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張碩:全球汽車產業動態與跨國企業在華發展淺析

2025-07-18 09:55

專題:2025中國汽車論壇

  2025年7月10-12日,2025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提質向新,智贏未來」,由「閉門峰會、大會論壇、技術領袖峰會、多場主題論壇、N場行業發佈、主題參觀活動」等15場會議和若干配套活動構成,各場會議圍繞汽車行業熱點重點話題,探索方向,引領未來。其中,在7月11日下午舉辦的「主題論壇五:汽車企業跨國經營的創新與突破」上,ACEA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張碩發表精彩演講。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剛纔魏祕替我向大家介紹了,我們協會包括歐美、日、韓、英,不久會有中國的ACR成員加入大家庭里面來。給大家匯報一下今年1—5月,也包括歐美日韓英,除中國這五個主要汽車生產地區,汽車主要狀況和最主要的政策法規動態,最后和中國的市場做一些對比。

  一、歐洲汽車行業現狀

  這張圖我沒放,與2019年比,2024年歐盟汽車市場整個萎縮了300多萬產量,也就是説現在歐洲汽車工業正面臨一個非常艱鉅的局面。今年1—5月乘用車市場萎縮了0.6%,還好,但我們看商用車市場,新商用車市場降低了12.2%,重型商用車、巴士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縮或者降低負增長。如果我們看一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的發展,有很多討論,歐盟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不盡如人意,我們協會公佈的前五個月歐盟按燃料分的銷售數據,大家可以看到PHEV總和大約佔市場23%左右,這個數和我們中國比還是差了不少。但是歐盟有大約35%的車是混合動力車,也就是説你把歐洲帶電的乘用車加一塊份額將近70%,電動化水平的速度並沒有大家所討論得這麼慢。純燃油車市場跌到40%以下。

  商用車市場,第一季度雖然增速非常快,尤其是大卡車和巴士增速都達到了50%以上,總量並不是太多,但是巴士新能源汽車的客車佔20%左右。

  歐盟總結的今年1—5月最暢銷的10個純電乘用車,特斯拉Model Y佔據第一名,但是特斯拉單車型銷售的優勢並沒有過去幾年這麼明顯了。在這個榜上大眾集團有5個車上榜。除此之外雷諾、現代等其他公司都在榜上。

  歐盟最重要的政策法規是今年3月5日發佈的歐洲汽車行業產業行動計劃。背景很簡單,今年是歐洲新一屆政府,歐盟委員會政府上臺的日子,2024年12月份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新的政治綱領,2019年大家都比較熟悉他們發佈了《歐洲綠色新政》,汽車行業比較熟悉的2035禁燃等等法規都是在上一屆政府、上一屆任期內的主要政策,這一屆雖然領導人沒有變,他們意識到單獨地追求綠色發展目標,而放松了對於企業競爭力的引導是有問題的。所以,這個行動方案旨在追求綠色目標的前提下提振歐洲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這一點協會做了不少工作,歐盟委員會正式宣佈成立之前,協會在歐盟議會門口租了兩層的建築,組織汽車行業和政府官員連開了一個月的研討會,向歐盟各界官員、政府部門介紹汽車行業的重要性。

  行動計劃今天時間有限,從五個方面推進歐洲汽車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1.促進智能網聯自動駕駛。

  2.清潔出行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這里也包括我們國家的很多政策,歐盟要大力推進企業和公共服務領域的電動化出行。

  3.集中電池行業,歐盟現在真的非常希望有自己的電池產業。

  4.人力資源培養。

  5.市場準入。

  也挺有意思,歐盟認為在過去幾十年里中國的合資企業制度大力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歐盟也想是不是未來在歐盟設立新的汽車生產基地也需要建立合資企業,參考了不少中國的經驗。

  作為法案最直接的結果之一,4月份,過去歐盟所有的政策2045年之后實施,這個行動計劃所有政策要2年之內落地,3月5日發佈,4月份歐盟發佈了對於2035年禁燃法規的調整,2025、2026、2027三年之內大家可以有一些靈活性來實現這個非常嚴格的目標。另外歐盟對於自己的電池法規做了調整,無論盡職調查、碳足跡的聲明很多沒有到位推迟了一段時間。歐盟也在考慮修訂自己的歐盟1985,咱們中國的歐盟9653指令。

