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8 11:14
(來源:併購優塾產業鏈地圖)
國內的銀行經常會出現高股息品種,同樣的,美國市場也是如此。Truist Financial、美國合衆銀行(U.S. bancorp),就是其中股息率相對較高的兩家。
其中,美國合衆銀行是全美第五大銀行,目前股息率4.2%,總部位於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業務範圍聚焦於美國中西部,包括明尼蘇達州、俄亥俄州、威斯康星州、密蘇里州、俄勒岡州等,截至2024年數據,擁有超過3,000家分行;
Truist Financial是全美第八大銀行,目前股息率4.57%,總部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市,業務範圍聚焦於美國東南部,包括北卡羅來納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弗吉尼亞州等,運營約1,928家分行。
美國區域性銀行,是指在美國境內運營的一類銀行機構,其服務範圍通常限於特定的地理區域,如一個州或城市。與國內的地方性銀行類似。
與區域性銀行相對的,是美國的開展全國業務的「四大行」,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銀行、富國銀行。
從美國銀行業的景氣度來看,將進入降息周期。
美聯儲2025年5月初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0%不變,將根據經濟數據靈活調整政策走向。
歐央行2025年4月如期下調3大利率25個基點,6月5日再次宣佈降息,存款利率降至2.0%,歐洲央行將這一水平視為「中性」,既不再抑制經濟,也尚未刺激經濟。
美聯儲政策調整,仍然取決於經濟數據的表現,若后續經濟指標顯示出顯著的疲軟,降息預期可能進一步升溫。同時,美聯儲將繼續推進資產負債表縮減進程,但將根據市場情況調整步伐。
來源:國新證券
2025年一季度,美國實際GDP環比折年率為-0.5%,較上季度2.4%的增速明顯回落,2022年以來首次陷入負增長。關税政策上升預期導致美國企業大量囤貨、進口激增,是美國經濟陷入負增長的主因。
二季度「搶進口」效應退坡后,預計美國實際GDP增速大概率迴歸正增長,但經濟內生增長動能走弱跡象正在顯現。
4月和5月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維持在52.2的低位,較年初下降近20點,6月反彈至60.5,但仍低於去年各月份水平,后續美國消費市場可能進一步轉弱。
關税政策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企業投資意願不佳,4月美國核心資本品訂單(剔除國防和飛機)環比下降1.3%,較一季度大幅轉弱。5月美國部分地方聯儲調查的企業資本支出意願下滑,投資擴張趨勢受阻。特朗普推動「製造業迴流」的政策措施尚未有效發揮效力。
5月美國ISM製造業PMI降至48.5%,連續4個月下滑,且連續三個月處於榮枯線以下。
通脹水平仍處在放緩趨勢。5月美國CPI同比增長2.4%,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核心CPI同比增速持平2.8%,均低於市場預期。
來源:中金公司
來源:華泰研究
來源:華泰研究
從行業內龍頭公司的動態情況看,2024年2月底,Truist Financial Corporation宣佈,將其在Truist子公司、美國第五大保險經紀公司Truist Insurance Holdings(TIH)的剩余股權出售。這筆全現金交易對TIH的估值為155億美元,約為TIH 2023年核心EBITDA的18倍。
美國區域性銀行,發展路徑如下:
一、早期萌芽階段(17世紀-18世紀末)
在北美殖民地時期,由於缺乏鑄幣,殖民者使用各種替代貨幣,如貝殼、商品貨幣等。后出現以土地為擔保的「土地銀行」,發行短期信用券(如馬薩諸塞和賓夕法尼亞土地銀行),但因過度發行導致通脹,1764年被英國議會叫停。
1791年,在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提議下成立了第一合衆國銀行,它起到了中央銀行的作用,負責印發紙幣和管理政府財政。然而,由於集權爭議,其牌照未能續期,於1811年關閉。
二、自由發展與混亂時期(19世紀中期-20世紀初)
1837年《自由銀行法》允許資本10萬美元即可開設銀行,州銀行氾濫,發行無保障紙幣,引發1837年、1857年金融危機.
