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科創債ETF接棒,能否復刻做市債ETF行情?

2025-07-18 15:01

(來源:債市顏論)

報告作者:顏子琦,楊佩霖

導讀

摘要

首批科創債ETF持倉結構幾何,還有多少空間? 

首批科創債ETF順利上市,共計357只指數成份券被持有,平均被持比例5.78%。2025年7月17日,首批10只科創債ETF首發上市,累計募集規模289.88億元,由於此前做市債ETF及其成份券的優異表現,市場普遍對科創債ETF及其成份券抱有較高的期待。基於7月17日PCF數據,10只科創債累計持有不同債券數量368只,含成份券357只,債券余額合計4849.7億元,佔全成份券余額43.3%,被持成份券的平均被持比例約為5.78%。值得關注的是,儘管成份券數量眾多,但其中存在較多的永續債,該部分債券幾乎很少被ETF基金所持有,在全部成份券中,共包含永續債4778.1億元,佔比超四成,達到42.4%,但ETF基金對永續債的實際持倉規模僅佔全部持倉規模的7.5%,實際被持比例低至0.4%。 

AAA與AA+是機構首選,產品之間差異顯著。從評級分佈來看,全部成份券中隱含AAA、AAA-與AA+佔比較高,規模分別為2890.4億元、4154.3億元與3220.7億元,佔比分別為25.8%、37.1%與28.8%,合計佔比超90%。而從實際持倉來看,AAA與AA+是基金公司更為青睞的隱含評級,分別持有規模為95.21億元與120.52億元,持倉比例分別為3.30%與3.74%, AAA-實際持倉規模僅有60.46億元,持倉比例僅1.46%。從各只ETF的評級結構來看,同樣以AAA、AAA-與AA+為主,但不同產品間差異較為顯著,部分產品以AA+為主,最高比重可達62.9%,而另一部分產品則以AAA為主, 4只產品的AAA佔比高於四成。 

2至3年期持倉比重較高,多數產品久期在3年以上。從期限方面看,各期限區間的被持比例相對更為均衡,不過中短久期的持倉比重仍要略高於中長久期。從成份券的期限分佈來看,3至5年期區間內的成份券余額規模最高,累計3402.5億元,佔比30.4%,而實際持倉的規模約為78.59億元,實際持倉比例僅有2.31%,並不算特別高,相對而言,2至3年期的成份券實際持倉比重高達3.62%,是各期限區間的最高值。從各只ETF的期限結構來看,基金公司更傾向於持有2至3年期區間內的債券,多數產品久期都在3.5年以上,4只產品久期在4.0年以上,另有2只產品久期不足3.0年。 

科創債ETF成份券的空間還有多大?自5月以來,滬深及中證科創債指數的成份券估值整體呈現下行趨勢。具體而言,從中位數來看,截至2025年7月16日,全部成份券的信用利差(相較國開)中位數下行至23.25bp,較上月末再度壓縮約10.1bp,已處於近段時間以來的最低水平,進一步下行的空間已相對有限。 

后續來看,我們認為科創債的擴容仍是大概率事件,由此帶來的配置需求或仍能推動成份券估值行情繼續演化,但從空間來看系統性的利差壓縮機會確已相對較小,因此從現有成份券中優先挑選非永續票息品種是更優選擇。具體來看,我們對各隱含評級與剩余期限債券中信用利差在30bp以上的資產進行篩選,共篩選出存量債券814.2億元,其中絕大多數是長久期債券,7至10年期合計549.7億元,佔比67.5%,評級方面以隱含AA+為主,累計437.7億元,佔比53.8%,整體以中等評級中長久期為主。

風險提示:數據來源失真風險,數據處理人為誤差風險。

目錄

01

引言 

2025年7月17日,首批10只科創債ETF順利首發上市,10只產品累計募集規模289.88億元,其中6只產品跟蹤中證AAA科創債指數,3只產品跟蹤上證AAA科創債指數,1只產品跟蹤深證AAA科創債指數。需要注意的是,年初上市的滬深基準做市信用債ETF,隨着質押式回購屬性的賦能,5至6月規模整體快速增長,帶動成份券估值持續下行,對於新上市的科創債ETF,市場也同樣抱有較高的期待,本周我們主要關注新上市10只科創債ETF的持倉情況,及其對應的成份券策略。

02

科創債ETF首發上市,持倉結構幾何?

