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7 22:01
7月16日至17日
雲南省黨政代表團赴山東省考察學習
學習山東改革轉型、創新發展的先進經驗
拓展滇魯交流合作
赴山東考察學習這兩天
代表團去了哪些地方?
一起來看
↓↓↓
青島港
青島港始建於1892年,是世界第四大港、中國第二大外貿口岸,主要從事集裝箱、原油、鐵礦石、煤炭、糧食等各類進出口貨物的綜合物流服務和國際客運服務,與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先后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交所上市。
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位於青島前灣港區南岸,岸線長2088米,碼頭前沿水深-20米,可停靠24000TEU集裝箱船,設計年吞能力520萬TEU,是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和首個「氫+5G」智慧綠色碼頭,也是全國首個全國產全自主自動化碼頭。據央視《新聞直播間》5月22日消息,碼頭每小時裝卸超62箱,第13次刷新世界紀錄。
碼頭從規劃設計到建成運營,全部通過自主研發完成,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等獎項,榮獲全國首個智慧、綠色「雙五星」港口。
青島特鋭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特鋭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鋭德」)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堅持「一主兩翼」戰略發展電力裝備製造、汽車充電生態網、新能源微網三大版塊業務,擁有充電行業唯一一個電動汽車智能充電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智能充電工程研究中心等9個國家省市創新平臺。
特鋭德承擔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首個新能源汽車充電專項,以及工信部國家綠色製造系統集成項目、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項目等26項省項目。箱式電力設備技術產品已超西門子、ABB、施耐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設備研發生產基地,佔鐵路市場份額70%以上,全國第一。
特鋭德2014年二次創業成立子公司特來電進軍電動汽車充電領域,研發20項充電網關鍵技術。
海爾集團
海爾集團創立於1984年,作為實體經濟的代表,持續聚焦實業,始終以用户為中心,堅持原創科技,佈局智慧住居生態、大健康產業生態和數字經濟產業生態三大賽道,在全球設立了10大研發中心、71個研究院、35個工業園、163個製造中心和23萬個銷售網絡。
海爾連續7年作為全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蟬聯「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連續8年入選「谷歌&凱度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十強,連續16年穩居「歐睿國際全球大型家電品牌零售量」第一名,連續21年入選世界品牌實驗室「世界品牌500強」。
海爾集團旗下有海爾智家、海爾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萊士、雷神科技、眾淼控股等6家上市公司,海爾智家位列《財富》世界500強和《財富》全球最受讚賞公司。擁有海爾、卡薩帝、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Paykel、AQUA、Candy等全球化高端品牌和全球首個智慧家庭場景品牌三翼鳥,構建了全球領先的大健康產業生態盈康一生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COSMOPlat。
2024年,海爾集團全球收入為4016億元,同比增長8%,全球利潤總額為302億元,同比增長13%。
臨工重機股份有限公司
臨工重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2月,是臨工集團控股公司,擁有600余項專利,是一家集工程機械研發、製造、銷售等於一體的裝備製造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自成立以來,產品從單一的礦山機械發展到聚焦「3+3+2」八大產業(礦山機械、高空作業機械、特種機械、關鍵零部件支持、后市場服務支持、金融及租賃支持、數字化產業、新能源產業),為客户提供礦山開採和設備租賃兩大解決方案的全系列產品,礦車連續10年全球銷量第一,高空作業機械全球第六位。
臨工重機積極致力於拓展海外市場,先后在荷蘭、美國、日本等國家和香港等地區成立14家海外子公司,並於2023年11月正式投產啟動墨西哥海外製造基地,為全球客户提供產品銷售、服務和技術支持。
浪潮集團
浪潮集團定位為世界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龍頭企業,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優秀服務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骨干企業。經過三十多年發展,現在主要業務涉及計算裝備、軟件、雲計算服務、新一代通信、大數據及若干應用場景。現有浪潮信息、浪潮數字企業、浪潮軟件3家上市公司。
集團擁有國家雲計算裝備產業創新中心、高端服務器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等12個國家級創新平臺,以及山東省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等76個省級平臺。浪潮服務器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二、全國第一;大型集團管理軟件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存儲裝機容量全球第三、全國第一。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實力雄厚、特色鮮明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1997年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序列,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2017年邁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
學校總佔地面積8000余畝,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威海、青島)的辦學格局,是中國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大學之一,在綜合性大學中具有代表性。
學校建有全國重點實驗室1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其他人文社科類國家級科研平臺7個。擁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等4家直屬附屬醫院。與45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所學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7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20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金融數學、晶體材料、地下工程、生殖醫學等若干學科方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山東大學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山大學共同組建了隧道工程災變防控與智能建養全國重點實驗室,面向遏制重大工程災害、保護人民生命安全、保障重大工程安全高效建設與運維的國家戰略需求,重點攻克「極端環境下隧道工程重大災害長距離精準預報、強擾動下隧道工程災變演化機理及預警、超長隧道與海洋島礁地下工程災害防控、隧道工程智能建養」等科技難題。首創了隧道致災水體定量預報方法,創立了工程巖體災變力學理論與大變形災害控制體系,開創了突湧水全封堵理論和治理技術,研發了隧道掘進智能感知裝備和決策系統,在成蘭鐵路、滇中引水、引漢濟渭等重要工程中成功應用。
攝影:雷桐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