1863年《國民銀行法》建立聯邦註冊銀行體系,規範貨幣發行,但州銀行仍通過吸收存款存活,形成「雙重銀行體系」。
美國內戰期間,爲了統一全國通貨並籌集戰爭資金,國會頒佈了《國民銀行法案》,聯邦註冊銀行體系,規範貨幣發行,但州銀行仍通過吸收存款存活,因此形成了聯邦和州級的二元銀行體系。
內戰之后,隨着證券市場的發展,投資銀行開始興起。這些機構專注於證券發行和企業融資等活動,代表性的公司包括摩根財團等。
受《麥克法登法案》(1927年)限制跨州設立分支機構,中小銀行(社區銀行)在本地市場佔據主導,服務農户和中小企業,區域性銀行逐漸崛起。
三、監管與分業經營時期(1930s-1980s)
1929年市場崩盤后,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出臺,要求商業銀行與投行業務分開經營,結束了混業經營模式,旨在防止過度風險和保護消費者利益。同時成立FDIC保障存款,社區銀行因地域保護進入黃金期,1980年前,社區銀行數量佔全美97.5%,資產佔比33.4%。
但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通脹高企(1974年通脹率達12.3%),市場利率飆升,但受《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Q條例限制,銀行存款利率上限被鎖定在2.5%-5%,實際利率為負。儲户紛紛將資金轉向貨幣市場基金、國債等高收益產品,銀行存款大量流失。
四、放松管制與混業經營(1980s-2008年)
1980年《存款機構放松管制和貨幣控制法》逐步廢除Q條例,銀行被迫提高存款利率爭奪資金,但貸款端利率因長期合約難以調整,導致息差大幅收窄甚至倒掛。在息差收窄背景下,銀行亟需通過證券經紀、承銷等業務開闢收入來源。
與此同時,德國等歐洲國家採用全能銀行模式(允許銀行兼營證券、保險),1980年代末德國銀行業規模達美國的150%,在美貸款份額從1980年的6.2%升至1990年的11%,擠壓美國銀行市場。
為提升競爭力,1987年美聯儲允許銀行控股公司包銷地方債券和抵押證券,非息收入佔比從1970年代的5%升至1996年的25%
1994年《瑞格-尼爾法案》廢除跨州限制,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廢除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限制,重新允許金融機構進行混業經營,標誌着美國銀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混業經營時代。
大銀行通過持股公司擴張,社區銀行數量鋭減(2016年僅佔總數87.5%,資產佔比7.5%);區域性銀行應對策略,通過渠道下沉、產品創新等應對行業變化。
五、金融危機與當代發展(2008年至今)
2008年危機后,《多德-弗蘭克法案》加強監管,但社區銀行因較少涉足高風險衍生品,抗風險能力較強。
區域性銀行通過金融科技(如移動支付、區塊鏈)拓展服務,但市場份額被大銀行擠壓。
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美國商業銀行兼併收購潮持續,花旗集團、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等超級銀行加快併購步伐以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2020年9月末,總資產規模超過2500億美元的銀行數量提升到13家,其總資產市場份額比重為56%,較2000年初提升了38個百分點;期末總資產規模在1億美元以下的銀行數量降到981家,較2000年初減少了4840家,其總資產市場份額僅為0.28%,較2000年初下降了3.7個百分點。
整個發展歷程中,美國銀行業從早期的混亂狀態逐步走向規範化,政策(如分支限制、混業經營)和技術(如互聯網)是影響銀行業結構的關鍵因素。
這條產業鏈環節,包括:
來源:中金公司、choice
上游——資金提供者,包括個人儲户和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例如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它們通常會投資於銀行債券或其他金融工具),以及中央銀行(美聯儲,通過貨幣政策操作向商業銀行提供流動性)。
其他相關服務提供商有支付處理公司(如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等,負責信用卡和借記卡交易的處理), 金融技術公司(FinTechs),開發新的技術和平臺以改進金融服務的交付方式,如PayPal、Square等。
中游——銀行本身有以下幾類:
大型全國性銀行:如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集團(Citigroup)、富國銀行(Wells Fargo)等,這些銀行提供廣泛的金融服務,包括零售銀行、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等。
區域性銀行:服務於特定地理區域的銀行,比如U.S. Bancorp、PNC Financial Services、Truist Financial等。
(本報告全文詳見https://mvzxk.xetsl.com/s/2iNIZ6,加微bgys2015獲取全文閲讀權限)
社區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專注於為小社區或特定成員羣體服務的小型金融機構。
在線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創新的數字銀行服務,如Ally Bank、Discover等。
來源:國信證券
下游——資金使用者,包括消費者和家庭(如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和個人貸款)、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商業貸款、信貸額度等)、政府和公共部門(依賴銀行來管理資金流、發行債券以及進行其他財政活動)。
從機構一致預期增長和景氣度來看:
來源:併購優塾、choice
—— 研討會 ——
2025年8月22日-24日,邀請在併購領域從業經驗豐富的4位重磅專家,舉辦為期3天干貨《併購全流程實戰、交易架構搭建、資本交易税收處理、上市公司併購落地、產業基金併購》專題研討會,本活動,將聚焦併購全流程實戰,深度解析交易架構搭建、税務優化方案及風險識別技巧,產業基金併購核心能力等四大關鍵業務方向,力求為大家奉上乾貨滿滿、與衆不同的內容!