2.1 357只指數成份券被持有,平均被持比例5.78%

基於7月17日的PCF清單數據,10只科創債累計持有不同債券數量368只,合計持倉面值285.25億元,其中歸屬於滬深及中證科創債指數成份券的債券合計357只,合計持倉面值合計280.48億元,另有11只債券不在上述指數的成份券範圍內,合計持倉面值4.77億元。

從持倉比重來看,357只被持有的指數成份券的債券余額合計4849.7億元,佔到全部指數成份券余額(11189.4億元)的比重為43.3%,被持成份券的平均被持比例約為5.78%,全部成份券的被持比例約為2.51%。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成份券數量眾多,但其中存在較多的永續債,該部分債券幾乎很少被ETF基金所持有。具體來看,在全部成份券中,共包含永續債4778.1億元,佔比42.4%,非永續債6487.3億元,佔比57.6%,但從實際持倉情況來看,ETF基金對永續債的持倉規模極少,持倉永續債規模合計21.20億元,佔全部持倉規模的比重僅有約7.5%,實際被持比例低至0.4%,而對於非永續債來説,ETF基金持倉非永續債規模合計260.83億元,佔全部持倉規模的比重高達92.5%,實際被持比例達到4.0%。

從單一基金的PCF清單成份券數量來看,僅5只產品成份券數量在80只以上,3只在70只及以上,此外亦有2只產品的成份券數量低於60只,而截至7月16日,全部科創債指數成份券共858只,其中滬深及中證AAA科創債指數成份券數量分別為696只、150只與845只,以此基數來看,各只ETF對成份券的持倉比例均相對較低。

需要明確的是,成份券數量的多少並不會直接影響ETF產品的淨值表現,其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標的指數的跟蹤精確度方面,一般而言成份券數量越多,覆蓋率越高,其跟蹤的精確度就越高。除此以外,在ETF規模擴容時,PCF清單中成份券數量的多寡也會影響基金公司的實際補券難度。

2.2 AAA與AA+是機構首選,產品之間差異顯著

從評級分佈來看,全部滬深及中證科創債指數成份券余額合計11194.35億元,其中隱含AAA、AAA-與AA+佔比較高,各自規模分別為2890.4億元、4154.3億元與3220.7億元,佔比分別為25.8%、37.1%與28.8%,合計佔比超90%,其他隱含評級中,隱含AA債券801億元,佔比7.2%,隱含AAA+債券111億元,佔比1.0%,隱含AA-債券17億元,佔比僅0.2%。

從科創債ETF的實際持倉來看,AAA與AA+是基金公司更為青睞的隱含評級。分別持有規模為95.21億元與120.52億元,持倉規模佔余額的比重分別為3.30%與3.74%,而AAA-債券余額雖相對更多,但實際持倉規模僅有60.46億元,佔余額比重僅有1.46%,AAA+與AA的持倉比重相對更低,持倉規模分別為0.66億元與3.63億元,持倉比重分別為0.59%與0.45%。

從各只ETF的評級結構來看,同樣以AAA、AAA-與AA+為主,但不同產品間差異較為顯著。具體來看,在全部10只產品中,4只產品以中等評級為主,AA+持倉佔比相對較高且都超過全部持倉面額的50%,最高的一隻達到62.9%。與之對應的,另外一部分產品則以高等級為主,隱含AAA的佔比較高,其中4只產品的隱含AAA債券規模佔比高於四成,其中一隻達到最高的53.0%。

