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同源康醫藥:單品依賴現象較為明顯 核心產品管線價值突出 | 18A藥企價值解碼

2025-07-18 14:0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近期,香港交易所的IPO申請名單中,生物醫藥企業的身影顯著增多,形成了一波引人矚目的「遞表潮」。多家處於不同研發階段、聚焦腫瘤、自身免疫、細胞基因治療等領域的生物科技公司,正積極籌備登陸港股市場,尋求資本助力以推進管線研發及商業化進程。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9日,今年已有12家生物醫藥企業成功登陸港交所,分別是腦動極光、大眾口腔、維升藥業、映恩生物、Mirxes、恆瑞醫藥、紐曼思、派格生物、佰澤醫療、藥捷安康、泰德醫藥和撥康視雲,另有超過40家企業處於申請階段。

  這一現象的集中涌現,其核心背景在於多重因素的共振,包括「18A章」制度紅利持續釋放、研發管線更多向創新葯傾斜企業融資需求更為迫切、港股指數有所提振、企業出海需求強化港股平臺優勢凸顯、行業信心回暖與政策環境支持等。

  而對於投資者而言,對港股18A生物醫藥企業的評估需穿透傳統財務指標,聚焦三大核心維度,包括現金生存周期、臨牀管線價值以及知識產權護城河。

  以同源康醫藥為例,從財務健康角度來看,2024年公司流動比率為1.97,現金及等價物共計4.6億元,2022年-2024年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分別為2.2億元、2.01億元、3.08億元。按照現金及等價物/三年年均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計算,公司在不融資前提下現金儲備能夠維持約23個月的正常經營。由此可見,IPO募資補血后公司資產負債情況較好,短期無償債壓力。

  研發方面,由於部分18A上市公司尚無營收,以研發費用佔總營收的比率來衡量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的通用方法存在失真現象,因而改用研發費用除以總資產計算,以評估企業研發投入的相對力度,適用於比較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研發資源分配。

  2024年,公司總資產為9.16億元,當期研發費用為2.35億元,研發費用/總資產的數值為25.71%。據Wind數據顯示,2023年-2024年上市的11家港股18A企業的研發費用/總資產的中位數為26.99%,加權平均值為32.91%,同源康醫藥的研發投入強度處於中等偏下水平。

  從管線研發進度看,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有12款候選藥物。其中處於Ⅲ期臨牀或申報上市階段的候選藥物共1款;處於臨牀Ⅱ期的候選藥物共1款;其他進入臨牀階段的候選藥物共6款;處於臨牀前研發階段的候選藥物共4款。公司處於Ⅲ期臨牀、申報上市階段、已上市的藥物佔比為8.3%,單品依賴現象較為明顯。

  從管線價值看,‌公司核心產品TY-9591為第三代EGFR抑制劑,即將步入商業化階段的適應症為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患者,對標藥物為奧希替尼。從療效數據看,今年3月,TY-9591在與奧希替尼的頭對頭較量中顯示出統計學意義和臨牀意義的明顯改善。從市場角度看,公開數據顯示奧希替尼國內銷售額已超80億元,TY-9591管線價值較為優秀。

  知識產權方面,截至報告期末,同源康醫藥累計獲得248項專利和25項商標,且未發生與知識產權相關的訴訟案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