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到店團購,京東外賣下一個增長點

2025-07-17 22:24

(來源:北京商報)

當美團與淘寶閃購在外賣上打得不可開交之時,京東外賣默默發力到店業務。7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京東外賣正在鼓勵服務商拓展到店團購,主要針對正餐品類的商家,例如火鍋燒烤、地方菜系等,豐富團購類目。

相比費時費力的外賣業務,到店團購既能為平臺賺廣告費,又能為堂食商家引流,無疑能幫助京東外賣增加新的收入來源。然而,無論是到店還是到家,京東都無法避免與美團、抖音狹路相逢。

加碼正餐團購

除了到家外賣,京東的目光還轉向了到店業務。據瞭解,針對今年7月入駐的品質正餐門店,京東外賣正以100元/店激勵服務商拓店,包括外賣業務和到店餐飲業務。資料顯示,入駐的正餐門店需要是7月31日前首次開業的門店,不含小吃快餐、咖啡茶飲、甜品烘焙等非正餐品類,且有效營業天數超過14天。

同時,在價格上,京東外賣要求到店餐飲業務的商品原價不高於美團、餓了麼任一原價,商品數量也不少於美團、餓了麼任一數量。「意味着京東外賣加大了對正餐餐廳拓展外賣、到店團購業務的步伐。」一位接近京東的知情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目前來看,京東餐飲團購的品類比較有限,京東團購入口的美食快餐頻道內,上架的到店團購主要為快餐品牌,包括漢堡王、達美樂、永和大王等,部分團購券正在以低至4.4折的優惠做促銷。

「京東外賣到店團購的商家傭金為5%,商家需要先入駐京東外賣后才能申請到店團購。」據一位餐飲地推服務商介紹,像火鍋燒烤、地方菜系等品牌是京東到店團購拓展的目標品類,若是個人直推商家,地推人員個人能獲得160元/店的獎勵。

縱觀餐飲市場,美團是到店團購的頭號玩家。消費者進入美團App的美食頻道后,能瀏覽所在地附近各類餐飲品牌的團購優惠,下單后可到店覈銷。而商家通過購買流量、提高評分等方式增加搜索曝光,就能提高線上流量進店的轉化率和復購率。2024年,美團到店業務增長可觀,訂單量同比增長超65%,年交易用户數和年活躍商户數均創新高。

爭搶到店流量

對於有實體門店的餐飲品牌,到店團購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轉化工具。

一位入駐美團的火鍋品牌商家李銘(化名)表示,美團的到店團購佣金為6%,在品牌入駐初期,爲了提高搜索曝光並降低成本,他通過贈送飲品、小食等方式鼓勵到店的消費者進行評分,線上門店團購入口很快排在了前列,進店客流順勢上漲,特別是遊客客羣增幅明顯。

然而,隨着入駐餐飲品牌增多,流量競爭更加激烈,李銘被抖音2.5%的佣金率吸引,也入駐了抖音的本地生活。和美團的貨架搜索邏輯不同,抖音商家要以短視頻和直播來吸引消費者購買團購券,必要時需要投流推廣。「這時候就需要對比多個平臺的投入成本以及進店轉化率,來決定把重心放在哪兒。」李銘説道。

相較於打造複雜的訂單系統、解決大量售后問題、利潤微薄的外賣業務,到店團購能省去平臺不少心力,又能獲得流量和廣告費。「到店團購可以很好地解決到家外賣運力不足導致體驗不好的問題,而且到店團購也有很好的利潤,爲了吸引消費者到店,商家會投放廣告。」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指出。

很顯然,到店團購無疑能為京東外賣再添一條收入曲線。不過這塊市場早已盤踞美團、抖音等多家巨頭,除了餐飲,美團、抖音的到店團購還覆蓋休閒娛樂、景點旅遊、酒店民宿、麗人美發等領域。2024年,抖音覈銷訂單同比增長率提升221.17%,覈銷金額同比增長率上漲169.52%。時間更往前,在2023年,抖音已將「團購」頻道替代了「同城」頻道,將其與商城、推薦等並列在首頁一級流量入口。

美團迅速反擊。2023年上線直播體系,2024年則進行上市以來的最大調整,即整合到家和到店兩大業務,由現任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的王莆中接手。彼時,美團CEO王興認為,調整是為聚合力量、提升效能。然而,當美團儘可能防禦抖音的進攻之時,2025年又迎來京東外賣的強勢入侵。

電商巨頭不想放過服務消費這塊「肥肉」。艾瑞數據顯示,2021—2025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線上滲透率從12.7%增至30.8%,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35.3萬億元。除了市場規模極爲龐大,本地生活服務滿足的是用户日常生活中的高頻剛需,例如餐飲外賣品類,天然具備成為流量池的屬性,能撬動低頻高客單的品類。上線4個月,京東外賣日訂單量已突破2500萬單,同時帶動京東的電商消費。

在夾擊中突圍

無論是做外賣還是酒旅,京東都得應對巨頭的猛烈進攻。近兩周的周末,美團與淘寶閃購以「0元購」等活動大打價格戰,淘寶閃購一舉突破8000萬單,而美團更以超過1.5億單的成績打破行業歷史紀錄。酒旅方面,阿里將飛豬納入國內電商聚攏資源,而抖音則在暑期聯合華住集團、凱悦集團等酒店推出6折訂房優惠。

對於競爭對手掀起的外賣大戰,上述接近京東的知情人士表示,京東完全沒有參與。「京東外賣的補貼策略轉為更精細化的模式。」該人士稱,和其他外賣平臺重點補貼茶飲不同,京東會強化對正餐、小龍蝦等更具「品質」感的餐食品類的補貼,同時通過爆品策略強化用户心智,精準補貼有效需求。

與此同時,京東繼續在商家和運力側強化投入。一方面是投入超百億元扶持品質餐飲商家;另一方面,在騎手投入上追加20億元覆蓋全職騎手五險一金等福利,強化騎手黏性。

此前,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公開提及,京東做外賣、酒旅,核心邏輯主要圍繞供應鏈來做。這也意味着京東力圖作出差異化模式,在競爭C端市場的同時有意拓展B端市場。據北京商報記者瞭解,部分與京東外賣合作的商家以B端採購的方式在京東App上購買產品原料,或是與京東物流合作冷鏈運輸食材進行到店供應,由此節省開店成本和庫存費用。

據瞭解,當前京東外賣覆蓋的重點企業數量超15000家,涉及能源、金融、交通工建、製造、運營商、消費品及互聯網等多個行業領域。6月以來,京東政企用餐解決方案的周平均合作量較5月環比提升10倍。

「今年6月底開始,京東外賣加速滲透重慶、昆明、鄭州、東莞等城市。」上述服務商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除了京東,餓了麼也在拓店,到7月底之前,杭州、東莞、廣州、佛山等城市的地推人員都能享受新店入駐的激勵。」

這場巨頭挑起的本地生活暑期戰役變得越發膠着,一位資深零售人士對此坦言稱,儘管各路選手以差異化優勢擠入本地生活同一個細分賽道,側重發力不同的商户,如頭部品牌或中小商家,但各大平臺爭搶的用户卻高度重合,本質是存量競爭,「畢竟多數用户最終只會在一家平臺下單外賣」。

要想在競爭中突圍,莊帥認為,京東外賣還需繼續增加更多的商家和商品,提高供給能力。同時,提高運力履約能力強化用户體驗。此外,完善平臺的技術系統,保證商家在線經營的穩定性和騎手接單履約的準確性。

北京商報記者 何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