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金:系統梳理銀行股投資

2025-07-18 07:5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3-4年的持續上漲后,市場投資銀行股的觀點分歧較大。當前位置,我們認為有幾個問題需要回答,需要系統的梳理:資產配置是長期邏輯,為什麼最近幾年顯著增配銀行,有哪些觸發條件?公募基金主動持倉深度低配,為什麼保險資管、AMC等買入,有哪些特徵是被公募資金忽視但其他資金關注的?除了資金邏輯,行業上漲沒有基本面邏輯嗎?銀行經營應該體現周期屬性,為什麼最近幾年體現為更強的業績穩定性?如何評估未來的趨勢或上漲持續性?本文嘗試探討以上4個問題。

Q1:近期銀行股上漲的核心邏輯?

中資銀行上漲邏輯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資產負債表修復邏輯:淨不良生成率(或表述為壞賬發生速度)改善,資產負債表更加健康,估值提升對應估值模型風險溢價因素的快速改善。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階段信用成本波動幅度甚於淨息差,因此,淨不良生成率穩定或下降決定了行業利潤增速的方向或幅度。2)盈利提升邏輯:宏觀經濟改善尤其是資金供需狀態發生變化,新發貸款定價走高,帶動淨息差進入改善通道,估值提升對應EPS或DPS的預期改善。3)槓桿牛市:類似2014年底至2015年中期的案例。我們認為本輪銀行股上漲是典型的資產負債表修復,主要源自過去幾年金融化險工作的推進。

以上市銀行300萬億元資產規模樣本看,當前上市銀行資產質量呈現出「零售冒頭、地產橫盤、公司改善」的特徵,不良淨生成率整體改善。以上判斷與市場體感高度差異化,主要由於經濟仍處於尋底階段。銀行是否承擔了風險?我們看到,非上市銀行羣體兼併重組的速度明顯加快,問題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得到有效處置。另外,一攬子化債成效明顯,包括基建類貸款在內的諸多敞口不良率快速改善。雖然C端不良有所上升,但考慮規模基數和上行幅度,加權計算后的結果是總體淨不良生成率改善。

Q2:資產荒推動的資金配置是資金層面的核心因素,那麼資產端對應的負債約束是什麼,進而推動資金配置高股息以及其中的銀行股?

低利率時代的特徵是低利率低利差高風險,當資產端收益率調整的過程中,負債成本(資管產品預期收益率)調整的節奏與幅度相對有限或滯后,投資者嘗試接受略高波動性資產以彌補收益率。從居民角度看,「資產荒」下存款脱媒至理財、債基等資產,非銀金融機構則逐步接受高股息權益標的以匹配負債端要求,作為戰略性配置。對比之下,部分資管機構可能僅定位紅利為產品策略。

市場逐步認知到銀行股票的業績穩定性,而非傳統意義的周期波動。跨國別對比,此前投資者要求更高的風險補償,但國內銀行的股權結構、出清方式與境外差別較大,投資者逐步認識到中資銀行的穩定性特徵,不必要求過高的風險補償。跨行業對比,基於資產負債表的存量模式容易在經濟尋底階段獲得穩定業績,資產負債的久期錯配以及大量金融投資為此提供了可能。過去幾年淨息差趨勢從行業單邊讓利逐步轉向短中期平穩,從2022年起我們注意到金融監管對於銀行合理息差及利潤的關注,更加強調需要權衡服務實體經濟與保護金融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對比其他行業,銀行業高股息特徵,除了本身收益率(股息率高低)、波動性(盈利能力變化),還有其他行業不具備的規模特徵:1)對保險機構而言,銀行3%以上較為穩定的股息率,疊加足夠大的市值規模,能夠滿足保險機構資產端OCI賬户的配置需求。2)對AMC而言,由於銀行股估值普遍低於1倍市淨率,配置銀行股后,AMC的會計初始計量中,成本價與1倍市淨率的差值可計入當期利潤;后續仍可獲得銀行較為穩定的分紅回報。

Q3:如何看未來上漲的持續性及其空間?

