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8 07:2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國內ETF市場半年度回顧:2025上半年國內ETF市場繼續擴容近5800億元,總規模達到4.3萬億元,其中債券ETF、港股ETF成為「吸金」的主要品種。多數基金公司上半年着力發行港股、科創板、創業板及其細分賽道主題的ETF,創新葯、機器人、人工智能等ETF成為熱門之選,26只ETF上半年規模增長超百億元。其中富國基金、華夏基金新發ETF數量靠前,海富通基金憑藉債券ETF實現規模高增。對比上半年熱門ETF的份額和對應市場行情的變化,可以發現交易型ETF的份額變化與行情緊密相關,配置型ETF通過持續營銷或可實現規模的穩健增長。
2025上半年ETF擴容近5800億,債券ETF和港股ETF規模高增
截至2025/6/30,我國ETF數量為1209只,規模達4.3萬億元,股票型ETF規模達到3.23萬億元,相比2024年底ETF總規模增長近5800億元。其中債券型ETF上半年規模增長超過2000億元,另外在股票型ETF規模增長的2415億元中,約有1200億元是港股ETF貢獻。上半年新發的8只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受到市場的廣泛青睞,除寬基ETF外,黃金、港股科技、創新葯、機器人、人工智能、軍工主題等成為熱門ETF,是產品規模增長較快的類別,有26只ETF上半年規模增長超過100億元。
基金公司在科創板、港股等方向上積極佈局ETF
上半年華夏基金、易方達、富國基金的非貨ETF規模增長較多,其中富國和華夏基金分別新發了13只和11只ETF,主要佈局科創&創業板以及港股ETF。海富通基金憑藉3只債券ETF,上半年規模增長超過400億元,在增長規模上排名各基金公司第5。上半年新發的ETF品種集中在科創板、現金流、港股板塊,行業主題方面則聚焦醫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方向,但普遍都出現了募集后規模下降的狀況。費率方面,大多股票型ETF仍為0.5%的管理費,上半年有7家公司的9只ETF將管理費降至0.15%。
熱門ETF中,交易型和配置型ETF份額變化呈現不同規律
觀察熱門ETF在上半年的份額和對應市場行情的變化,我們發現,ETF規模的擴張通常需要行情的配合。對於機器人、人工智能、國防軍工這類交易屬性較強的賽道型ETF,行情配合或是份額擴張最主要的催化劑,但在市場階段高點時投資者出於止盈需求,可能會贖回部分份額。而港股科技、港股紅利由於具有一定中長期配置價值,相應ETF的份額即便在市場回調時也並沒有出現明顯下降。除此以外,我們觀察到港股創新葯的兩隻ETF呈現出不同的份額變化情況,這與ETF是否為QDII基金可能存在一定關係。
正 文
債券ETF規模大增,科創板和港股ETF成熱門佈局賽道
概覽:上半年ETF擴容近5800億元,債券ETF和港股ETF規模高速增長
截至2025/6/30,我國ETF數量達到1209只,規模為4.3萬億元。其中股票型ETF規模為3.23萬億元,債券ETF規模超過QDII ETF,達到3840億元。相比2024年底,ETF產品數量上升了169只,規模擴大了近5800億元。
在各類別ETF中,數量方面,2025上半年股票型ETF數量增長最多,從893只增長至1055只,債券型ETF從21只增至29只。規模方面,截至2025/6/30,股票型ETF雖然規模佔比高達75%,但是2025上半年的ETF規模增長中,有約36%是債券型ETF貢獻,規模增長超過2000億元。而在股票型ETF規模增長的2415億元中,約有1200億元是港股ETF規模增長所貢獻。
熱點ETF:基準做市信用債、黃金、港股科技、創新葯、機器人主題等
具體來看,上半年規模增長前20的ETF中,有9只屬於債券型ETF,其中有7只是上半年新發的基準做市信用債,當前總規模已經超過1200億元。規模增長前三的ETF為滬深300、黃金、港股互聯網相關ETF,一定程度反映出市場關注度較高的方向。其余規模增長較大的ETF多為股票寬基、黃金等ETF。
剔除債券型ETF和商品型ETF,分別觀察港股和A股在上半年ETF規模增長情況。可以發現,港股ETF中互聯網科技規模增長顯著,其中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和工銀國證港股通科技ETF規模增長分別達到了257億元和152億元,景順長城、華泰柏瑞、華夏、易方達的港股科技互聯網ETF規模增長也多在40億以上;另有港股創新葯、港股紅利的ETF規模增長也超過50億元。
在A股和QDII基金中,A股寬基如滬深300、中證1000等部分ETF規模增長靠前,另外觀察到機器人、人工智能、軍工、芯片、紅利、銀行等主題行業ETF規模增長也位於前20,其中華夏中證機器人ETF規模增長超百億元。
基金公司:科創板等熱門賽道競爭激烈,債券ETF或成發力新方向
富國、華夏大力新發ETF,海富通憑藉債券ETF異軍突起
2025上半年華夏基金、易方達、富國基金的非貨ETF規模增長較多,分別增長了928億元、647億元、514億元,華夏基金的非貨ETF管理規模達到7513億元。在規模增長前十的基金公司中,海富通基金僅有9只ETF,但憑藉海富通中證短融ETF、海富通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海富通上證城投債ETF3只債券ETF,上半年規模增長超過400億元。
