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最大一筆eVTOL採購訂單來了!低空經濟加速出海,為何中東成熱門目的地

2025-07-18 12:35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黃敏璇 胡夢然 深圳報道

國內低空經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訂單額再創新高。7月16日,eVTOL主機廠時的科技宣佈與阿聯酋企業Autocraft達成350架eVTOL訂單,總金額10億美元,這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一筆eVTOL採購訂單。

《華夏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國內低空經濟企業正加速出海,除時的科技之外,包括億航智能(NASDAQ:EH)、小鵬匯天、覽翌航空等在內多家eVTOL主機廠也陸續斬獲海外訂單。其中,中東地區成為熱門目的地。

「低空經濟在中東迎來發展契機和當地智慧城市建設、地廣人稀的地理特點等因素有關。中國eVTOL企業在中東市場有自身獨特優勢,包括較強的技術實力和國內完善的產業鏈。但同時歐美低空經濟企業也在中東佈局,與中國企業形成競爭態勢。」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灣區低空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海外訂單爆發

7月16日,時的科技宣佈阿聯酋企業Autocraft簽署採購協議,后者將採購350架時的科技E20eVTOL,訂單金額10億美元。雙方將攜手推進E20eVTOL在中東及北非地區低空旅遊、空中出行等多元場景的商業化落地。

eVTOL全稱是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又稱為飛行汽車,是當下低空經濟的熱門賽道。目前國內外eVTOL尚處於起步階段,產品定價不菲。億航智能的EH216-S在中國市場的官方指導價為‌239萬元人民幣/架‌,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整體售價約200萬元。時的科技E20eVTOL按此訂單估算,單架產品價格約2000萬元。

高定價或許與E20採用傾轉旋翼構型有關,該構型是目前eVTOL眾多構型中研發難度最大的構型之一,但優點在於飛行距離更遠、速度更快、載重更大。E20是時的科技自主研發的旗艦型號,設計航程為200公里,最高時速320公里,可搭載1名飛行員和4名乘客,面向城際和城內出行場景。其電池供應商是孚能科技(688567.SH);碳纖維供應商是恆神股份(832397);航電系統、飛控電子系統由中航工業計算所提供。

時的科技方面向《華夏時報》記者介紹:「時的科技E20 eVTOL型號合格證申請已於2023年10月獲受理,目前就在適航取證最后的攻堅環節,公司的第一批訂單交付會在取得適航證之后。」

載人eVTOL屬通用航空,其商業化需經過嚴格的適航認證。中國正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在適航審定方面領先全球。國內eVTOL龍頭億航智能的EH216-S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通過適航認證的載人eVTOL,同時國內還有多款eVTOL正在衝刺適航認證,行業普遍認為今年有望加速獲批。

而隨着國內低空經濟發展提速,eVTOL主機廠也在紛紛加快開拓海外市場,海外訂單迎來爆發。

今年4月,覽翌航空宣佈與新加坡月球航空(Moon Aero)達成了60架eVTOL的採購意向。雙方將圍繞eVTOL研發成果轉化及其產業化進行戰略合作。

此外,峰飛航空曾在2023年宣佈獲得EVFLY採購合同,后者將採購總計205架峰飛盛世龍客運航空器和凱瑞鷗貨運航空器,並且首先將10架貨運航空器投入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地區用於空中物流運營服務。

海外訂單量最多的當數行業龍頭億航智能。截至目前,億航智能EH216-S產品已獲得阿聯酋企業Wings Logistics Hub100架訂單、印尼航空企業Prestige Aviation100架訂單、馬來西亞航空企業AEROTREE50架訂單、日本空中交通數字平臺公司AirX50架訂單等。

為何是中東?

梳理中國eVTOL海外訂單可以發現,中東尤其是阿聯酋客户已成為最大買家。同時,不少未拿下訂單的eVTOL企業也在躍躍欲試。小鵬匯天飛行汽車在2022年就赴迪拜首飛;今年7月沃飛長空宣佈與阿聯酋本地企業攜手開闢低空旅遊和通勤航線。

中東,為何成為中國eVTOL企業出海的熱門目的地?

