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荔枝的死活,原來這麼明顯」,為啥今年荔枝格外便宜?

2025-07-18 14:12

澎湃新聞記者 杜海燕 王亞賽 實習生 王鋥瑄

今年你有吃到荔枝嗎?

今年夏天,《長安的荔枝》輪番上映,不斷講述古人吃上一口鮮荔枝有多難。

在現實生活中,一場跨越千年的荔枝熱也正席捲全國。荔枝以極高的存在感持續佔據大眾視野,在社交媒體上甚至還掀起了全民「荔枝大對賬」熱潮。

圖源自小紅書 圖源自小紅書

來自兩廣地區的網友,發帖曬出自己新鮮摘下的荔枝后,引發了大眾熱議。北方網友驚歎於新鮮的荔枝原來是透明的,自己吃的竟然是「磨砂款」荔枝。

圖源自小紅書

除此之外,網友們還在討論桂味、仙進奉、糯米餈等哪種荔枝更出眾?還有,荔枝的各種「炫法」,荔枝煲雞、荔枝排骨、荔枝咕嚕肉......怎樣更好吃?

不過,有一件事,是全國人民都有共識的——今年的荔枝比以往更多、更便宜,也有機會嚐到了更多品種。

從「一騎紅塵」到「十塊三斤」,

荔枝如何成為國民水果

《長安的荔枝》里,荔枝使李善德爲了讓荔枝在11天內從嶺南抵達長安,嘗試了多種保鮮方法、運輸方式與路線,耗費了相當於在長安買100套房的價錢。

影視劇中的情節雖出自小説,但也有據可考。馬伯庸在原著文后提及,文中保鮮方式皆取自宋代至清代的記載,運輸路線則結合古代文獻與衞星地圖研判而成。

放到現在,「長安的荔枝」,儼然成爲了「全民的荔枝」。

以大家最為熟知的「妃子笑」為例,從地頭到全國各地零售,價格平均下來僅翻了一倍多。

荔枝也從產地更多地走進了全國人民的餐桌上。結合2025年的產銷數據來看,身處荔枝主產地的廣東人,自然也對荔枝情有獨鍾。

走出產地,荔枝同樣是遠方朋友的心頭好,北京、江浙滬、山東等地的荔枝消費量緊隨廣東之后。

加量又降價,

全國人的「荔枝自由」來了

據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研發中心消息,全國荔枝總產量預計達365.04萬噸,較2024年實現翻番,比上一個荔枝豐收年還增產了11%,是名副其實的荔枝超級大年。

荔枝迎來了大豐收,價格也就更親民了。數據顯示,今年多數品種、多個地區的荔枝價格較去年明顯下降。

還是以銷量最高的妃子笑來看,今年7月,無論是華北的北京,華中的鄭州,還是華東的上海、嘉興,其批發價普遍在每斤4-5元左右,南北價差縮小。

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還監測到,從7月1日到7月8日,鄭州萬邦國際市場的妃子笑批發均價為3.3元/斤,這意味着人們花上10元,就有可能買到3斤妃子笑。

除了妃子笑,以往相對貴价的紫娘喜、糯米餈、桂味也更加實惠,甚至還有網友稱「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荔枝自由」。

今夏的荔枝自由,除了我們遇上了荔枝大年,保鮮和物流也起了大作用。

如今,荔枝抵達消費者手中的全程都處於冷鏈保護和精準控時中。從採摘、預冷、清洗、分揀到運輸,整個過程能壓縮在48小時內。

保鮮技術方面,根據茂名市農業農村局透露,其在2023年投入科研資金180萬。其中,有團隊研究出如何將荔枝鮮果期延長至25天左右。同年推廣落地的壓差預冷、護色殺菌等技術,還能將電商荔枝腐爛率降低15%。

爲了讓更多人一飽口福,

荔枝自己也很努力

當然,爲了能「飛入尋常百姓家」,荔枝本身也在「努力進化」。

「一騎紅塵妃子笑」讓「妃子笑」廣為人知,但當年貴妃所食的荔枝或與如今不太一樣:據杜甫、白居易詩句描述,唐人吃的荔枝酸味較重,而現在不少荔枝主打 「甜味」。

這背后,人們對荔枝甜度、果肉、果核的偏好,慢慢改變了荔枝的發展。

比如,「仙進奉」由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科院果樹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在廣州增城仙村鎮選育出來。它兼具「晚熟」「耐放」「清甜不退糖」等優勢,是近年市場上的「新寵」。

在今年在「荔枝口味排位」的爭論中,主打酸甜的妃子笑,還被網友認為不及桂味、白糖罌、仙進奉等品種。

一直以來,黑葉和妃子笑,憑藉果皮較厚、耐儲運等特徵,頗受果農和大眾青睞。但不同於妃子笑,黑葉的核更大,肉更少,經濟效益也更低。

如今,不少荔枝產地,將部分黑葉改為妃子笑、白糖罌、仙進奉等更優質的品種。

隨着物流升級、品種改良等產業發展,人們身邊漸漸多了許多以往沒有的荔枝 —— 這些恐怕當年的皇帝和貴妃,即使耗費千金,也很難品嚐得到。

如今,普通人也能輕松暢享這份 「超帝王般的待遇」,只會被笑着提醒一句:「當心上火哦」。

資料來源

1. 央視新聞-當代頂級荔枝科學家「穿越」回唐朝運荔枝 能扛過幾集?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0873409201830379700

2. 鳳凰網-《長安的荔枝》背后:怎樣才能把荔枝快遞給楊貴妃?https://culture.ifeng.com/c/8k5yQ782Xuh

3. 光明網-熱播劇《長安的荔枝》提出這個問題,1200多年后有新辦法了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5324886093188562&wfr=spider&for=pc

4. 光明網-這條荔枝道,承載了多少送往長安的荔枝?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6622173150705262&wfr=spider&for=pc

5. 央視財經-《這一中國水果,在海外賣爆了!市場太「香」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4895190007555116&wfr=spider&for=pc

6. 新華網-《嘮「科」話丨今年荔枝大豐收,荔枝「大小年」誰說了算?》,

https://www.news.cn/local/20250626/22433959948b4d228a2d54a1d50ebdce/c.html

7. 崔華玲等-《廣東省荔枝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現狀及建議》

8. 茂名市農業農村局, 南方農村報社- 《中國茂名荔枝產業發展白皮書》,

https://mp.weixin.qq.com/s/wL7o6zmYCZVCJT3c-ExAPA

9. 藤縣縣委宣傳部-《廣西藤縣:科技賦能荔枝產業煥新升級》

http://www.gx.xinhuanet.com/20250705/27586e6770884b8bb17bada553426788/c.html

10. 中國新聞網-《「長安的荔枝」,今日如何運輸?》

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5/06-29/10440082.shtml

11. 新華網- 《探尋荔枝「保鮮密碼」》

https://www.xinhuanet.com/food/20250707/6dfe2af40df84b91b6301d92ef1ac638/c.html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