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明日主題前瞻】全球首個!我國提出的《電力儲能用超級電容器》國際標準成功立項

2025-07-17 20:47

【今日導讀】

全球首個!我國提出的《電力儲能用超級電容器》國際標準成功立項

特斯拉六座版MODEL Y L來了!分析師稱看好T鏈核心Tier1供應商

大收購!千億創新葯巨頭出手

跨境支付通香港收款行擴容至17家

全球首款該領域專用雙足機器人發佈

這類材料在多個關鍵領域大顯身手

多措並舉「反內卷」,機構稱該行業基本面初顯修復動能

【主題詳情】

全球首個!我國提出的《電力儲能用超級電容器》國際標準成功立項

據媒體報道,由我國提出的《電力儲能用超級電容器》國際標準提案近日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成功立項,得到了德國、日本、芬蘭等國的大力支持,是全球首個應用於電力儲能領域的超級電容器國際標準。

目前,全球儲能用超級電容裝機容量已突破1GW,且增長迅速,預計2030年全球儲能用超級電容規模將達到5GW~10GW。中泰證券表示,產業趨勢明顯,服務器或成超級電容應用新方向,此前數據中心大多使用帶電池的UPS系統,但超級電容與之相比,整體優勢更強。

公司方面,東陽光專注於電極箔、電容器、超級電容器等電子材料,以及鋰電池正極材料、電解液、含氟新材料等電池材料的創新研發。公司持續推進在浙江東陽的鋁電解電容器、超級電容器生產基地的建設工作,截至目前一期項目基本建成,具備年產電容器約14億隻的生產能力。通業科技自研的超級電容充電樁、能量回收系統的超級電容儲能裝置等主要應用於有軌電車的軌道交通行業。

特斯拉六座版MODEL Y L來了!分析師稱看好T鏈核心Tier1供應商

據媒體報道,工信部今日發佈了《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97批)的車輛新產品公示清單,特斯拉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名列其中。據悉,該車型產品型號為TSL6500BEVBA0,為6座車型。同時,特斯拉中國在其微博發文稱,Model Y L,金秋見!

華鑫證券分析師林子健表示,特斯拉H1銷量承壓,有望在年內加速推出ModelY改款車型。根據此前路透社報道,特斯拉在上海開發一款生產成本至少降低20%的ModelY,目標在2026年量產。此外該車型預計主體功能較ModelY保持不變,僅簡化部分配置。此外面向中國市場特供版的六座ModelY也在規劃當中。特斯拉車型在國內市場競爭力有所下降,但其智駕、電控能力等仍有部分優勢,依舊看好T鏈核心Tier1供應商。

公司方面,五洲新春生產的軸承套圈定位中高端產品,現已穩定供應於世界排名前五位的軸承製造商,其中部分產品用於特斯拉(Tesla)等新能源汽車。思看科技專注於高精度、高便攜和智能化的三維視覺數字化系統綜合解決方案的研發。公司產品貫穿汽車全生命周期,在設計、製造、裝配及新能源配套環節實現全流程數字化賦能,並應用於比亞迪、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寶馬公司、特斯拉等全球車企。

大收購!千億創新葯巨頭出手

近日,中國生物製藥發佈公告稱,同意以不超過9.5億美元(約68億元人民幣)對價,收購禮新醫藥95.09%股權。剔除禮新醫藥於交割日的估計現金及銀行存款約4.5億美元,中國生物製藥就收購事項待作出的付款淨額約為5億美元。此前,中國生物製藥在參與禮新醫藥C輪融資時,獲得其4.91%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后,禮新醫藥將成為中國生物製藥的全資子公司。

作為全球頂尖的創新葯研發公司,禮新醫藥具有卓越高效的研發團隊和極具價值的創新管線。而在製藥領域,AI醫療已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包括英矽智能發佈全球首個AI驅動新葯TNIK抑制劑RentosertibⅡa期臨牀數據。國聯民生證券醫藥團隊認為,突破性研發進展有望驅動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有望提振國內AI醫療映射公司的估值表現。

上市公司中,藥石科技是分子砌塊領域龍頭,涉及開發了一個包含30000多種獨特新穎的用於小分子藥物研發的藥物分子砌塊庫,藉此可以快速地發現化合物的結構與活性關係,大大提升藥物研發的效率和成功。舒泰神深耕治療性藥物領域二十余載,研發及銷售管線豐富,旗下STSA-1002的Ib/II期取得積極進展,顯示出臨牀有效性,且安全性優於預期。

跨境支付通香港收款行擴容至17家

近日,媒體報道,跨境支付通自6月22日正式上線不到一月,香港收款行已擴容至17家。跨境支付通是指內地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IBPS)與香港快速支付系統(FPS)的連接。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推動內地與香港的快速支付系統實現互聯互通,為兩地居民及機構提供即時跨境支付服務。

