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8 09:38
「我一直都是在還款日當天全額還款,從未逾期,也沒有使用過分期或最低還款,為啥會產生利息?」近日,家住廣州的周硯(化名)向中新經緯反映,今年3月她偶然查看自己廣發銀行的信用卡賬單,發現出現一筆「消費利息」,出於疑問她往前翻查賬單,發現從2018年12月起的6年多時間里,總共被收取了1.2萬元利息。
在社交平臺上,也有部分網友有類似經歷。有網友表示,「之前不知道有‘消費利息’,回去查賬才發現幾年被扣上萬元。」信用卡還款日當天還款為何會被收取利息?使用信用卡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還款日還款為何還會有利息?
周硯介紹,她在2018年辦理了廣發銀行的信用卡,2025年3月偶然查看賬單發現出現一筆279.75元的「消費利息」。
「我第一反應是搞錯了吧,結果去翻賬單,才發現從2018年到2025年3月廣發銀行扣了我12755.94元利息。」周硯在社交平臺發帖表示。
周硯對中新經緯説,在發現被扣利息后,她聯繫了廣發銀行電話客服,客服稱是由於她「沒有按時還款」造成的。周硯表示,自己此前一直使用中國銀聯旗下的雲閃付App還款,且一直是在還款日全額還款。
在還款日當天還款為何會「沒有按時還款」?中新經緯查詢廣發銀行「發現精彩」App看到,在還款頁面下方,有一行紅色小字顯示「23:00前還款次日到賬;23:00后還款順延1天到賬;還款后信用額度實時恢復。」雲閃付App則顯示,廣發銀行信用卡當日還款、次日到賬。這意味着,周硯如果在還款日23:00前還款,最快也要次日到賬。
「發現精彩」App
7月15日,中新經緯以客户身份致電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客服電話,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假設還款日是每月7日,在7日當天23:00前還款,正常的情況下是8日到賬,23:00后還款就會導致9日才能到賬。8日到賬是不會產生利息的,但如果是9日到賬,就會產生違約金和消費利息。利息的計息規則是按賬單內的每一筆欠款,從消費入賬日起計收,每日萬分之五,直到客户全額還清、停止計收。違約金則按照當期賬單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計收。
周硯則表示,她所用的其他銀行並沒有這種規定。
「廣發銀行也從未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主動通知我,利息是在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持續產生的。」周硯稱,雖然每月廣發銀行「發現精彩」App上可以查看賬單,但是需要點開查看,並且列在日常消費明細里,不仔細看發現不了。
在周硯看來,即便是還款次日或再順延一日還款到賬,也應該有「寬限期」。「我還使用過多家其他銀行的信用卡,都有‘三天寬限期’,只要在寬限期內還款都不收取利息。」
通常情況下,銀行業金融機構都會為持卡人提供容時服務(即還款寬限期服務,持卡人在寬限期內還款視同按時還款),具體標準則以各行信用卡相關規定爲準。
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員表示,該行信用卡推出了一天還款寬限期。同時也提供三天容時服務,有需要的客户可以打電話向銀行申請。
7月16日,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有關負責人對中新經緯迴應稱,經覈查,該客户爭議的費用源於客户未按雙方約定的還款方式進行還款。其中,部分利費形成源於客户未能按時在還款日(含3天容時)前完成全額還款。另一部分利費形成在於客户未能在還款日(含1天容時)前完成全額還款入賬。接到客户來電后,該行已根據行內最新容時政策(3天容時)為客户提供了減免方案。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廣發銀行與客户對還款入賬問題已在客户協議中明確約定。該行還款遵循「入賬」視作還款完成的準則,並在客户協議中進行了明確標註(客户協議第九條第4款:「客户可以相應的幣種償還交易賬單所列明的款項,客户的還款入賬日以款項到達廣發卡賬户日爲準」)。
關於客户提出的未告知利息、違約金收取的異議,該負責人稱,廣發銀行充分保障客户知情權,同時從避免高頻騷擾客户的服務體驗考慮,每月通過郵件向客户發送賬單,支持客户查詢利息、違約金等收取明細,客户還可通過「發現精彩」App、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查詢賬單明細。該做法與同業一致。
各銀行「寬限期」不同
除了廣發銀行,其他銀行信用卡還款日還款又是何時到賬?是否有「三天寬限期」?