從政策背景看,中國與阿聯酋2024年5月發佈聯合聲明曾提到,雙方願通過探索兩國共同投資機遇,加強在創新、數字經濟、科學、開源項目孵化與商業落地、科學技術與技術人才培養等所有工業領域的合作。時的科技在同年11月舉辦的第七屆進博會上就與Autocraft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從而促就本次10億美元大單。

在朱克力看來,低空經濟在中東迎來發展契機,也與當地智慧城市建設、地廣人稀的地理特點等因素有關。

「中東國家經濟實力雄厚,有大力發展科技創新、推動智能城市建設的迫切需求。像沙特阿拉伯的‘2030願景’、阿聯酋的‘我們阿聯酋2031’等國家發展戰略,都將科技創新放在重要位置,低空經濟這種高科技含量的產業自然備受青睞。」朱克力表示。

據介紹,阿聯酋已將低空經濟列為「未來產業」,出臺《2031國家交通戰略》,計劃2030年前投入120億美元建設空中交通網絡;沙特阿拉伯的新未來城NEOM項目計劃在2025年擁有一支eVTOL航隊,發展多樣態低空飛行模式。

「阿聯酋當地市場需求強勁,尤其是迪拜人口密度高、地面交通壓力大,城市空中交通(UAM)解決方案具有天然的落地需求。同時監管機制比較開放,阿聯酋在民航監管制度上相對靈活,具備試點新技術的政策土壤,為eVTOL在實際運營前的適航測試、示範飛行等提供了制度支持。」時的科技方面也向本報記者表示。

「天時地利人和」之下,諸多中國eVTOL企業將中東視為必爭之地,但挑戰也依然存在。

除了中東高温、沙塵等極端天氣對eVTOL提出更嚴苛的要求,不同國家的適航標準不一也是一大難關。eVTOL是電動航空,屬新興事物,其適航審定標準全球都還在探索中,中國民航局為億航智能EH216-S產品量身定製適航標準,並頒發全球首張eVTOL型號合格證(TC),讓國內適航審定標準建立領先一步。

記者關注到,就在時的科技與阿聯酋企業Autocraft簽約當天,阿聯酋民航總局分別到時的科技和峰飛航空調研並進行技術交流。

中國適航標準輸出中東是否存在現實可能性?朱克力對此表示肯定。其認為從技術層面看,國內企業已攻克分佈式電推進系統、飛控冗余設計等核心難題,這些技術積累使中國適航標準具備國際競爭力;在政策層面,國內改革優化了適航審定流程,企業從申請到取證周期大幅縮短,這種高效模式對希望快速引入eVTOL的中東國家俱有吸引力。同時在市場需求方面,中東地區低空旅遊、城市通勤等場景需求旺盛,而中國適航標準覆蓋的eVTOL機型在成本、運維上更具優勢,若中國標準能通過技術交流被中東監管方採納將加速市場培育。

「阿聯酋民航總局主動調研中國企業,正説明其認可中國在新能源航空領域的技術話語權。」朱克力表示,不過標準輸出需跨過文化與制度差異門檻。中東國家對航空安全要求嚴苛,且本地化適配需求強烈。中國需通過聯合研發、人員培訓等方式,將標準轉化為可落地的解決方案。例如與阿聯酋民航總局共建適航實驗室,針對沙漠氣候、高温環境等特殊條件優化審定標準,這種「技術共建+標準輸出」的模式更易被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歐美多家頭部eVTOL企業也在加快中東市場佈局。美國飛行汽車龍頭Joby今年6月在阿聯酋開展載人飛行測試,並計劃2026年在當地啟動空中出租車商業運營。公司同月還與沙特知名企業Abdul Latif Jameel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探索在沙特為Joby的eVTOL建立分銷協議。預計在未來幾年,雙方將交付200架Joby的飛行器及相關服務。

時的科技方面稱,相比歐美,中國eVTOL企業的優勢在於完善的產業鏈基礎和製造成本優勢。「商飛C919項目的多年培育完善了國內航空供應鏈,培養了優秀的航空人才,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和無人機產業也帶動了三電技術和智能算法技術水平快速提升。更重要的是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預計量產后歐美企業eVTOL的銷售價格會比國內的價格貴2倍。」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