  二、美國汽車行業現狀

  前5個月美國輕型車市場增長了6.5%,重型車降低了7.2%,美國的新能源汽車1-4月份表現還可以,同比增長7.5%,市場份額佔到9.3%。這是在美國市場最暢銷的10個BEV和10個PHEV,因為在美國本土特斯拉的Model Y和Model3是佔冠軍和亞軍,PHEV是來自吉普、牧馬人和豐田的品牌。重點政策,羅教授也介紹了自從這一屆特朗普政府上臺之后,國際時事的熱搜榜一直霸榜,出了很多讓人嘖嘖稱奇的政策。對於汽車行業,最近特朗普的政策也是徹底重塑美國汽車產業的框架。基本上總結可以推翻此前拜登政府對於電動車整個政策體系的總結。

  我們總結為三大領域:

  第一,有的事要干,有的事沒干,再次承諾要退出《巴黎協定》。2024年美國剛剛發佈了對於汽車產業的能耗法規體系和温室氣體的法規,特朗普馬上説把這個還要修訂甚至是廢止。「大而美」法案更是把過去拜登政府推出的IRA《削減通脹法案》對於電動車的税收優惠政策要提前7年就結束,原來到2032年,當時我們還説美國這個政策有很多的爭議,但是給了企業非常長的預期,十年的期限。現在到特朗普政府提前7年就結束了,不單對於汽車,對於新能源一系列電池,所有的補貼都要取消了。而且也讓我們挺驚奇的,聯邦政府還要對於使用新能源汽車加徵新能源汽車費,不但減少優惠還加錢。這個也是未來短期內或者長期內對美國汽車市場會有深遠的影響。加徵關税這件事也會重塑美國汽車工業,以及美國汽車工業和全球汽車工業之間的聯繫。

  在自動駕駛方面,特朗普大幅給美國的聯邦規矩松綁,把自動駕駛准入的很多條條框框都做了放松的調整。但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州和州之間的要求不一樣,舉了兩個例子,加州雖然是自動駕駛汽車主要的研發基地,但法規非常嚴格;德州最近變得特別放松,所以最近德州慢慢變成美國自動駕駛新興區域。

  三、日本汽車行業現狀

  和去年相比,日本的國內產量和註冊量漲了9%,日本的新能源汽車樣貌和格局跟我們完全不一樣。到今年新能源汽車在日本的銷售量只有3.2萬輛左右,非常少,增長1.15%。但和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不太一樣的是日本的混合動力的比例非常高,2023年達到46%,今年還會更高。日本新能源汽車最暢銷的榜單大家都不太熟悉,日本非常本地化,日產的櫻花這款純電動汽車在日本霸榜多年了,可能在全世界其他地方不是特別常見,特斯拉的ModelY佔據第三位。PHEV大多數也都是日本汽車的品牌。

  日本在2024年6月發佈了日本的自動駕駛出行路線圖,這份路線圖一切以2027年自動駕駛商業為目標,從行業、產業、政府要做哪些工作日本做了一些規劃。

  四、韓國汽車行業現狀

  今年1—5月韓國國內銷量微增,國際出口稍有降低。這張圖是韓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總結,今年1~5年韓國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了40%多,這是一個巨大的增幅。這是韓國新能源汽車商用車的表現。韓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以現代品牌和現代集團產品為主,特斯拉佔第二名和第七名,和日本市場非常相像。説到PHEV基本上都是現代集團的產品。

  韓國每年都會有一些比較引人矚目的國家級的政策發佈,比如今年爲了應對美國的關税,韓國緊急4月9日發佈了一項總值20億美元的緊急援助計劃,助力韓國汽車行業應對美國的關税危機。但是這兩項特別重要的是韓國在這一套支持政策里面大幅度加大了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今年在韓國汽車市場我們見到了新能源汽車大幅的增長。另外韓國我們認為也是一個重要的舉措,從今年4月份開始韓國政府可以認證L4以上的自動駕駛車輛了。不管你有沒有可以接受這個認證了,認證就可以賣,行業里沒有是另外一回事。