連續上漲后的階段調整是適當的,我們繼續看好銀行股上漲,下文從邏輯和數據維度探討可持續性與上漲空間。

從估值角度看,AH銀行股市淨率估值仍然低於過去十年以來的均值水平,不構成所謂漲多了的問題(相當估值被盈利消化,或者此前被過分低估)。上漲持續性可以綜合考慮前文提及的資產荒背景、高股息資產比價、配置機構負債成本、銀行業績穩定性等諸多約束條件。當前階段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不一定源自行業邊際改善,也有可能是跨行業對比的防禦屬性。

靜態上漲空間的上限可以參照此前信用利差收窄的邏輯。近期AH銀行交易出現幾個趨勢值得重視:AH銀行股息率價差收斂,反映了保險資金持續買入的趨勢;不同類型銀行的股息率差距在收斂,反映了類似彼時城投化債階段的信用利差變化。成功的債務重組逐步消除尾部風險,投資者對於中小銀行可持續經營假設的接受度提高。如果類比長江電力等高股息標的,假設股息率價差收斂為零,也假設A/H溢價的存在,那麼對應A、H銀行股靜態上漲空間為37/55%。當然投資者需要比水電基礎設施高一些的風險補償,價差收斂為零的概率較低。以上為靜態測算,動態則需要考慮各項約束條件的預期與變化。

Q4:選擇哪些銀行股票?或者説,給定時間約束,哪些股票相對跑贏明顯?

1)我們認為H股銀行好於A股,考慮保險投資港股的税收優勢,更高的股息率決定了中期維度的兩地市場趨勢。2)股息率高且穩定的股票,以大行為例,中長期利潤預期差別較小,攤薄比例決定了未來股息率預期。3)相同股息率水平,選擇業績穩定性更強的銀行股票。業績穩定性源自負債能力、區域紅利及組織效率等角度。4)部分股份行,由公司治理效率提升帶來的alpha。

圖表1:本輪銀行股上漲,表現爲不良淨生成率的改善,資產負債表更加健康,估值提升對應估值模型風險溢價因素的快速改善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上市銀行資產質量呈現出「零售冒頭、地產橫盤、公司改善」的特徵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3:城投信用利差收窄,反映風險溢價下降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4: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仍然處於過去十年以來較高水平,風險抵補能力充足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5:非上市銀行層面兼併重組高效推進,問題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得到有效處置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6:負債成本快速下行,預期中期維度淨息差穩定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7:保險負債成本高於大部分金融資產收益率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8:銀行業績具有穩定性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9:銀行板塊兼具高股息率與高分紅額

注:銀行股息率考慮注資攤薄影響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銀行股息率考慮注資攤薄影響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0:公募基金對銀行深度低配

注:數據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數據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1:儘管ROE較為穩定,但市淨率仍處於歷史低位

注:股價截至2025年6月26日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股價截至2025年6月26日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2:各類型銀行股息率水平收斂

注:國有行股息率考慮注資攤薄影響,股價截至2025年7月16日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國有行股息率考慮注資攤薄影響,股價截至2025年7月16日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3:銀行股A/H溢價率收窄

注:股價截至2025年7月16日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股價截至2025年7月16日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4:A股銀行PB與ROE相關性

注:預測採用Wind一致預期,股價截至2025年7月16日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預測採用Wind一致預期,股價截至2025年7月16日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風險提示

1. 資產質量惡化超預期。當前階段信用成本波動幅度甚於淨息差,因此,淨不良生成率穩定或下降決定了行業利潤增速的方向或幅度。如果資產質量惡化超預期,銀行業績壓力增大,對估值形成負面影響。

2. 息差大幅下滑。利息淨收入是銀行營收的主要部分,若息差下行超預期,銀行營收和利潤承壓,可能也會導致銀行估值明顯下降。

本文摘自:2025年7月17日已經發布的《系統梳理銀行股投資》

張帥帥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16060001 SFC CE Ref:BHQ055

許鴻明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3080007 SFC CE Ref:BUX153

李少萌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4060011

陸姣陽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4010001

周基明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1090005 SFC CE Ref:BTM336

林英奇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1090006 SFC CE Ref:BGP853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