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上半年健康產業資本圖鑑:資本回暖,A港兩地「健康」力量涌現

2025-07-18 17:32

作者:和君諮詢康養事業部

核心觀點

1. 全球資本回暖: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募資同比激增143.3%,港股中資企業募資額暴漲738.75%,大健康領域成為資本復甦的核心引擎。

2A股聚焦健康技術型企業:A股上市的4家大健康企業(賽分科技超研股份漢邦科技威高血淨)集中於化學制藥與醫療器械領域,威高血淨以36億營收、4.5億淨利潤領跑,凸顯細分龍頭實力。

3港股18A政策紅利爆發:港股14家大健康企業成功上市,生物技術佔比超40%(6家),18A規則為未盈利創新葯企提供關鍵融資通道,推動ADC等前沿技術商業化。

2025年上半年,全球資本市場在經歷了前期的波動后,逐步顯現出回暖跡象,尤其是在充滿韌性和增長潛力的大健康領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健康產業涵蓋了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生物技術、智慧醫療等多個細分賽道,其發展不僅關乎民生福祉,更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關鍵驅動力。在此背景下,一批優秀的大健康企業選擇在資本市場揚帆起航,其中,A股主板和香港聯交所主板成為眾多企業青睞的上市目的地。

根據Wind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資企業全球IPO募資規模合計約1398.93億元人民幣,較2024年同期上漲143.30%。其中,港股市場中資企業首發募集資金956.80億元人民幣,較2024年同期上漲738.75%,成為中資企業IPO主要融資渠道。大健康行業在這一輪資本回暖中表現尤為突出。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港股14家來自大健康領域的企業成功上市。另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醫療大健康領域共有4家公司順利上市。這些數據共同勾勒出上半年大健康行業IPO市場的活躍景象。

本文將聚焦2025年上半年在A股主板和港股主板成功上市的大健康企業,深入分析它們的業務特點、上市表現以及所處細分領域的市場前景,以期為讀者呈現一幅清晰的行業圖景。

01

A股主板大健康上市公司深度解析

2025年上半年,A股主板(包括滬深主板和科創板)迎來了4家大健康領域的上市公司,它們分別是賽分科技、超研股份、漢邦科技和威高血淨。根據您提供的文件內容,這四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學制藥和醫療器械領域。

賽分科技 (688758.SH) - 化學制藥領域的創新力量

賽分科技,位於江蘇的化學制藥企業,於2025年1月10日在科創板上市,首發募資金額2.16億元人民幣。作為化學制藥領域的一員,賽分科技專注於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

賽分科技的淨利潤為8515.996274萬元人民幣,營業收入為31545.997683萬元人民幣。這些數據反映了公司在上市前具備一定的盈利能力和營收規模。化學制藥是醫藥產業的基礎,涵蓋了原料藥、製劑等多個環節。賽分科技作為該領域的上市公司,其核心競爭力可能體現在其研發能力、生產工藝、產品質量或市場渠道等方面。在競爭激烈的化學制藥市場,能夠成功登陸科創板,意味着公司在技術創新或市場表現上具有一定的優勢。

未來,隨着全球醫藥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創新葯研發的持續推進,化學制藥行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賽分科技作為其中的參與者,其未來的發展將取決於其持續的研發投入、產品管線的豐富以及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超研股份 (301602.SZ) - 醫療器械新鋭

超研股份是廣東的醫療器械公司,於2025年1月22日在深主板上市,首發募資金額4.3億元人民幣。醫療器械行業是醫療健康產業中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涵蓋了從診斷設備到治療器械、耗材等廣泛產品。

超研股份的淨利潤為14557.76萬元人民幣,營業收入為37581.32萬元人民幣。相較於賽分科技,超研股份在營收和淨利潤規模上更大。作為一家醫療器械公司,超研股份的核心競爭力可能在於其產品的技術含量、臨牀應用效果、市場佔有率或品牌影響力。成功在深主板上市,表明公司在醫療器械領域具備一定的市場認可度和發展潛力。

未來,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受益於人口老齡化、健康意識提升、技術進步以及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保持着高速增長。超研股份所處的細分領域的市場空間和競爭格局將直接影響其未來的增長潛力。

