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8 10:10
光明網訊(記者 陶媛)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當地時間7月16日,由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與知識中心(GSTIKC)與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DESA)聯合主辦的「全球可持續交通最佳實踐案例集發佈活動」在聯合國總部舉行。22個全球可持續交通最佳實踐案例(以下簡稱「實踐案例」)覆蓋亞洲、歐洲、美洲、非洲4大洲20個國家,涵蓋交通基礎設施、綠色低碳技術、數字智慧化轉型、公共交通優化等領域。
6月30日至7月2日,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高官會議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二次會議上,有關國家和地區的交通部門司局級官員圍繞實踐案例進行重點討論。
實踐案例分別由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國際海事組織、國際運輸論壇等國際組織及新加坡、中國、巴西、馬來西亞等國家交通部門推薦,展現全球交通領域具有創新性、可複製、可推廣的政策、項目、工程、技術,全面體現了可持續交通體系「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價值內涵,展現交通與全球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協同性。
2023年聯合國大會宣佈2026-2035年為「聯合國可持續交通十年」,徵集發佈年度全球可持續交通最佳實踐案例,旨在為全球交通領域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解決方案,構建「實踐—分享—推廣」的全球知識網絡,為「聯合國可持續交通十年」行動提供實踐樣本,助力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在實踐案例發佈活動上,聯合國經社部可持續發展目標司阿斯特拉·博寧尼女士介紹了「聯合國可持續交通十年」有關情況。
與會各國代表圍繞「創新引領交通轉型,實踐賦能可持續發展」展開熱烈討論,高度讚賞中國在全球交通合作中發揮的作用,積極評價全球可持續交通最佳實踐對「聯合國可持續交通十年」行動的重要貢獻,表示積極參與全球可持續交通最佳實踐的徵集和推廣應用。埃及介紹了開羅齋月十日城生態鐵路的經驗,南非展示了道路基礎設施網絡發展的項目,新加坡分享了推動多燃料加註與海運脱碳的創新實踐,巴西分享了交通基礎設施韌性提升的案例。
責任編輯:蔣露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