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衝擊7連漲!香港科技ETF(513560)高開高走漲超1%,最新規模創近3月新高,內地政策與南向資金或將驅動港股價值重估

2025-07-18 10:26

截至2025年7月18日 10:02,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931573)強勢上漲1.31%,成分股東方甄選(01797)上漲8.89%,邁富時(02556)上漲7.45%,美圖公司(01357)上漲6.98%,金蝶國際(00268),英諾賽科(02577)等個股跟漲。香港科技ETF(513560)上漲1.08%, 衝擊7連漲,盤中換手7.28%,成交4264.15萬元,場內交易活躍。

香港科技ETF(513560)緊密跟蹤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從港股通範圍內選取50只市值較大、研發投入較高且營收增速較好的科技龍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港股通內科技龍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業績表現方面,橫向對比恆生科技等其他港股科技類指數,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行業分佈更加均衡,或更有效地捕捉各個行業上漲空間。

根據Wind數據,港股通科技指數長期跑贏恆生科技指數、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自2018年至今,港股通科技指數累計漲幅達47.47%,同期港股通互聯網為-8.76%、恆生科技為-2.14%。

image

數據來源:Wind,時間區間為2018/1/1到2025/7/15;近五年、近三年、近一年的時間區間分別為2020/7/15-2025/7/15,2022/7/15-2025/7/15,2024/7/15-2025/7/15。風險提示:我國股市運作時間較短,指數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中信證券認為,2025年以來,AH溢價指數持續走低,反映內地政策轉向和低利率環境下南向資金對H股的重新定價。自2024年「9.24」行情起,南向資金大幅流入港股,成交佔比顯著提升,顯示港股低估績優龍頭對內地資金吸引力增強。總體來看,內地政策調整、南向資金結構變化以及優質資產的持續上市,共同驅動AH溢價指數持續下行,反映出港股市場流動性改善和價值重估的趨勢。

該機構指出,展望2025年下半年,互聯網公司的競爭與投入以及AI的長期敍事將持續演繹。短期,即時零售的投入加大將導致電商、本地生活板塊的業績能見度降低,建議關注競爭動態演繹以及投入邊際降低帶來的潛在投資機遇。同時,競爭格局更為穩定的社交、網約車、在線貨運、在線旅遊、地產交易等平臺更具成長性及業績能見度。

中長期,AI依然是重要的產業趨勢,芯片供給、模型迭代是雲計算加速、Agent及應用側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互聯網板塊AI敍事下估值重估的重要催化,依然看好在模型能力、應用場景具備絕對領先優勢的頭部互聯網公司。

截至7月17日,香港科技ETF近1年淨值上漲72.97%,居可比基金第一,指數股票型基金排名54/2917,居於前1.85%。香港科技ETF近3個月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為4.33%,排名可比基金1/3。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931573)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小米集團-W(01810)、騰訊控股(00700)、比亞迪股份(01211)、阿里巴巴-W(09988)、美團-W(03690)、中芯國際(00981)、快手-W(01024)、理想汽車-W(02015)、小鵬汽車-W(09868)、信達生物(01801),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69.42%。

沒有股票賬户的投資者可以通過香港科技ETF的聯接基金(A:023505;C:023506)把握港股科技板塊投資機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