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一家國有大行100億元設立新公司

2025-07-17 17:57

第六家國有大行旗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就要誕生了!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隊伍再添新員。

2025年7月16日,郵儲銀行發佈公告稱,擬出資100億元發起設立中郵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至此,六大國有行均佈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是指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主要從事銀行債權轉股權及配套支持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郵儲銀行是第六家擬出資設立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的國有大行。

郵儲銀行表示,本次投資是郵儲銀行響應國家號召、服務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有利於該行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科技金融生力軍,進一步發揮對科技創新和民營企業的支持作用,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今年以來,已有三家股份制銀行取得了進入AIC領域的入場券。今年5月7日,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們支持符合條件的全國性商業銀行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近日將陸續批准。今天我們即將批覆一家,推動加大對科創企業的投資力度。」

這是繼三家股份行之后,2025年第四家官宣申請設立AIC的銀行,同時也是時隔近8年后,第六家國有大行系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自此,六大國有銀行全部「集齊」AIC牌照。

2025年5月7日下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佈批覆,同意興業銀行籌建興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這意味着第六家AIC成立,興業銀行也成為首家獲得AIC牌照的股份制銀行。

興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億元,為興業銀行全資子公司。「設立興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有利於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實現對債轉股業務的專業化、市場化運作,降低企業槓桿率,加大對科創企業、民營企業支持力度。」興業銀行稱。

5月8日,招商銀行公告,擬出資150億元全資發起設立AIC,此次設立的AIC由該行作為投資主體,使用自有資金直接投資設立。同日,中信銀行亦發佈公告稱,擬出資100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信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暫定名)。

談及上述投資對母行的影響,招商銀行稱,設立AIC符合業務發展需要,有助於豐富該行綜合化經營牌照,完善一體化經營,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中信銀行表示,此次投資是該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支持「科技金融」發展的關鍵舉措。該行將立足服務國家戰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此次投資的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對各項流動性指標影響較小。

此前我國AIC僅有五家,分屬於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都在2017年下半年成立。成立初期AIC主要職能是幫助銀行化解不良資產,從事市場化債權轉股業務。

隨着隊伍擴容,AIC將成為銀行參與科技金融的一大重要抓手,更有利於銀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織就多元化資金「生態網」。

「將設立AIC的主體擴展至符合條件的全國性商業銀行,體現了金融監管部門支持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鼓勵銀行加大服務科技創新的政策導向。」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

新設AIC,對於科技企業和銀行而言,可謂雙贏。一直以來,銀行在投資端的佈局相對受限,AIC牌照擴容,有望讓更多銀行在未來獲得參與機會,促進我國投融資體系多元化發展,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表示,銀行通過投貸聯動可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特別是對科創企業等輕資產、高成長性客羣來説,更能滿足其多樣化融資需求。與此同時,佈局AIC也是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的具體體現,有助於引導更多長期資金流向戰略性新興產業。

不過,由於AIC與生俱來地帶有銀行「債性」思維,當前AIC股權投資業務有三大難題待解:一是科創高風險、高不確定性,AIC風險管理能力面臨挑戰;二是股權投資業務風險權重較高,AIC資本補充機制受限;三是AIC面臨退出困境。

業內普遍認為,AIC須從「投安全」過渡到「投成長」。中金公司研究部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建議:AIC可考慮對科創類股權投資設定更長期限(如5至7年),容忍階段性賬面虧損;還可與地方政府、擔保機構共建風險補償池,如按投資額一定比例計提風險準備金,降低科創企業項目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