漢邦科技 (688755.SH) - 科創板醫療器械力量

漢邦科技來自江蘇的醫療器械企業,於2025年5月16日在科創板上市,首發募資金額5.01億元人民幣。

漢邦科技的淨利潤為7933.82萬元人民幣,營業收入為69088.47萬元人民幣。其營收規模在A股這四家公司中位居第二。科創板對上市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有較高要求。漢邦科技能夠登陸科創板,意味着其在醫療器械領域擁有核心技術或創新產品。其具體業務和產品線(未在文件和搜索資料中詳細説明)將決定其在行業中的具體地位和競爭優勢。

醫療器械的創新和國產替代是當前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漢邦科技作為一家科創板上市的醫療器械公司,有望受益於這些趨勢,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實現快速發展。

威高血淨 (603014.SH) - 血液淨化領域的領軍者

威高血淨,來自山東的醫療器械巨頭威高集團旗下子公司,於2025年5月19日在滬主板上市,首發募資金額高達10.9億元人民幣,是這四家A股上市公司中募資金額最高的。其主要業務聚焦於血液淨化領域。

威高血淨的財務數據非常亮眼,淨利潤44936.89萬元人民幣,營業收入360401.78萬元人民幣,在A股這四家公司中遙遙領先,顯示出其強大的盈利能力和市場規模。威高集團是中國知名的醫療器械企業,威高血淨作為其血液淨化業務板塊,在血液透析器等產品領域具有顯著優勢。血液淨化是治療腎臟疾病等重症的重要手段,市場需求巨大且持續增長。威高血淨憑藉其母公司的品牌影響力、技術積累和市場渠道,在血液淨化領域佔據重要地位。

隨着中國慢性腎臟病患者數量的增加以及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血液淨化市場的需求將持續旺盛。威高血淨作為該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有望繼續鞏固和擴大其市場份額,實現穩健增長。

 小結 :上半年A股主板上市的這四家大健康企業,雖然數量不多,但涵蓋了化學制藥醫療器械兩個重要領域。其中,威高血淨憑藉其在血液淨化領域的強大實力和顯著的財務表現,成為上半年A股大健康IPO的亮點。科創板上市的賽分科技和漢邦科技則代表了各自領域的技術創新力量。這些公司的成功上市,為A股市場注入了新的「健康」活力,也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具有核心技術和良好盈利能力的醫療健康企業的認可。

02

港股主板大健康上市公司深度解析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場迎來了14家大健康領域的上市公司,涵蓋了生物技術、醫療及醫學美容服務、醫藥、個人護理/產后護理以及智慧生活及醫療等多個細分領域。港股市場,特別是通過18A規則,對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更為友好,這使得其成為眾多創新型醫療健康企業尋求融資的重要平臺。

生物技術:創新葯研發的集結地

生物技術是上半年港股大健康IPO中最活躍的領域,共有6家公司成功上市,包括維昇藥業、映恩生物、MIRXES、派格生物醫藥、藥捷安康和撥康視雲。這些公司大多專注於創新葯物的研發,特別是生物藥和新型療法。

維昇藥業於2025年3月21日上市,募資7.83億港元,是港股「生長發育第一股」,公司在生長發育相關疾病治療領域具有特色產品或技術。

映恩生物於2025年4月15日上市,募資18.86億港元,是上半年港股IPO市場的明星,被譽為ADC(抗體偶聯藥物)新星。公司上市首日股價暴漲116.7%,總市值突破170億港元,香港公開發售獲115.14倍超額認購,成為近三年來通過港股18A規則上市融資規模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公司擁有DITAC、DIBAC、DIMAC、DUPAC四大ADC技術平臺,並建立了由12款自主研發的ADC候選藥物組成的管線。其成功上市和市場表現,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創新ADC技術的追捧。

MIRXES-B於2025年5月23日上市,募資10.86億港元,其募資金額位列上半年醫療健康新股前三,表明其在生物技術領域具有較高的市場關注度。派格生物醫藥於2025年5月27日上市,募資3.01億港元。派格生物曾嘗試衝擊A股IPO,后轉戰港股併成功上市。藥捷安康於2025年6月23日上市,募資2.01億港元,上市首日股價飆升70%,顯示出市場對其業務前景的看好。撥康視雲於2025年7月3日上市,募資6.12億港元。作為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其具體業務和技術方向值得進一步關注。

上半年港股生物技術公司的密集上市,特別是映恩生物等明星企業的亮眼表現,印證了港股市場對創新葯和前沿生物技術的持續吸引力。儘管生物技術研發周期長、風險高,但具有差異化技術平臺和豐富研發管線的公司依然能夠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醫療及醫學美容服務:滿足多元化健康需求

