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於金生:中國汽車出口到出海面臨的戰略選擇

2025-07-18 11:34

專題:2025中國汽車論壇

  2025年7月10-12日,2025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提質向新,智贏未來」,由「閉門峰會、大會論壇、技術領袖峰會、多場主題論壇、N場行業發佈、主題參觀活動」等15場會議和若干配套活動構成,各場會議圍繞汽車行業熱點重點話題,探索方向,引領未來。其中,在7月12日上午舉辦的「主題論壇十一:智驅綠行,策領未來」上,長城國際副總經理於金生發表精彩演講。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感謝許海東祕書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行業同仁:

  上午好!我是長城汽車於金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汽車逐步實現了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戰略轉型,成為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接下來中國汽車將如何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從貿易出口到本地化運營,對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非常關鍵。

  分享內容分為4個部分:看大勢、看方向、看競爭、看自身。

  一、看大勢——中國汽車從出口到出海的背景

  中國汽車4年實現了4個大跨越,汽車出口量超500萬輛。中國汽車產業升級和中國自主品牌的崛起,驅動中國汽車從「走出去」向「走上去」的轉變。

  這其中是怎麼樣的增長邏輯?關鍵為:結構型變化帶來的「新賽道」、多元化供給產生的「新模式」、品牌力積累造就的「新認知」。

  新賽道:從「內燃機」到「多元化」。2024年多動力出海已成為趨勢,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8.4萬輛,穩中有升,同比增長6.7%。同時燃油車在海外依舊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空間。

  新模式:從「出口」到「本土化」。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思維方式的輸出,包括出口貿易、散件、海外建廠、併購四種方式支撐了汽車出海。

  新認知:從「價格」到「價值」。智能化/新能源產品出海,出口均價從2018年1.2萬美元提升到2024年1.8萬美元。

  從單純追求規模,到追求有質量的規模,合規運營、有序競爭,讓海外消費者從心里面認可並尊重我們的品牌,一定是所有中國企業出海所追求的結果。

  當前,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們又面臨着諸多挑戰:

  1.貿易戰、關税戰不斷為中國車企產品出口製造諸多的困難和挑戰。

  2.認證門檻方面,目前海外汽車認證標準監管趨嚴,准入門檻提高。

  3.品牌培育方面,海外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經銷商都對中國品牌認知不足,車企需要花費成本逐步建立品牌形象。同時各國銷售渠道存在多樣化,時間和資金投入成本較高。

  4.數據保護方面,目前數據跨境與隱私保護成為中國汽車出海核心挑戰。

  5.服務挑戰方面,中國車企處於出海初期,售后網點搭建不完善,導致售后時間長、成本高。獲取金融牌照難度較大,國家對金融機構對外投資有嚴格限制,中國車企在提供汽車金融服務時存在劣勢。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產能出海是中國車企應對貿易壁壘和各種挑戰的必然選擇,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車企產能佈局及產能建設預期,從2024年開始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其中東南亞和拉美仍然將是中國產能出海的重點區域。

  二、看方向——中國汽車出海的主要市場

  當前,傳統能源乘用車仍以東歐、中亞、GCC、澳大利亞、非洲等為主,新能源車的機會市場目前錨定歐盟、東盟及拉美地區。

  新興市場和發達市場共同發力,主要是在發達成熟市場,新能源出口佔比56%,新興發展市場,傳統燃油車仍為出口主力,內燃機與電驅動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對手,而是技術迭代中的共生體,新興發展市場與發達成熟市場相輔相成,進行資源積累及勢能輻射。

  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企業提供了全球化發展的戰略通道,構建了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企業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環境中穩健成長,2024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汽車共計實現出口442.7萬輛,同比增長29.1%,佔出口汽車整車總量的69.1%。

  三、看競爭——汽車行業海外競爭格局和態勢

  以歐洲、拉美、東盟為例:

  1.歐洲:主要以歐系主導市場,反補貼關税影響中企在歐佈局,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五國是歐洲汽車的主要生產消費國。