中信建投計算機首席分析師應瑛指出,穩定幣市場規模高速增長,跨境支付應用場景活躍度不斷上升,2024年穩定幣處理了27.6萬億美元的交易量,超過了Visa和Mastercard。活躍穩定幣錢包地址從2024年2月的2280萬增加到2025年2月的超過3500萬,增長53%。從全球競爭來看,掌握規則制定權將有望在未來貨幣體系中的洗牌中佔據先機。香港《穩定幣條例》率先落地,不僅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還將在全球數字金融治理領域中樹立「東方標準」。穩定幣牌照僅是巨頭競爭的起點,未來穩定幣在跨境支付、RWA、收益型產品等場景構建閉環生態,或將成為巨頭的主要角力場。

上市公司中,科藍軟件承接了國內銀行客户跨境支付系統建設,也拓展了多個國外客户的跨境支付系統建設。宇信科技已經參與了國內各類商業銀行支付清算相關業務系統建設,在商業銀行接入中國人民銀行大小額、超網、農信銀以及網聯、銀聯、CIPS、SWIFT等第三方支付清算機構接入經驗豐富,相關產品成熟度高。

全球首款該領域專用雙足機器人發佈

據報道,全球首款文商旅體專用雙足機器人——「钂鈀」正式發佈。「钂鈀」機器人得名於成都錦江區具有百年曆史的钂鈀街,它擁有全球首創仿生步態運控系統,不僅有豐富的肢體動作,還構建獨特的視覺語言動作矩陣。據悉,「钂鈀」機器人將亮相2025年成都世運會,擔任啦啦隊的角色,完成高難度編隊動作,帶來極具未來感的集體舞蹈表演。

上海證券指出,近期國內外產業端迎來密集催化,產業潮起入局者明顯增多,國內華為、字節、比亞迪、小米、廣汽、螞蟻等車企、科技廠商紛紛加碼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1X、Figure AI等加速商業化量產步伐,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現推動通用機器人大模型的發展,助力人形機器人實現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進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階段,目前人形機器人進入工業場景,已經成為國內外確定性較高的應用趨勢,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可期。

上市公司中,夏廈精密產品精密齒輪能夠直接應用於人形機器人領域。公司與眾多優秀的機器人企業保持密切的溝通和交流,部分企業已持續供應精密齒輪、減速機及絲槓產品。雙林股份當前已經對接國內某頭部新勢力車企就人形機器人用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槓項目進行開發,並已向客户送樣,目前正在驗證階段。拓邦股份空心杯電機及空心杯電機本體+減速箱+編碼器+絲槓一體的執行器組件產品正積極送樣各行業龍頭客户。

這類材料在多個關鍵領域大顯身手

據媒體報道,碳纖維強度高、重量輕、耐高温,耐腐蝕。碳纖維的特性,決定了它能在多個關鍵領域大顯身手。從支撐航空航天的「飛天夢想」,到融入百姓生活的新能源汽車,碳纖維正憑藉獨特優勢,在更多領域書寫「以柔克剛」的材料傳奇。

技術突破,讓曾經每噸20萬元左右的T300級碳纖維,如今價格僅6萬元左右,降幅達70%。產能釋放與規模化效應,讓碳纖維從航天材料等高端領域「飛入」民用領域。用得起、用得上碳纖維的行業越來越多。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碳纖維市場規模約171.4億元,產量同比增長8.16%,出口同比增幅達119.9%,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顯著提升。光大證券認為隨着碳纖維價格的企穩,擁有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的頭部廠商盈利情況將逐步好轉。同時,伴隨着低空經濟、航空航天等終端需求的放量和修復,具備高端高性能碳纖維批量化生產能力的領先廠商將明顯受益。

上市公司中,中簡科技碳纖維及織物等產品能夠滿足高端領域對主、次承力結構的技術要求。ZT9H產品成為繼ZT7H之后,持續引領國內高性能碳纖維技術創新的高端產品,實現了首次與世界先進水平並駕齊驅,並在部分指標及應用方面形成了超越。吉林化纖表示,隨着碳纖維的景氣程度提高,公司在今年3月份和5月份對相關的碳纖維產品進行了提價。聚賽龍始終致力於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發,公司已掌握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相關技術,並擁有相關發明專利。公司的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可以應用於家電、汽車等領域。

多措並舉「反內卷」,機構稱該行業基本面初顯修復動能

媒體報道稱,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作為清潔能源領域的關鍵力量,曾一度深陷「內卷」困境的光伏行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隨着政策與行業協同推進「反內卷」行動,目前光伏行業正處於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調整期。

6月份以來,多渠道多部委密集發聲,從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戰略高度做出決策部署,關注高質量發展方式。財信證券表示,多措並舉「反內卷」,光伏基本面初顯修復動能。

上市公司中,中信博上海電氣正式簽署沙特Sadawi光伏項目合作訂單,項目容量2.3GW。通威股份是全球光伏一體化龍頭企業,形成了自上游工業硅至終端光伏電站的全產業鏈佈局,截至2024年年底,擁有工業硅產能30萬噸、多晶硅產能超90萬噸、電池產能超150GW(TNC)、組件產能超90GW。其中,公司高純晶硅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實現高純晶硅銷量46.76萬噸,全年產銷量約佔全國30%,市場份額穩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