醫療及醫學美容服務領域有3家公司在港股上市,包括腦動極光、佰澤醫療和大眾口腔。這類公司通常通過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或美容服務來獲取收入。

腦動極光於2025年1月8日上市,募資5.83億港元。腦動極光是中國數字療法行業的領先企業,被譽為「數字療法第一股」。公司將腦科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開發針對認知障礙的醫療級數字療法產品。其核心產品「腦功能信息管理平臺軟件系統」已獲得NMPA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並在認知障礙數字療法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數字療法作為一種新興的醫療手段,市場前景廣闊,腦動極光的上市為該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佰澤醫療於2025年6月23日上市,募資5.62億港元。作為一家醫療服務公司,佰澤醫療的具體業務模式和專科領域將決定其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大眾口腔 (2651.HK)於2025年7月9日上市,募資1.78億港元。口腔醫療服務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醫療服務細分領域,市場需求旺盛。大眾口腔作為該領域的上市公司,有望受益於行業增長。

醫療服務和醫學美容服務行業受益於消費升級和健康意識提升,市場需求持續增長。腦動極光作為數字療法領域的代表,展現了技術創新在醫療服務領域的應用前景。佰澤醫療和大眾口腔的上市,則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傳統醫療服務和新興專科醫療服務的關注

醫藥/藥品:傳統藥企與創新葯並存

醫藥/藥品領域有2家公司在港股上市,分別是恆瑞醫藥和泰德醫藥。

恆瑞醫藥於2025年5月23日上市,募資113.74億港元。恆瑞醫藥是中國知名的創新型國際化製藥企業,此次在港股上市是其邁向「A+H」雙平臺時代的關鍵一步。公司業務覆蓋腫瘤、代謝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其募資金額高達113.74億港元,是上半年港股醫藥板塊最大IPO,也是2025年度第二大港股IPO。恆瑞醫藥的成功上市,不僅為其全球化戰略提供了資金支持,也進一步提升了其國際品牌影響力。公司在創新研發和國際合作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累計研發投入達460億元,已在國內獲批上市20款1類創新葯和4款2類新葯,並達成多項對外授權合作,累計交易金額約140億美元。

泰德醫藥 (3880.HK)於2025年6月30日上市,募資5.14億港元。搜索資料提到泰德醫藥是多肽CRDMO賽道全球第三大公司,其香港公開發售獲301.15倍超額認購,顯示出市場對其在多肽藥物研發生產服務領域的認可。

恆瑞醫藥作為傳統藥企巨頭在港股上市,代表了中國優秀藥企走向國際資本市場的趨勢。泰德醫藥則代表了醫藥研發生產服務(CRDMO)這一新興領域的崛起。這兩個案例共同展現了中國醫藥產業在不同層面的發展和創新。

個人護理/產后護理:消費屬性與健康需求的結合

個人護理和產后護理領域有2家公司在港股上市,分別是舒寶國際和聖貝拉。這類公司更偏向於消費品和服務,但與健康和生活品質密切相關。

舒寶國際於2025年3月27日上市,募資1.28億港元。作為一家個人護理公司,舒寶國際的具體產品線和市場定位將決定其在競爭激烈的個人護理市場的表現。

聖貝拉於2025年6月26日上市,募資7.22億港元。聖貝拉是一家產后護理及修復集團,提供功能性食品等產品和服務。隨着中國家庭對母嬰健康和產后恢復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產后護理市場迎來了快速發展機遇。聖貝拉的上市反映了資本市場對這一細分領域的關注。

舒寶國際和聖貝拉的上市,體現了健康理念向更廣泛的消費領域滲透。個人護理和產后護理作為與健康緊密相關的消費領域,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但也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智慧生活及醫療:AI賦能健康產業

智慧生活及醫療領域有1家公司在港股上市,即雲知聲,於2025年6月30日上市,募資3.2億港元。雲知聲是一家人工智能企業,其業務涵蓋智慧生活及醫療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包括輔助診斷、藥物研發、健康管理、智能醫療設備等。雲知聲的上市,代表了AI技術與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趨勢。

雲知聲的上市,是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大健康產業的一個縮影。隨着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拓展,AI在提升醫療效率、優化健康管理、改善患者體驗等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小結 上半年港股大健康IPO呈現出多元化和創新化的特點。生物技術公司依然是主力,特別是ADC等前沿技術備受追捧。醫療服務、個人護理等與消費相關的領域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關注。恆瑞醫藥等傳統藥企的上市,則進一步提升了港股市場的吸引力。港股市場對創新型企業的包容性以及與國際資本市場的緊密聯繫,使其成為中國大健康企業走向世界的重要跳板。

