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8 16:5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券之星
市場全天震盪分化,滬指創年內收盤新高,創業板指創年內新高后回落。
盤面上,稀土永磁概念股集體走強,華宏科技漲停。鋰礦股持續活躍,盛新鋰能漲停。光刻機概念股尾盤異動,海立股份漲停。下跌方面,CPO概念股衝高回落,源傑科技跌超5%。
截至收盤,滬指漲0.5%,深成指漲0.37%,創業板指漲0.34%。市場熱點較為雜亂,個股上漲和下跌家數基本相當。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57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317億。
01. 三大利好催化新熱點
今日,A股市場延續震盪走勢,三大指數均小幅收漲。從熱點方向看,資源類周期股再度走強,稀土板塊領漲兩市,有色、鋰礦等板塊同樣於表現亮眼。
消息面上,稀土板塊迎來三大利好。
第一,國家安全部官微刊發文章稱,稀土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是國家戰略資源。截斷稀土相關物項非法出境渠道,有力維護了我資源安全與國家安全。
第二,據中新社消息,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聯合內蒙古自治區地質調查研究院,在內蒙古白雲鄂博礦牀主礦礦段的礦體中部,發現一種新稀土礦物,命名為「釹黃河礦」,其化學成分具有獨特的釹元素富集特徵。釹作為高性能永磁材料的核心成分,在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電子信息等領域需求旺盛。
第三,從人形機器人量產節奏的角度,2025年將會是突破性的一年。稀土永磁當下重要的應用場景增量就是人形機器人。
對於稀土板塊,分析認為,若美元周期性走弱,有色板塊有望迎來整體重估機會,而由於行業特性,稀土無疑是彈性最大的分支之一。
此外,在受利好催化下,AI智能體與穩定幣概念股均於盤中有所活躍,但並未出現進一步加強信號。另一方面,光伏跌幅居前,而昨日最為強勢的算力硬件板塊同樣陷入分化整理。
從目前趨勢看,市場整體依然向上,指數的震盪反覆實則是多空力量再平衡的結果。從長期趨勢來看,分析人士認為,滬指夯實3500點后,上升空間將進一步打開。在政策刺激下,A股與經濟有望同步出現向上的拐點。
機構認為,市場正處於「金融搭台之后題材唱戲」的階段,結構性機會為主。當前操作上,還是要輕指數重個股,並且考慮輪動。挖掘有輪動潛力的優質個股的同時,本着業績為王、景氣優先的主基調,選擇景氣度上行且中報業績有確定性增長或超預期可能的板塊和個股。
02. 全球央行掀起「購金熱」
近期,全球央行再度掀起購金熱潮。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國黃金儲備規模已達7390萬盎司(約合2298.55噸),較上月增加7萬盎司,連續第八個月淨增持。
自去年11月重啟增持以來,我國央行月度購金量呈現「前高后穩」特徵:2024年12月增持33萬盎司,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月均增持量維持在6萬盎司至16萬盎司之間。
事實上,除了我國央行外,今年以來,全球多國央行對黃金的購買熱情都持續高漲。
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央行淨購金量達1136噸,創歷史第二高位;2025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購金的前三大買家為中國、波蘭、土耳其,合計佔比超50%;在全球央行購金調查中,95%的受訪機構計劃未來12個月繼續增持,這一比例創2019年調查以來新高。
全球央行為什麼連續增持黃金?
一方面,從國際收支平衡的角度來看,各國央行增持黃金有助於優化外匯儲備結構。另一方面,我國央行的購金操作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形成戰略共振。這背后,也反映出各國央行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美元信用弱化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的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連續增持黃金釋放了重要信號——黃金的長期避險屬性依然穩固。不過,業內專家提醒廣大投資者,投資黃金要避免盲目追高。遠東資信首席宏觀研究員張林表示,「當普通投資者紛紛湧入黃金市場時,大體可以判斷黃金價格已經充分計入了當前不確定性的預期,避險需求帶來的投資需求可能也達到了頂點。」
03. A股后市格局如何?
展望后市,A股如何演繹?大盤股與小盤股、成長風格和價值風格誰將佔優?
回顧2025年上半年,滬深300全收益指數累計上漲1.37%,中證1000全收益指數累計上漲7.54%,總體上小盤佔優。
展望下半年,中國銀行證券認為,隨着權益類公募基金加速擴容,政策引導下中長期資金積極佈局,機構投資者入市趨勢明確,相比個人投資者來説,機構投資者傾向於選擇市值規模較大、業績和分紅相對穩定的藍籌股。此外,疊加外部不確定性擾動持續存在,市場風格或將偏向大盤。
回顧上半年,國證成長全收益指數累計下跌0.55%,國證價值全收益指數累計上漲4.04%,總體上價值風格佔優。
展望下半年,中國銀行證券認為,價值股在海外不確定性因素疊加的環境中,仍然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在美國經濟顯露疲態疊加大規模債務壓力下,美債收益率大概率高位震盪,價值風格防禦屬性有望繼續顯現。
特別是高分紅、高股息的股票,能夠為投資者提供穩定的收益預期,因此防禦性價值股可能也會受到青睞。此外,「反內卷」政策影響下,鋼鐵、建材、房地產等傳統行業利潤率有望持續改善,利好價值風格佔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