%。大成食品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是韋俊賢。

TOP16

鳳祥股份

鳳祥股份(09977.HK)2024年實現營收55.05億元,同比增長7.21%,淨利潤2.81億元,同比增長75.19%。這得益於其發揮全產業鏈與多渠道佈局優勢,加強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使出口業務銷售收入攀升至16.76億元,增長20.1%,集採業務收入13.51億元,增長18.9%。2024年,鳳祥食品生鮮板塊表現突出,旗下核心生鮮品牌「鳳祥食品」與健康輕食品牌「優形」形成差異化佈局,覆蓋家庭消費、餐飲採購及健身人羣等多元場景。在聚焦健康與場景化需求上,「鳳祥食品」針對餐飲渠道推出山東酥肉、一品肉排等20余款集採新品,優化口感與加工便捷性;「優形」面向C端市場推出阿拉斯加蟹肉棒、原香牛肉等高蛋白產品,咔咔脆雞胸肉脯則以酥脆口感突破傳統肉類零食形態。6月聯合開市客定製的「哇塞大雞架」,採用0激素餵養原料與非油炸工藝,精準匹配年輕消費羣體的夜宵、聚會場景,成為線上線下熱銷單品。品牌背書方面,8月「鳳祥食品」「優形」全系列產品獲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再次授權,成為「國家隊運動員備戰保障產品」,強化了生鮮產品在安全、營養維度的專業形象,助力終端消費信任度提升。鳳祥股份的董事長為朱凌潔,總經理為肖東生。

TOP17

仙壇股份

仙壇股份(002746.SZ)2024年實現營收52.91億元,同比下降8.49%,淨利潤2.061億元,同比下降8.75%。作為白羽肉雞全產業鏈的領軍企業,仙壇股份業務涵蓋飼料生產、種雞養殖、雛雞孵化、商品代肉雞養殖、屠宰加工以及預製菜品生產等多個環節。在生鮮板塊及旗下品牌發展上,仙壇股份旗下「仙壇」和「仙潤」品牌表現突出。一方面,冰鮮雞肉產品依託公司全產業鏈優勢,從源頭把控品質,確保雞肉新鮮、安全、可追溯。在生產環節,引入先進的「極速鎖鮮」技術,最大程度保留雞肉的營養成分與鮮美口感,提升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公司積極開拓新興銷售渠道,不再侷限於傳統銷售路徑,大力進軍連鎖餐飲、團餐、便利店以及線上等多元化銷售賽道,有效擴大品牌市場覆蓋面。2025年第一季度,仙壇股份營收11.08億元,同比增長2.81%,淨利潤4802萬元,同比增長583.83%。仙壇股份的董事長為王壽純,總裁為王壽恆。

TOP18

華英農業(維權)

華英農業(002321.SZ)2024年實現營收47.3億,同比增長27.68%,淨利潤0.3億,同比增長201.64%。這源於其全產業鏈品質把控下的產品競爭力,以及渠道拓展帶來的銷量提升,同時,通過優化養殖、加工環節的流程,降低了單位成本。其生鮮凍品業務以「華英」牌為主打,產品涵蓋櫻桃谷鴨系列以及土公鴨、原野公麻鴨、贛南稻田鴨等富硒特色麻鴨系列。通過推行「五統一」管理模式,即統一供應雛苗、統一供應飼料、統一供應獸藥、統一提供技術服務、統一收購屠宰,從源頭保障生鮮鴨肉品質,實現產品全程可追溯。公司緊跟市場步伐,積極調整生鮮業務策略。在市場拓展上,深度佈局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不僅在國內與盒馬、永輝等頭部商超合作,還將生鮮凍品遠銷海外。在產品端,持續豐富生鮮品類,優化產品結構,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強化產銷協同,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2025年第一季度,華英農業營收7.7億元,同比增長3.78%,淨利潤-1192萬,同比下降1167.16%。華英農業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是許水均。

TOP19

湘佳股份

湘佳股份(002982.SZ)2024年營收42.0億元,同比上升8.06%,淨利潤0.9億元,同比上升166.66%。淨利潤的大幅上升,核心源於冰鮮業務的爆發式增長與全產業鏈成本管控的協同作用。湘佳股份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在生鮮板塊以「湘佳」品牌深耕市場,公司依託全產業鏈優勢穩步前行,業務覆蓋種禽繁育、家禽飼養、禽類屠宰加工及銷售等完整環節。採用「公司+基地+農户」模式,通過提升標準化自養基地佔比、強化代養户考覈機制,從源頭到終端築牢品質防線。在市場端,湘佳股份的生鮮產品已廣泛覆蓋全國多地,不僅與胖東來、永輝超市等傳統商超建立深度合作,還攜手盒馬鮮生、山姆、Costco等新零售平臺拓展版圖。值得關注的是,冰鮮業務已成為公司生鮮領域的增長引擎,在總營收中佔比突出;相比之下,活禽業務受市場變化影響有所調整,公司正藉此契機加速優化業務結構。同時,湘佳股份積極延伸產業鏈,研發出鹽焗、燒臘等多種預製產品,進一步提升了生鮮業務的附加值。2025年第一季度,湘佳股份營收10.78億元,同比增長19.06%,淨利潤3454萬元,同比增長277.94%。湘佳股份的董事長兼總裁是喻自文。

TOP20

國聯水產

國聯水產(300094.SZ)2024年營收34.1億元,同比下降26.16%,淨利潤-7.4億元,同比下降39.62%。受全球水產行業低迷、南美白對蝦價格疲軟、中美貿易關税及終端銷售滯緩等因素影響,導致營收同比下降。同時,全球經濟復甦乏力致水產消費遇冷,產品滯銷推高存貨,相應計提增加,侵蝕淨利潤,使得2024年國聯水產營收與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國聯水產在生鮮板塊以「國聯」為核心品牌,構建了覆蓋蝦類、魚類、貝類等多品類的生鮮產品體系,旗下工廠通過優化加工流程,確保生鮮產品新鮮度與質量。產品創新上,2024年推出多款差異化新品,如採用超低温鎖鮮技術的「急凍生蝦仁」,保留90%以上的營養成分;針對家庭消費場景的「海鮮拼盤禮盒」,包含阿根廷紅蝦、巴沙魚柳等組合產品,上線3個月銷量突破50萬盒。此外,品牌參與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通過現場烹飪展示、品質檢測直播等活動,強化「安全、新鮮」的品牌認知。2025年第一季度,國聯水產營收8.13億元,同比下降22.04%,淨利潤602.8萬元,同比增長71.62%。國聯水產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是李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