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主打釣魚卻碰不到核心品類,全球最大的釣魚裝備商衝IPO |IPO觀察

2025-07-18 10:13

作者 | 張子怡

編輯 | 彭孝秋

全球釣魚市場正如火如荼,整體規模已超千億美金。

在美國,釣魚是僅次於徒步的旅行户外運動;在歐洲,其海釣羣體每年在釣魚活動以及相關裝備方面的支出高達105億歐元,也是全球僅次於北美的第二大釣具市場。

在中國,釣魚人羣超1.5億,而且年輕人乃至青少年都正成為釣魚運動新的主力軍。可以説,釣魚這項過去被視為「中年男人三寶」之一的運動,現如今熱愛的人早已不只有中年男人。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釣具品牌當屬禧瑪諾,去年來自釣具的收入達52.2億元。其最早在上世紀90年代,藉助製造自行車變速系統的高精度技術,站穩高端漁輪市場上地位。

近期,長年為海外企業代工生產釣魚裝備的樂欣户外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欣户外」),不禁二度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試圖通過資本市場實現日后的代工廠轉型。

01 釣魚行業的「邊緣企業」

樂欣户外的業績並不出衆,已連續三年下滑。

招股書顯示,樂欣户外2022年至2024年營收分別為8.18億、4.63億和5.73億;淨利潤從1.14億元降至0.59億元,縮水近半。儘管2025年前四個月營收同比增長27.8%,達2.23億元,顯現復甦跡象,但整體未恢復至疫情高峰水平。

對此,樂欣户外解釋稱,疫情期間因釣魚具備「低社交」特性而需求激增,但隨着生活正常化,娛樂選擇多元化導致釣魚熱度降温。從產能數據也能看到:公司實際產量從2022年的793.3萬件鋭減至2024年的416.8萬件,工廠利用率由95%降至83.4%。

事實上,釣魚運動在全球的熱度並沒有降温,只是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Global growth insights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漁具市場規模達1601億美元,預計2025年增長至1658億美元,2025至2033年均增長率為3.6%。

公開數據顯示,國內現存漁具相關企業約78.5萬余家,2023年上半年新增註冊24.5萬余家,與2022年同期相比上漲109.8%。

招股書

樂欣户外真正的問題在於,其業務主要涉及的是釣魚椅和釣魚牀、釣魚帳篷、釣魚箱包等釣魚裝備。而釣魚市場的核心品類是釣具,樂欣户外則基本不涉足。

招股書顯示,2023年,全球釣魚裝備的零售額為68億元,釣具零售額為1310億元,約是釣魚裝備的19.3倍,可見魚竿、釣線、餌料等釣具的市場空間更大。

一位釣魚行業的從業人士告訴硬氪:「樂欣做釣魚包起家,后續發展到其他周邊,然后以打獵等帳篷為主了。歐洲市場佔有率應該不錯,它主要做OEM訂單,沒有自有品牌,(類目和體量)在行業屬於邊緣公司。」

釣魚裝備市場本身體量偏小,加之樂欣户外超90%收入依賴OEM/ODM業務,前五大客户貢獻近60%營收。

國際知名户外品牌迪卡儂、釣魚用具品牌Rapala VMC、Pure Fishing都是其重要客户。樂欣户外同大客户的深度綁定,讓其利潤、話語權都有限,也面臨着倘若大客户中斷合作、業績將大受影響的風險。

招股書

分市場來看,樂欣户外來自北美市場的收入佔比,已從2022年的18.8%驟降至2024年的3.4%。而北美擁有全球最大的釣魚市場,收入連年驟降也足以説明其有限的競爭力。

02 收購品牌的緩慢轉型

樂欣户外早就意識到過於依賴代工業務的弊端,曾以收購品牌的方式發展其OBM(原始品牌製造商)。

2017年,樂欣户外收購英國垂釣品牌Solar。

雖然Solar的銷售額在2024年較2018年增長三倍,但佔整體營收仍然偏少。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自有品牌收入僅從3550萬元增加至4060萬元,佔比從3.9%提升至7.9%。

樂欣户外目前的產品矩陣涵蓋9000+SKU,涵蓋牀椅配件(50.7%)、包袋(25.1%)、帳篷(22.9%)三大品類,代工與自有品牌業務營收斷層差距明顯。

招股書中,樂欣户外也談及對OBM業務的規劃。公司表示:未來有針對性地擴大Solar的規模。例如,計劃拓寬Solar的產品線,引入與其品牌定位相符的新釣魚裝備品類;與更多下游零售商合作,為Solar擴大銷售團隊及進一步開拓銷售渠道。

日后,樂欣户外準備通過推出或收購更多釣魚用具品牌,應用該運營模式優化跨市場及跨客羣增長,從而加大OBM投入。

收購成熟品牌誠然是中國企業實現轉型的辦法之一,但前提也要有良好的業績打底和轉型的堅定決心。

樂欣户外的尷尬之處在於,業績下滑不振,對代工業務依賴度十分深重。

招股書顯示,樂欣户外來自OEM/ODM模式的營收,於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個月,分別佔總收入的94.1%、90.2%、92.3%及92.9%。

成立於杭州的樂欣户外享受到不少時代紅利優勢,其為浙江泰普森控股子公司。

泰普森控股的創始人楊寶慶於1993年,開始從事户外休閒用品業務。2002年7月,創立浙江泰普森休閒用品有限公司。2008年,組建泰普森控股,泰普森主要生產户外家俱、帳篷、包袋、花園家俱、漁具、打獵裝備、沙灘裝備及其配套產品等。樂欣户外作為子公司,專注釣魚領域。

招股書顯示,過去業績記錄期間,樂欣户外研發成本共計約970萬元。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在中國持有76項專利,包括56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發明專利及14項外觀設計專利,以及在中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持有35項專利。

作為一家擁有9000多個SKU的釣魚裝備製造商,樂欣户外的專利數量卻僅過百項。如此懸殊的比例,不禁讓人對其在產品研發上的重視程度及未來的競爭力打上問號。

還需注意的是,樂欣户外在IPO前夕完成一筆近乎清倉式的分紅。

招股書顯示,2024年7月29日,樂欣户外向其控股股東浙江泰普森實業分派現金股息6500萬元,公司在2024年9月已支付該股息總額。按照公司的持股結構,楊寶慶及關聯方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合計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94.77%,因此上述分紅額幾乎都流向了控股股東。而公司去年淨利潤甚至不足6000萬元。

樂欣户外是否能成為「釣魚第一股」猶未可知,擺在其面前的問題卻實在太多。不是所有的IPO都爲了增長,有時候更像是最后一杆「拋竿」。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