注:報名諮詢,可添加客服:bgys2015
2025年8月30日-31日,我們將舉辦《DCF現金流貼現-建模技能速成指南》線下精品研討會,純正的建模乾貨,全流程快速上手實操,希望能幫大家少走彎路。
注:報名諮詢,可添加客服:bgys2015
【引用資料】本報告寫作中參考了以下材料,特此鳴謝。[1]
(一)
美國區域性銀行的業務模式主要包括:
資金中介:區域性銀行作為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間的中介,通過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來實現資金的有效配置。
信用創造:通過信貸擴張的方式,創造出新的信用,以支持地方經濟的發展。
金融服務提供:不僅提供傳統的存貸款服務,還提供投資理財、保險、外匯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風險管理:通過對當地市場的深入瞭解,能夠更有效地評估和管理信貸風險,降低不良貸款率。
其客户羣體主要包括地方居民、小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由於規模相對較小,它們在信貸審批、產品設計和客户服務等方面通常具有更高的靈活性。
根據美聯儲統計,美國商業銀行(domestically chartered commercial banks)持有資產規模約20萬億美元。其中,貸款11萬億美元(佔全部資產比例56%)、證券5.3萬億美元(佔比27%)、現金1.7萬億美元(佔比9%)。
證券資產中,政府支持機構地產抵押證券(agency or GSE MBS,簡稱政府支持機構MBS)佔全部證券的52%、國債佔29%,其他證券(私營機構及地方MBS等)佔19%。
貸款資產中,工商業貸款佔全部貸款的21%、住房貸款佔23%、商業地產貸款佔25%、消費信貸佔17%。
來源:中金公司
相比大銀行,小銀行持有證券資產佔比更低,貸款佔比更高(證券佔大銀行資產的29% vs. 小銀行的22%;貸款佔大銀行資產的50% vs. 小銀行的66%)。
證券中,大銀行與小銀行持有的國債與MBS佔各自資產基本一致(例如,大銀行MBS佔全部證券的52%、國債佔32%、私人機構MBS佔2%;小銀行MBS佔全部證券的50%、國債佔22%、私人機構MBS佔3%)。
貸款中,大銀行貸款品類更為平均,而小銀行商業地產貸款更多(高達43% vs. 大銀行的13%)。
來源:中金公司
美國商業銀行生息資產收益率和生息資產融資成本,與聯邦目標利率走勢基本一致,但淨息差與聯邦目標利率走勢在某些階段卻有所背離,主要是資產端利率變動幅度還受到銀行資產配置結構調整、銀行業「惜貸」行為等因素影響。
來源:招銀國際
來源:國信證券
如2004-2006年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但淨息差持續下行,主要是該階段美國經濟繁榮,銀行信貸供給充足,但互聯網泡沫的破滅和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使得銀行降低了小微企業貸款投放比例,加大了房地產領域貸款的投放比例,因此資產端利率上行幅度小於融資成本上行幅度。
2007-2009年次貸危機期間,美聯儲連續大幅降息,但淨息差持續上行,主要是銀行信貸投放標準大幅收緊,銀行資產端收益率下行幅度低於融資成本下行幅度。
金融危機后很長一段時間美國都處在零利率和QE環境下,同時隨着經濟逐步復甦,美國商業銀行信貸投放逐步恢復正常,因此淨息差持續下行。
(二)
首先,從收入體量和業務結構來看:
從2024年收入體量看,美國合衆銀行(約合1965.95億元人民幣)>Truist Financial(約合954.48億元人民幣)>杭州銀行(383.8億元)。
從資產規模看,美國合衆銀行(48760.2億元人民幣)>Truist Financial(38183億元)>杭州銀行(22223.56億元)。
從收入構成看:
Truist Financial——2019年2月,美國兩家區域性銀行BB&T Corp和SunTrust Banks Inc合併,交易完成后即Truist Financial Corp,這是自金融危機以來規模較大的銀行併購交易。
目前,其總部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公司主要通過銀行子公司Truist bank和其他非銀行子公司開展業務。它為商業和消費者客户提供一系列銀行服務,包括資產管理、汽車貸款、信用卡貸款、消費金融、房屋淨值貸款、保險、投資經紀服務、移動/網上銀行、支付解決方案、零售存款產品、小企業貸款和學生貸款等。
其收入構成中,以利息淨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為主。
(本報告全文詳見https://mvzxk.xetsl.com/s/2iNIZ6,加微bgys2015獲取全文閲讀權限)
來源:併購優塾、choice