7月15日,中新經緯以客户身份諮詢六大國有行和另外11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客服,客服均表示,通過發卡行本行渠道還款,可以實時到賬,但通過他行渠道、第三方還款渠道還款或無法當日到賬。
工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員表示,如通過工行儲蓄卡手機銀行轉賬實時到賬,其他渠道還款需諮詢對方。中國銀行客服介紹,通過中行渠道大部分交易可以實時到賬;跨行渠道到賬時間視匯出銀行情況而定;第三方渠道(支付寶、拉卡拉、財付通等)到賬時間為1到2個工作日左右,具體以轉出方爲準。
「正常情況下是實時到賬的,第三方渠道有時可能會存在一定延迟。」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員表示,如果在還款日還款、當日沒有到賬也沒關係,該行提供三天寬限期,在第三天內到賬就可以。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除了個別特殊卡種外,目前其他17家銀行均為信用卡客户提供了3至5天不等的寬限期,無需客户自己申請。
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容時政策的倡導,為消費者提供了因為一時疏忽、特殊原因偶然忘記還款的容錯空間。廣發銀行在產品及服務設計之初充分考量了客户享受免息期限的因素,制定了長達48天到56天的免息還款期,期限之長在業內穩居前列。綜合考量容時政策及服務產品的特色,該行循序漸進響應容時倡導,並在2024年為有需要的客户提供3天的容時。
銀行業協會:倡導為客户提供「容時服務」
中國銀行業協會曾於2024年5月發佈《中國銀行卡行業自律公約(2024年修訂版)》(下稱自律公約),其中提到,倡導會員單位為客户提供「容時服務」,即為客户提供一定期限的還款寬限期服務,還款寬限期自到期還款日起一般不得少於3天。客户在還款寬限期內還款的,視同客户按時還款。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中新經緯指出,2023年10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關於調整銀行部分服務價格提升服務質效的倡議書》,鼓勵信用卡發卡行建立信用卡容時、容差服務機制。但這並不是強制性的,要看銀行自身,也可以沒有所謂的「寬限期」。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對中新經緯表示,前述自律公約屬於行業自律規範而非強制性法律規定,且允許銀行根據自身情況設定服務模式,包括是否需要客户主動申請,因此銀行要求客户主動申請三天容時服務的做法並不違反現有監管規定,但在服務便捷性和人性化方面存在不足。
對於還款到賬時間,董希淼認為,「還款日23:00后還款順延1天到賬」這是不妥的。「銀行在系統上到賬時間可以順延,但不能因此算客户逾期。如果因為自身系統問題,還款沒有實時到賬,應在計算違約金和消費利息時剔除這個因素,並以醒目、明確的方式告知客户。廣發銀行因為自身系統原因導致多收客户利息,顯然是有問題的。」
在薛洪言看來,信用卡還款實時到賬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已非難題,多數銀行通過微服務架構、異步處理技術及數據庫事務管理實現實時入賬。設置還款日23:00后還款順延到賬的規則,從系統運營角度,可以分散夜間批次處理的高峰壓力,平衡風控與運維成本;此外,延迟到賬可能增加「技術性逾期」產生的罰息。
薛洪言介紹,「技術性逾期」可以理解為信用卡持卡人本身具備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且在主觀上已按正常邏輯完成還款操作,但因銀行系統規則、還款渠道到賬機制、信息通知誤差等非個人信用層面的客觀因素,導致還款資金未在賬單還款日當天及時到賬,最終被系統判定為逾期的情況。這種逾期並非源於持卡人「故意拖欠」或「無力償還」,核心矛盾在於還款行為與資金到賬之間的銜接出現了非個人可控的技術或規則性障礙。
薛洪言指出,從用户視角看,技術性逾期本質上與個人信用無關,卻可能導致徵信記錄留下污點,同時被收取罰息和違約金,顯然存在不公平性——持卡人既履行了還款義務,又要為非自身原因的后果承擔責任,可能打擊用户對銀行的信任,甚至引發對金融機構規則合理性的質疑。站在銀行的角度,部分規則可能出於系統運維的現實需求,客觀上能提升運營效率,但若銀行過度依賴此類規則,甚至將其與罰息等盈利點關聯,可能會模糊「風險防控」與「逐利動機」的邊界,容易引發「規則陷阱」的爭議。
針對信用卡使用的注意事項,薛洪言建議消費者構建「主動防禦+動態管理」的用卡策略:首先需聯繫銀行客服明確到賬截止時間,並主動申請開通容時服務,同時優先選擇手機銀行等實時到賬渠道;其次應綁定儲蓄卡自動全額還款(至少覆蓋最低額),手動還款需提前1–3天操作以規避時間風險;每月需重點核查賬單中的「利息」「違約金」項目,發現異常立即留存截圖、流水等憑證並申訴。若遇銀行拒絕協商,消費者可向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或中消協投訴。
文:魏薇 實習生 張煜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