從各基金公司上半年新發ETF的情況來看,富國基金、華夏基金大力新發產品,分別達到13只和11只,募集了58億元和77億元,但華夏基金持營更優,新發ETF到2025/6/30時的規模已達到283億元,主要佈局的是科創和創業板ETF,但其中規模貢獻較大的產品為華夏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華夏國證自由現金流ETF。除此以外,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廣發基金在產品新發后持續做大了規模,其中貢獻較大的ETF分別為易方達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南方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廣發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在新發的股票型ETF中,工銀國證港股通創新葯ETF募集規模和后續增長較大。
新發ETF集中在科創板、現金流、港股板塊,醫藥、人工智能等行業賽道競爭激烈
我們從板塊、行業、主題的視角觀察上半年新發股票型ETF的募集和規模增長情況,下表可見科創板、紅利&現金流、港股等板塊的募集規模較大,但競爭相對激烈,對應板塊新發的ETF產品數量都高於10只。行業ETF中,醫藥仍是最熱門的佈局賽道,新發ETF數量為8只,共募集了34億元。另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等國家戰略支持的主題受到關注,但新發的機器人主題ETF募集規模較小,可見當前ETF市場中,當已有競品存在的情況下,后發產品通過追逐輪動較快熱點,短期不一定能帶來規模增長。
7家公司的9只ETF上半年將管理費降至0.15%
在費率方面,ETF多數仍為0.5%的管理費率,不過已有超過1/4的股票型ETF管理費為0.15%,29只債券型ETF有27只為0.15%的管理費。上半年共有9只ETF實施了降費,普遍是把先前的管理費率降到了0.15%,其中華夏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各有兩隻ETF進行了降費。
份額變化:交易型ETF與短期行情關係大,配置型ETF份額可穩定增長
我們挑選上半年部分熱門的股票型ETF,觀察其份額和市場行情的對應變化:
我們觀察上述熱門ETF的場內流通份額及其掛鉤的指數表現之間的變化趨勢:
1)港股互聯網ETF在2025年3月初迎來了份額大增,但也處於科技股的階段高點。但4/7關税衝擊后,兩隻ETF的份額也出現了再度增長,隨后保持平穩。
2)兩隻港股創新葯ETF份額呈現出不同的變化,廣發香港創新葯ETF具有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在2月中伴隨着創新葯的行情率先迎來份額的大增,但隨后份額震盪向下,在3月底和6月中的行情階段高點出現份額明顯的下降。而匯添富港股通創新葯份額則持續增長,規模增幅高於廣發。這與廣發香港創新葯ETF時QDII基金有一定關係,部分機構投資者對於QDII基金的投資有着較為嚴格的限制。
3)港股紅利ETF份額及其跟蹤指數持續平穩增長,對於穩健類投資,指數本身的穩健走勢就是份額持續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4)機器人和人工智能ETF概念較火,這類主題ETF通常更容易吸引個人投資者,兩隻ETF的份額增長及其跟蹤指數的行情走勢都較為接近。ETF前4個月的份額持續增長,但上漲行情主要是1月初-2月中旬,4月7日-5月中旬。在5月中的行情階段高點,ETF份額有所下降。國防軍工ETF作為交易性品種,4月初以來指數持續走高,ETF份額也快速擴張,需要行情的持續催化,但通常行情高點時,部分投資者出於止盈需求,可能會使得ETF份額出現下降。
可以發現,ETF規模的擴張通常需要行情的配合。對於機器人、人工智能、國防軍工這類賽道型ETF,行情配合或是份額擴張最主要的催化劑,且這類交易屬性較強的ETF,在市場拐頭向下時可能會面臨份額的下降。而港股科技由於具有一定中長期配置價值,因此可以看到相應ETF的份額即便在市場回調時也並沒有出現太大的下降。港股創新葯的兩隻ETF呈現出不同的份額變化情況,這與ETF是否為QDII基金可能存在一定關係,部分資金方對QDII基金配置存在一定限制,因而在配置港股時會選擇港股通股票型ETF。對於紅利這類穩健資產,行情的穩健向上就能夠持續吸引資金流入。
風險提示:
本報告不涉及證券投資基金評價,不涉及對具體基金產品的投資建議,亦不涉及對具體個股的投資建議;投資者需特別關注指數編制公司、基金公司等官方披露的信息。
研報:《上半年債券ETF成吸金主力品種》2025年7月16日
林曉明 研究員 S0570516010001 | BPY421
張 澤 研究員 S0570524020002 | BRB322
何 康 研究員 S0570520080004 | BRB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