2.3   2至3年期持倉比重較高,多數產品久期在3年以上

從期限方面看,各期限區間的被持比例相對更為均衡,不過中短久期的持倉比重仍要略高於中長久期。具體而言,從成份券的期限分佈來看,3至5年期區間內的成份券余額規模最高,累計3402.5億元,佔比30.4%,而實際持倉的規模約為78.59億元,實際持倉比例僅有2.31%,並不算特別高,相對而言,2至3年期的成份券余額為2751.3億元,佔比略低於3至5年期,約為24.6%,但實際持倉規模測算約為99.50億元,實際持倉比重高達3.62%,是各期限區間的最高值。

超長期限方面,7至10年期與10年期以上成份券余額分別為1533.7億元與375.0億元,佔全部成份券的比重分別為13.7%與3.3%,兩者實際被持有的規模分別為25.32億元與6.13億元,實際被持比例相當,分別為1.65%與1.64%,除卻5至7年期的小樣本以外,整體要低於其他期限區間。

從各只ETF的期限結構來看,基金公司更傾向於持有2至3年期區間內的債券。具體來看,在所有產品的期限區間結構中,2至3年期的佔比均要高於其他區縣,其中產品2與產品8在該區間內的佔比均超過40%,而在其他期限區間中,3至5年期區間是更多基金公司的次選,4只ETF在該區間內的持倉規模佔比超過30%。從各只產品的加權平均久期來看,多數產品久期都在3.5年以上,有4只產品的平均久期在4.0年以上,另有2只產品平均久期不足3.0年。

03

科創債ETF成份券的空間還有多大?

自5月以來,滬深及中證科創債指數的成份券估值整體呈現下行趨勢。具體而言,從中位數來看,截至2025年7月16日,全部成份券的信用利差(相較國開)中位數下行至23.25bp,較上月末再度壓縮約10.1bp,已處於近段時間以來的最低水平,進一步下行的空間已相對有限。

后續來看,我們認為科創債的擴容仍是大概率事件,由此帶來的配置需求或仍能推動成份券估值行情繼續演化,但從空間來看系統性的利差壓縮機會確已相對較小,因此從現有成份券中優先挑選非永續票息品種是更優選擇。具體來看,我們對各隱含評級與剩余期限債券中信用利差在30bp以上的資產進行篩選,共篩選出存量債券814.2億元,其中絕大多數是長久期債券,7至10年期合計549.7億元,佔比67.5%,評級方面以隱含AA+為主,累計437.7億元,佔比53.8%,整體以中等評級中長久期為主。

04

風險提示

數據來源失真風險,數據處理人為誤差風險。

本文內容節選自華安證券研究所已發佈報告:《【華安固收】科創債ETF接棒,能否復刻做市債ETF行情?(發佈時間:20250717),具體分析內容請詳見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等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爲準。

分析師:顏子琦  

分析師執業編號:S0010522030002

郵箱:yanzq@hazq.com

分析師:楊佩霖

分析師執業編號:S0010523070002

郵箱:yangpl@hazq.com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本微信訂閲號/本賬號發佈的觀點和信息僅供華安證券的專業投資者參考,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華安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告爲準。若您並非華安證券客户中的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訂閲、接收或使用本訂閲號/本賬號中的任何信息。本訂閲號/本賬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我司不會因為關注、收到或閲讀本訂閲號/本賬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户。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諮詢執業資格,以勤勉的執業態度、專業審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規的信息,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所採用的數據和信息均來自市場公開信息,本人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僅供參考。本人過去不曾與、現在不與、未來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任何形式的補償,分析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特此聲明。

免責聲明

華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已具備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合規渠道,華安證券研究所力求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均不做任何保證,據此投資,責任自負。本報告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客户應考慮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華安證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並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投資銀行服務或其他服務。

以本報告發布之日起6個月內,證券(或行業指數)相對於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作為基準,A股以滬深300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恆生指數為基準;美國市場以納斯達克指數或標普500指數為基準。定義如下:

行業及公司評級體系

增持—未來 6 個月的投資收益率領先滬深 300 指數 5%以上;

中性—未來 6 個月的投資收益率與滬深 300 指數的變動幅度相差-5%至 5%; 

減持—未來 6 個月的投資收益率落后滬深 300 指數 5%以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