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8 10:35
(來源:行業偵查員)
一圖勝千言,近期有哪些有趣的財經圖表?讓我們一睹為快:
根據美國銀行最新的FMS調查,基金經理的平均現金持有比例已降至3.9%,觸發了該行的「賣出信號」。A股老股民都知道,有個基金88魔咒——子彈打光了,后面沒法加倉。美股也是一樣的。
歷史數據回顧顯示,自2011年以來,此類「賣出信號」一共觸發了17次,標普500指數接下來四周中位數回報為負2%,最大跌幅為29%,最佳表現爲上漲3%。
標普500指數的峰值市盈率(股價/歷史最高盈利)已經漲到了26.3倍,創下2000年互聯網泡沫以來的最高水平,比歷史中位數高出53%。結合上面的現金倉位賣出指標,美股短期內要提高警惕了!
半導體板塊在標普500指數中的權重已從之前的2——4%,飆升至目前的12.1%。Melius Research提出了一個設想:如果半導體是當今經濟的「新石油」,那麼與能源板塊在1980年曾達到約30%的權重巔峰相比,半導體板塊的上漲空間可能仍相當可觀。
這一類比的核心邏輯是,在工業時代石油是驅動全球經濟的關鍵命脈,芯片在當前的AI和數字經濟時代也扮演着類似的基礎性、戰略性角色。若此邏輯成立,則目前半導體股的上漲還遠遠沒有到頭。
接下來再看一組中國A股相關的圖表:
根據高盛的股息貼現模型分析,中國A股的股息支付率在未來十年內逐步上升,其估值將有顯著的上行空間。具體而言,若A股的股息支付率從當前的約40%,提升至日本(50%)或歐洲(60%)的水平,其公允價值將有望獲得11%和25%的上漲潛力。
高盛還預計,2025年中國A股回購總額將同比增長35%,達到6000億元人民幣。中國企業利用借貸資金進行回購的吸引力巨大,主要原因包括:融資成本極低(再貸款利率上限僅2.25%)、股權成本相對較高(約10%)、企業槓桿率有所下降。
歷史數據也支持回購的積極作用:在過去五年中,宣佈回購的A股公司在隨后的6個月和12個月內,股價中位數回報率均達到了5%。
景順(Invesco)2025年第一季度進行了一項調查,59%的全球主權財富基金將中國視為未來五年的中/高優先級配置目標,該比例高於去年的44%。調查還發現,78%的受訪者預計中國的科技和創新領域將具備全球競爭力。
在進入中國市場的方式上,公開上市股票(64%)是首選,這是A股未來增量資金的重要來源。其次是私募市場投資(49%)。外資投資策略更側重於半導體和電動汽車等特定領域。
最后再看看宏觀經濟及其它圖表:
「含着金鑰匙出生」和「富不過三代」都是有嚴格的科學依據的!
根據一項追蹤數千萬人的財富代際流動研究,祖父輩的財富水平,與孫輩進入財富前1%的概率之間存在顯著的非線性關係:祖父處於財富前10%百分位,孫輩財富進入前1%的概率為1.9%;當祖父的財富水平上升至前2%時,孫輩財富位居前1%的概率增至3.7%;而對於祖父輩處於財富頂端(前0.1%和首富榜),孫輩財富位居前1%的概率,分別飆升至9.9%和13.5%。
這表明,財富的代際傳遞優勢,主要集中在財富金字塔的頂端,祖父輩的財富水平越高,孫輩獲得成功的「起跑線」優勢就越大,這也符合我們的常識。
研究同時發現,財富「均值迴歸」效應依然非常強大,「富不過三代」也是被證明的。祖父輩處於財富前1%的精英家庭,其孫輩中有超過90%,未能維持同樣的頂級財富地位,大多數財富精英的后代在兩代之內就會跌出財富金字塔的頂端。
特朗普一直在反對移民,然而美國人民的看法卻和總統並不一致。
根據蓋洛普最新民調,認為移民對美國是件好事的民眾比例,在2025年創下79%的歷史新高,支持加強限制移民的比例從2024年的55%驟降至30%。值得注意的是,被廣泛認為排斥移民的共和黨支持者,對移民持積極看法的比例從一年前的39%大幅躍升至64%。
近年來美國簽發的H-2A季節性農工簽證數量呈爆炸性增長,2024財年總數已接近30萬份,其中絕大部分面向墨西哥勞工。這一趨勢凸顯出美國農業對外國勞動力的依賴日益加深。
由於美國是一個富裕且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擁有充足的非重體力工作機會,因此本國公民從事農場勞作的意願很低。任何旨在用本國公民完全替代外籍勞工的政策,都可能導致美國農業生產的崩潰。
根據Redfin的分析,美國房地產市場力量平衡已向買方傾斜,截至2025年4月,市場上活躍的賣家(190萬)比買家(150萬)多出33.7%,為2013年有記錄以來最大差距。這種逆轉主要源於高房價和高抵押貸款利率抑制了買方需求,而前幾年低利率貸款陸續到期,促使更多賣家進入市場。
Redfin預測,年底前全美房屋價格將下跌1%。
根據Numerator調查數據,在2025年亞馬遜Prime Day期間,消費者更側重於「必需品」而非「可選品」。數據顯示,服裝鞋履(30%)和家庭必需品(29%)是購買最多的品類;消費電子(18%)等高價非必需品則相對落后。其中,三分之二的商品成交價低於20美元。
這種對低價必需品的追求,表明消費者信心可能正在減弱。
花旗美國經濟意外指數顯示,自2025年5月底以來,此前一直表現強勁的「硬數據」(如實際產出、銷售等)已急劇轉弱,與持續疲軟的「軟數據」(如商業信心調查)的下行趨勢趨於一致。近期硬數據的意外下行,標誌着經濟疲軟態勢正從心理預期變為現實,增加了美聯儲降息的概率。
高盛預計美國關税税率將緩慢上升。迄今為止實施的關税,已將實際關税率提高了9個百分點,預計到2027年初,將進一步提高7.8個百分點。
根據巴克萊最新調查,在8月1日之后,全球關税税率將穩定在10%——18%之間,為二戰以來最高水平。
中國官方報告的對東盟出口額,遠高於東盟記錄的自中國進口額。這一差距自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1.0以來持續擴大,尤其是在紡織品、橡膠塑料等消費品領域。東盟在中國出口總額中的佔比已從2010年的9%,增至2024年的16%,證實了轉口貿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