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外賣大戰」難逃多輸結局

2025-07-18 02:32

轉自:成都日報錦觀

「外賣大戰」難逃多輸結局

□劉金陳

7月15日,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等多個協會相繼發聲,呼籲外賣平臺停止「內卷式」補貼,共同維護市場公平秩序,保障商家合理利潤空間。

從2008年成交第一單外賣至今,十多年來,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外賣市場,網上外賣用户規模已達5.45億人。但近期,「外賣大戰」持續升溫,每逢周末就展開交鋒。上周末,美團送出了多個線下咖啡茶飲通兑券,淘寶閃購則繼續發放188元大券包……你來我往的激戰之下,美團、淘寶閃購均宣佈訂單量創下新高,讓不少消費者沉浸在「0元購」的快感中。

今年這一輪「外賣大戰」,始於京東入局,而伴隨着淘寶中途進場、美團激烈反擊進入高潮,但各外賣平臺跑馬圈地、搶奪流量的「內卷式」大戰,並非只發生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中。當「戰火」從線上蔓延至線下時,其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擠壓等隱憂,也逐漸浮出水面——

一方面,對大多數入駐平臺的外賣商家而言,參加補貼活動純屬「賠本賺吆喝」,商家不參與則無流量,參與就破價虧損;而當消費者集體湧入外賣平臺「薅羊毛」時,大量依賴堂食的實體商户也陷入了客流量鋭減的困局。是否補貼、補貼多少,其實是平臺自己的經營策略,平臺也可以自主決策,但平臺之間超限度的補貼競爭,代價可能反而是犧牲了線下商家的利益。

另一方面,「外賣大戰」中,平臺的很多補貼政策都是臨時出臺、到點取消,這對商家的銷量預估、備人備貨提出了不小的挑戰,也有可能干擾餐飲供應鏈的正常運轉。之於商家,一旦估低了,就可能會出現「爆單」現象、措手不及;一旦估高了,已經下單的各類原材料就會砸在自己手里,不僅浪費資源,更推高了經營成本。

各平臺之間的「外賣大戰」,本質上是通過「燒錢」極端補貼催生臨時需求、做大訂單數據——既擠壓了商家的生存空間,也加大了外賣騎手的瞬時負荷,消費者雖然「薅到了羊毛」,但品質或許大打折扣,在事實上造成了多輸的局面。當浪潮退去、泡沫擠盡,這些「卷」出來的輝煌數據,既不能反映實際,也無法指導實踐,意義其實不大。

「內卷式」競爭沒有出路。今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先是聯合約談京東、美團、餓了麼等平臺企業;再是部署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治理不正當價格行為……多措並舉,就是試圖制止這場不能打、也打不贏的戰爭。「外賣大戰」擾亂市場秩序、破壞行業生態,不僅與飲鴆止渴無異,也涉嫌違法違規,當速速休矣。

十多年來,從餐飲外送到買菜、買藥、買零食,再到即時零售、萬物到家……今天的外賣,已發展成為完整的生態系統,並涉及多個領域,不僅是迭代最快的行業之一,更不斷催生新的消費增長點。中國外賣市場規模大、潛力足,理應容得下、也應該容得下更多的新玩家,也唯有持續提質服務、引入良性競爭,才能多方共贏、走得更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