03

A股與港股上市策略比較

為什麼這些大健康企業會選擇在A股主板或港股上市?這背后涉及到不同市場的特點、公司的發展階段和融資需求等多種因素。

A股主板市場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和估值水平,對於已經具備一定盈利能力和規模的成熟企業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科創板則更側重於具有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科技型企業,為尚未盈利但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生物醫藥企業提供了上市通道(如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半年A股上市的大健康企業中,威高血淨是規模較大的成熟企業,賽分科技和漢邦科技則符合科創板的定位。

港股市場,特別是通過18A規則,為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了獨特的上市路徑。這使得大量處於研發階段、尚未實現盈利的創新葯和生物技術公司能夠在港股獲得融資支持。上半年港股上市的生物技術公司大多屬於此類。此外,港股市場國際化程度高,能夠吸引全球投資者,有助於企業提升國際知名度和拓展海外業務。恆瑞醫藥選擇在港股上市,正是出於加速國際化戰略的考慮。同時,對於一些曾嘗試A股IPO但未能成功的企業,港股也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備選方案。

總的來説,A股主板更適合具有穩定盈利能力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創新企業,而港股則為更廣泛的創新型、國際化導向的大健康企業提供了靈活的融資平臺。

04

2025上半年大健康行業IPO特點總結

資本回暖趨勢明顯。上半年大健康行業IPO數量和募資金額均有所增長,尤其港股市場表現亮眼,反映出資本市場對大健康領域的信心正在恢復。

生物技術和醫療器械是主力。這兩個領域是上半年大健康IPO最集中的賽道,體現了創新葯研發和醫療器械國產替代的產業趨勢。

港股市場多元化。港股上市的大健康企業涵蓋了生物技術、醫療服務、個人護理、智慧醫療等多個領域,展現了港股市場的包容性。

明星企業表現突出。映恩生物、恆瑞醫藥等公司在上市過程中獲得了較高的市場關注度和超額認購,上市后股價表現也較為亮眼,提振了市場情緒。

A+H上市成為趨勢。恆瑞醫藥等公司選擇在港股二次上市,反映了優秀企業通過多地上市拓寬融資渠道、提升國際化水平的戰略考量。

數字療法等新興領域嶄露頭角。腦動極光作為數字療法第一股的上市,標誌着新興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正在加速商業化。

05

行業未來展望

展望2025年下半年及未來,大健康行業的IPO和發展趨勢有望延續上半年的積極態勢。

IPO活躍度有望持續。儘管外部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但隨着市場流動性的改善和投資者信心的提升,預計將有更多大健康企業尋求上市。目前仍有大量生物醫藥企業在港交所排隊等待上市,這預示着下半年IPO市場仍將保持一定的活躍度。

創新和技術驅動是核心。具有差異化技術平臺、豐富研發管線和良好臨牀數據的創新葯和生物技術公司,以及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實現技術突破的企業,將繼續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細分領域機會涌現。除了傳統的醫藥和醫療器械,數字療法、基因治療、細胞治療、高端醫療服務等新興細分領域有望迎來更多發展機遇和資本關注。

政策環境影響深遠。醫藥行業的政策環境,如藥品集中採購、醫保談判、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等,將繼續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估值產生重要影響。同時,對醫療器械國產替代的支持政策也將推動相關企業的發展。

國際化進程加速。更多中國優秀大健康企業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尋求國際合作,提升全球競爭力。港股作為國際化融資平臺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當然,IPO市場歷來具有不可預測性,宏觀經濟環境、監管政策變化、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都可能對未來的IPO進程和企業發展產生影響。然而,從上半年的表現來看,中國大健康產業的創新活力和市場潛力依然巨大,資本市場對其長期發展前景保持樂觀。

2025年上半年,A股和港股主板的大健康IPO市場展現出積極的回暖信號,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市場潛力的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這些公司的上市,不僅為自身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也為投資者提供了參與中國大健康產業高速增長的機會。

和君諮詢康養事業部

和君諮詢康養事業部聚焦大健康產業,服務銀發經濟,為客户提供產業分析與調研、戰略與產業規劃、資本規劃與資源對接、商業模式設計、項目策劃與落地運營、組織效能提升、人才培養與培訓、常年顧問等平臺化、智庫級實效服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