  五、英國汽車行業現狀

  英國的整體表現還不錯,1-5月份整個BEV增長30%多,PHEV增長30%多。銷售最好和歐洲、美國比較相似,特斯拉佔據前兩名。大家不太清楚,英國在脱歐之后,2024年發佈了自己的能耗法規體系,這套法規體系比歐盟的2035禁燃還嚴格,發佈了一年之后今年就進行了調整,目標過於性感,現實還是比較骨感的,沒有達到預期。一個是調整了PHEV和HEV的禁止銷售的時間,另外減少了罰款的力度,企業可以以更加靈活的措施符合法規。

  英國也是在2024年5月發佈了英國的自動駕駛法案,這個法案比較有意思,是世界上首創,如果車是被自動駕駛行駛的,駕駛員某些情況下是沒有責任的,這也是一個突破。

  六、總結

  雖然有很多的討論,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在全世界的發展有哪些問題?總結看來,今年前五個月在全世界主要過程和地區應該佔70%多的份額,新能源汽車增長都是在大幅的增長的,雖然樣貌不太一樣,銷冠是特斯拉,中日韓美英都有自己最佳的最暢銷常性。

  2025年,過去12個月里歐、美、日、韓、英、中六個國家和地區都出台了對於自動駕駛車輛最新政策法規相關的調整的措施。對於温室氣體排放,對於電動車的政策我理解,像英國和歐盟都是採取更加務實的調整,大目標沒有變。

  我之前總結這麼多,想説明雖然有很多的爭論,但是在全世界汽車行業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目標沒有變,只不過採取了一些務實的方法,不要誤讀很多網絡上的新聞。

  回到今天的主題,跨國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我只是一些小小的建議。我們會開玩笑,對於我們來説是悲傷的故事,藍色的柱子是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銷量,紅色的線是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大家可以看到2020年開始國際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登頂61%,隨后一路出現了負增長。這個負增長和新能源汽車的正增長完全是負相關的關係。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釋,在中國跌去30%的份額是不是國際企業無所謂,是燃油車跌去30%左右的市場份額。我們同時也理解中國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沃土。

  我們協會雖然市場份額短期內遇到了一些困難,有市場份額的減少,還有很多東西變多了,研發中心變多了,中國智能化、電動化合作夥伴的關係越來越多了,出口業務越來越多了,以中國為新能源汽車的製造基地,向國際輸出新能源汽車產品。

  我們協會做了一些工作,其中一個工作叫ACEA&FRIENDS,旁邊的logo是一些示例,幫助ACEA成員公司和中國最優秀的頭部的電動化和智能化的企業搭建一個橋樑,在這個工作機制下來幫助國際企業和中國最先進的供應商們做討論未來的發展方向。近期也做一些工作,比如説羅教授講了,無論國際局勢、經貿環境有什麼問題,我們協會要保證行業上面我們交流是不斷的,有任何事沒關係,行業上的溝通任何時候不應該停止。我們也呼籲政府之間儘快通過對話和合作來解決現在的問題,我們也一直在努力説服歐盟委員會和中國的工信部恢復對話和交流機制,也在做一些便利數據跨境的工作。

  最后,兩點小的建議。

  第一,一個呼籲,不僅對國際企業,也是對正在整裝待發走向海外的中國企業。我有一個問題,誰是地緣政治,誰是國際貿易呢?我們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國際企業代表和中國企業我們就是地緣政治和國際貿易的參與者。所以我們應該每一個單位、每一個機構,甚至每一個個人發揮我們的能量,來呼籲全世界各國的政府建立開放、包容、健康的國際營商環境。

  第二,對於國際企業在國內,我相信我們也有點小小的建議。尤其是最近我國的技術法規提速,給汽車行業設立了很多新的目標,甚至提出了以標準促發展的工作方式。我們得説無論國際企業和中國企業,我們需要更精準的法規設計,也需要足夠的準備周期,另外現在中國不是中國了,中國是國際化的汽車產業的搖籃,我們要更多地做國際協調,不單對外國企業,也是對中國企業的責任。

  另外,明年以舊換新、對新能源汽車的購置税調整都呼籲一個平穩、可預見性的政策,保證中外更好銷售中國這塊新能源汽車的沃土。

  我的報告就到這里,謝謝各位!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閲)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閲,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王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