美國合衆銀行——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包括貸款、存款、現金管理、資本市場以及信託和投資管理服務。此外,美國合衆銀行還從事信用卡服務、ATM、抵押信貸、保險、經紀和租賃。
其收入構成中,也是利息淨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佔比較大。
來源:併購優塾、choice
杭州銀行——主要業務分佈在浙江省杭州市以及浙江省其他市縣,同時積極拓展長三角區域及國內一線城市業務,搭建了覆蓋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合肥等重點城市在內的區域經營佈局。
2024年,收入構成中,公司金融業務佔比47.48%,金融市場業務佔比28.4%。零售金融佔比15.23%,小微金融佔比8.8%。其中,利息淨收入佔比63.72%,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佔比9.7%,投資淨收入佔比19.1%。
來源:併購優塾、choice
(三)
來源:併購優塾、choice
這個行業,從微觀增長情況來看:
一、Truist Financial銀行——2024年,總利息收入250.66億美元(同比+2.5%),淨利息收入140.91億美元,同比下降3%。全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44.69億美元,上年淨虧損14.52億美元。
2025年一季度,實現總營收49.5億美元,同比增長1.64%,淨利息收入35.6億美元,同比增長3.8%。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11.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0.9億美元。
2025Q1平均貸款增長1.1%,存款增加22億美元;淨息差降至3.01%。全年營收增長指引為1.5-2.5%;預計淨利息收入增長3%,預期貸款實現個位數低增長。
來源:併購優塾、choice
二、美國合衆銀行(U.S. Bancorp)——2024年全年,總淨營收274.55億美元,上年為281.44億美元,同比下降2.4%。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59.09億美元,上年為50.51億美元,同比增長17%。
2025年一季度,實現總淨營收69.59億美元,上年同期為67.15億美元,同比增長3.6%。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16.0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2.09億美元,同比增長32.6%。
來源:併購優塾、choice
二、杭州銀行——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83.8億元,同比增長9.6%,歸母淨利潤169.8億元,同比增長18.1 %。拆分盈利同比增速結構,規模擴張、非息收入為主要貢獻分項,分別拉動業績增速21.8、16.1pct。
2024年末,杭州銀行生息資產同比增速為14.8%,增速較3Q末提升1.4pct,擴表強度高於行業;其中,貸款、金融投資同比增速分別為16.2%、11.5%,較3Q末分別變動+0.2、-2.5pct。
從信貸投放結構來看,期內信貸資源加力向重點領域傾斜,2024年末,製造業、綠色、科技、普惠小微信用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分別為26.3%、21.5%、29.5%、29.9%。
零售貸款方面,2024年末,住房按揭、個人經營貸、個人消費貸及其他余額增速分別為12.2%、8.2%、6.7%,對全年零售貸款增量貢獻分別為44.4%、39%、16.5%。
2025Q1,實現營業收入99.7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2%;歸母淨利潤60.21億元,增長17.30%;
截至2025Q1末,杭州銀行不良率0.76%,與年初持平;關注率0.54%,較年初-1BP,資產質量絕對指標仍處優秀區間。2025Q1末撥備覆蓋率530%,較年初-11.38pct,絕對水平領先可比同業,撥貸比4.04%,較年初小幅下降0.07個百分點。
來源:併購優塾、choice
(四)
來源:併購優塾、choice
來源:中金公司
各項指標均滿足監管要求,truist financial的資本充足率較高。
(五)
來源:併購優塾、choice
Truist Financial的ROE在2023年為負數,主要是商譽減值拖累淨利率所致。
杭州銀行的權益乘數、淨利率更高。
來源:併購優塾、choice
來源:興業證券
來源:併購優塾、choice
(六)
來源:國盛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