  2.拉美:品牌競爭多元化,中國車企份額加速提升,汽車市場主要由日、美、德系品牌主導。

  3.東盟:日系車企佔據主導,中國新能源逐步突破市場,份額逐年走高。

  四、看自身——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長期主義制勝

  長城汽車始終堅持長期主義進行全球化拓展。在海外,長城汽車高質量發展經歷了四大階段:1997首批長城皮卡出口中東,自此連續七年長城汽車保持中國皮卡和SUV在這一細分領域累計的銷量第一;第二階段是2005—2013年的海外業務加速發展階段;第三階段是2014—2021年的海外佈局全面展開階段,這個階段我們在歐亞、泰國、巴西建立了全工藝的生產基地;從2022年開始了一個長城時代的階段。在各個階段中,長城汽車堅守的「長期主義」始終貫穿其中。

  長城汽車增長的增長邏輯是什麼?那就是始終堅持「長期主義」和「生態出海」。今天的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內捲到了「紅海中的廝殺」,而內卷也隨着出口開始蔓延到海外。面對價格戰,長城汽車的選擇始終不變,那就是堅持長期主義。我們不盲目追求銷量,而是以技術立身,以產品品質制勝,堅持用心造車,為全球用户造好車。

  從最初的產品出口,到如今的「生態出海」,我們始終相信:真正的全球化,不是簡單的貿易輸出,而是紮根當地、與用户共創價值的長期主義。可以説,長城汽車發展到今天,也是長期堅持對行業的敬畏、對用户需求的用心,以及對技術的專注與投入,以及最健康的商業模式的結果。

  長城汽車將全球化發展提到更高維度,這也意味着我們要為全球用户提供的技術,更加因地制宜,也更為極致。尤其是在動力領域,全球市場用户需求差異很大,怎麼辦?在全球範圍內,2024年燃油、混動、純電的滲透率分別為67%、18%和15%。長城汽車給出的答案是「泛內燃機戰略」,也就是説,既用油,也用電。長城汽車不做非油即電的割裂選擇,而是尊重全球用户的需求和場景,讓內燃機和電驅系統搭檔,使每一款車型更適配本地需求。

  我們認為,油電協同是能滿足全球整體市場需求的最優動力路線。這些也是長城汽車對「泛內燃機戰略」的理解與認識。

  我們通過深度整合高效發動機、變速器、電驅動等核心技術,打造了Hi4、Hi4性能版、Hi4-Z、Hi4-T、Hi4-G等多元化混動產品,形成了從乘用車到商用車的完整混動生態,真正實現了各技術路徑圍繞場景需求的差異化佈局。整個Hi4和Hi4性能版是智能四驅的電混架構,Hi4-Z是泛越野超級電混架構,Hi4-T是強越野超級混動架構,Hi4-G是重卡混動架構。可以説從日常城市通勤,到户外越野探險,再到商業運輸,強大的Hi4體系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更多用户需求。

  在全球化浪潮中,長城汽車深知,成功的關鍵在於深入理解並融入各地市場。我們佈局歐洲、中東、拉美、亞太、非洲等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本地調研、策劃、研發、生產、標定的全鏈條,滿足本地市場需求。2024年,長城汽車全球銷量達123.33萬輛,海外市場銷售45.41萬輛,同比增長44.61%。在東盟,長城汽車是首個完成建廠、本地生產、生態整合佈局的中國車企;在拉美,長城汽車為墨西哥、巴西等多國用户提供未來感、科技感的產品;在澳新,長城汽車於2009年進入澳大利亞市場,並輻射新西蘭,實現渠道覆蓋率達到80%以上,銷量穩居市場前十。在未來,長城汽車將加大與全球各個市場產業鏈的融合,與本地市場共生長、共發展,與合作伙伴構建生態聯合體系,為更多的全球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

  長城汽車出海聚焦「ONE GWM」戰略,實現全球資源的高效聚合;通過四個主航道包括「主品類、主風格、主價格、主級別」的戰略佈局,實現了品牌價值的系統性提升與市場精準卡位,推動企業從規模導向向價值導向轉型;並通過不同類市場的差異化佈局施策,實現經營最優。

  我們堅信,中國汽車品牌實現從出口到出海的進化,並最終實現全球化是不可逆的進程,我們要始終敬畏市場規律、尊重文化差異、用融入代替競爭。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閲,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王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