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睿遠基金二季報:傅鵬博增持寒武紀、首次重倉新易盛,趙楓買入杭州銀行

2025-07-17 20:10

7月17,睿遠基金旗下產品披露2025年二季報,明星基金經理傅鵬博、趙楓調倉動作浮出水面。

今年二季度,傅鵬博、朱璘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仍維持高倉位運作,立訊精密寒武紀巨星科技獲增持,中國移動邁為股份等6只個股被減持,新易盛新進前十大重倉,最新持股數約731萬股。

趙楓管理的睿遠均衡價值調倉較為明顯,此前的頭號重倉股中國移動退出重倉前十,山西汾酒萬華化學三諾生物一併退出,立訊精密杭州銀行中國太平神馬電力取而代之。此外,趙楓大筆增持分眾傳媒,持股數環比增加63%。

傅鵬博在季報中稱,下半年,有利於資本市場的驅動因素,如儲備箱中各類推進經濟向前的工具釋放、高層經濟工作會議和相關政策的推出、預算內國債和地方債發行進度加快等。

趙楓也直言,權益市場向好的基礎仍然穩固,經濟結構調整最困難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未來伴隨產能出清和競爭烈度減輕,企業盈利有望逐步回升並恢復一定的成長性。

傅鵬博增持立訊精密寒武紀

今年二季度,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倉位有所下降,權益投資比例92.16%,相比一季度降低1.46%。

截止報告期末,睿遠成長價值混合期末資產淨值為186.66億元,相比一季度末的184.30億元略有增加。期末份額144.44億份,相比一季度末的150.89億份減少6.45億份。

業績方面,二季度睿遠成長價值A、C季內淨值增長率分別為5.8%和5.7%,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67%。

從調倉動作上看,今年二季度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前十大重倉股中,有3只個股獲增持,即立訊精密寒武紀巨星科技,持股數環比分別增加3.18%、6.45%、9.19%,最新持股數分別為3017萬股、130萬股、2518萬股。

6只重倉股被減持,其中中國移動邁為股份減持幅度在10%以上,最新持股數1660萬股、691萬股。勝宏科技騰訊控股寧德時代三諾生物分別被減持1.7%、0.69%、2.38%、1.14%。

此外,新易盛新進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前十大重倉行列,最新持股數約731萬股,市值9.28億元。據瞭解,新易盛為光模塊龍頭,近期發佈的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淨利潤37億元-42億元,同比增加327.68%~385.47%。

整體配置上,二季度該基金以電子、互聯網科技、精密製造和醫藥板塊為重點。環比一季度,前十大持倉淨值佔比不變,個股淨值佔比發生了較大變化,最明顯的是PCB產業鏈個股漲幅明顯,其佔比顯著提高。

「出口鏈短暫衝擊背景下,我們逆勢增加了相關公司的持倉。前十大持倉中,傳統能源公司的淨值佔比減少,一方面我們考慮了市場風格影響,另一方面公司面臨較大的基本面壓力。」基金經理表示。

此外,一季度持倉的港股互聯網公司,移動運營商和新能源公司依舊在前列。增加了醫藥板塊的配置,涉及的子行業有創新葯、受益AI帶動的傳統醫學等。

傅鵬博在季報中提到,進入七月,隨着關税大限臨近,與美方談判進入關鍵時刻,「打打談談」或是下一階段的常態。不妨設想,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對一籃子匯率貶值,企業在二季度「搶出口」保持了外貿韌性,下半年受到需求和庫存的影響,國內出口或回落。

對於下半年市場,傅鵬博稱,有利於資本市場的驅動因素,如儲備箱中各類推進經濟向前的工具釋放、高層經濟工作會議和相關政策的推出、預算內國債和地方債發行進度加快等。

趙楓買入杭州銀行、減持寧德時代

今年二季度,趙楓管理的睿遠均衡價值權益倉位89.88%,較上期下降0.17%。

截止報告期末,睿遠均衡價值資產淨值為117.67億元,相比一季度末的120.55億元有所減少;期末份額82.2億份,環比減少約4億份。

與上一季度相比,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新增4只個股,即立訊精密杭州銀行中國太平神馬電力,最新持股數分別為1900萬股、2500萬股、2908萬股、1300萬股。中國移動山西汾酒萬華化學三諾生物退出持倉前十。

3只重倉股被減持,其中第一大重倉騰訊控股最新持股數245萬股,相比上期減少2%,持倉市值11.24億元;寧德時代中國太保分別被減持2.27%、3.88%,最新持股數430萬股、2200萬股。

分眾傳媒在第二季度獲得大幅增持,最新持股數為9800萬股,環比增加63.33%,持倉市值7.15億元,為第四大重倉。此外,第三大重倉小米集團也被小幅增持4.33%,最新持股數1500萬股。

報告期內,睿遠均衡價值基金A、C份額淨值增長2.3%左右,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72%。

趙楓在季報中直言,權益市場向好的基礎仍然穩固,一方面是因為經濟基本面正處於啟穩回升的過程中,經濟結構調整最困難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未來伴隨產能出清和競爭烈度減輕,企業盈利有望逐步回升並恢復一定的成長性。

「另一方面,高股息公司的靜態股息率回報仍遠超過無風險利率,資金仍會繼續流向權益資產,相對於巨大的資產配置需求,當前高股息資產仍然是稀缺的。」趙楓稱,密切關注企業成長帶來的回報,只是當前行業整體性的成長機會較小,需要甄別出結構性成長機會。

他還提到,總體來看,市場對部分成長股給予的溢價仍然較高,而其中很多公司的商業模式難以持續創造穩定的自由現金流,估值中博弈成份較重。對於新增供給受限、商業模式優秀的成長類公司,因其能夠持續創造較高的資本回報和穩定的自由現金流,願意付出合理的估值成為股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