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8 10:00
(來源:電子創新網)
在AI加速、異構計算與SoC集成高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RISC-V作為一個「可定製、可擴展、開放」的新興指令集架構,正在逐步從「技術實驗室」走向「規模化商業落地」。作為全球最大的EDA和IP供應商之一,新思科技(Synopsys)通過其在工具鏈、驗證平臺與定製IP方面的深厚積累,成為RISC-V生態中最為關鍵的「隱形推手」。
在第五屆RISC-V中國峰會上,新思科技應用工程資深副總裁 Yankin Tanurhan 的演講釋放了三個清晰信號:RISC-V的增長動能、系統級挑戰,以及新思科技的生態佈局與解決方案策略。
一、RISC-V進入高增長快車道,中國成為關鍵戰場
演講開篇,Yankin即以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開宗明義:全球RISC-V出貨量將從2024年的270億顆增長至2030年的1160億顆,年複合增長率達 34%;中國市場的增速更快,從138億顆增長至635億顆,複合增長率 37%;在RISC-V採納速度方面,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ISA。
這組數據凸顯兩點趨勢:
RISC-V正成為全球芯片市場中最具爆發力的領域;
中國市場將成為RISC-V生態發展的主引擎和創新試驗場。
在全球AI算力基礎設施、高性能嵌入式系統(汽車、AR/VR、工業控制)與低功耗邊緣計算(IoT、可穿戴)的共同驅動下,RISC-V的靈活性與可定製性逐步轉化為真正的產業優勢。
二、從複雜性困境到平臺化應對:EDA與IP的系統性挑戰
面對AI算力複雜性爆炸帶來的挑戰,傳統的開發周期和集成方式已無法滿足市場節奏。Yankin指出,如今客户越來越期待「一年內完成SoC設計並量產交付」,這意味着EDA工具鏈、系統驗證、IP組合必須協同加速。
他提出的系統性挑戰包括:高複雜度SoC設計的驗證壓力(功耗、延迟、帶寬等維度的併發權衡);跨異構模塊(CPU/GPU/DSP/AI加速器)的集成調試與資源調配;基於RISC-V的新架構探索缺乏成熟的「平臺樣板」。
他提出新思科技的策略是以EDA工具 + 可組合IP + 快速驗證平臺三位一體協同應對。例如:Zebu原型驗證系統:提供硬件在環的SoC調試與模擬驗證;全面支持RISC-V的編譯工具鏈、功耗建模工具、架構探索工具;全棧安全IP、嵌入式存儲IP、車規級IP組合包,覆蓋從IoT到車載、從控制到計算等全場景需求。
這實際上是一個從「構建工具」到「構建生態」再到「構建平臺」的漸進過程。
三、從ARC-V到RPX:面向未來RISC-V處理器的多層IP佈局
Yankin在演講中首次較系統性地公開新思科技RISC-V IP家族的全貌,形成以下三大系列產品梯隊:
產品系列 |
定位 |
特點與應用 |
---|---|---|
RMX | 中低功耗32位 |
<12nm工藝,適配車載控制類任務,適合RTOS環境 |
RHX | 實時處理器 |
多核+虛擬化支持,強化車規級實時通訊能力 |
RPX | 高性能計算 |
面向中央計算引擎、服務器級別性能需求 |
這些產品本質上是以RISC-V為核心的SoC平臺模塊,體現出新思科技三大趨勢洞察:RISC-V將走向車規主控與中央計算節點領域,不再侷限於低功耗控制器;支持硬件虛擬化、多核實時任務與安全隔離成為主流需求;SoC IP的未來是「平臺化拼圖式組合」,需要豐富的可插拔性與安全策略。
這種基於RISC-V的IP家族策略,意味着新思科技正嘗試成為未來RISC-V SoC設計的「平臺提供者」,而不僅僅是IP組件供應商。
新思科技如何成為RISC-V時代的「生態基建者」
RISC-V作為一個技術標準的魅力,源自其開放性;但要從實驗走向主流市場,真正的門檻不是ISA本身,而是「開發複雜度」與「生態完備度」*。Yankin的演講將這一現實揭示得尤為清晰。
因此新思科技的策略是:通過完整EDA工具鏈支持複雜SoC的高效驗證與快速交付;提供結構化的RISC-V處理器IP家族,支撐多樣場景落地;深度綁定中國市場,發揮其RISC-V應用場景豐富、增長迅猛的獨特優勢。
一句話總結:Synopsys不是RISC-V革命的「革命者」,而是生態系統背后的「築路者」和「加速器」。未來,RISC-V要從「靈活替代選項」成長為「主流平臺」,新思科技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者,將是決定勝負的幕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