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財報雙超預期卻暴跌8%!阿斯麥的「保守指引」暗藏什麼玄機?

2025-07-17 18:01

(來源:美港股觀察社)

作者:Jonathan Weber

編譯:美港股觀察社

文章論點

阿斯麥於周三公佈了其最新財報業績。該公司實現了業績雙超預期,儘管其對本季度的業績指引並非特別強勁。不過,阿斯麥在其行業中仍佔據主導地位,考慮到其長期增長潛力以及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中的重要性,其估值似乎並不算過高。

發生了什麼?

周三清晨,阿斯麥公佈了其第二財季財報業績。以下是主要數據:

來源:Seeking Alpha

如圖所見,該公司在兩個指標上都超出了預期,這自然是個不錯的結果。這並不太令人驚訝,因為該公司在過去四個季度的盈利和收入均超過了市場普遍預期,因此存在超越預期的趨勢。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阿斯麥的管理層在業績指引方面傾向於保守,這使得公司很容易帶來積極的驚喜。

例如,在最近一個季度,阿斯麥此前發佈的營收指引為 72 億至 77 億歐元,這意味着公司輕松超過了其自身指引區間的中點。分析師共識預期為 75.4 億歐元,略高於管理層指引的中點 75 億歐元,但管理層以 24% 的出色營收增長超越了這一預期。阿斯麥的每股收益超出預期的幅度非常大,每股收益比預期高出約 15%,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驚喜。

市場對財報發佈的反應並不積極,阿斯麥的股價以下跌了8.33%收盤。這似乎是由於投資者對阿斯麥本年度的業績指引不滿。

令人矚目的運營表現

深入研究公司的財報,讓我們從訂單開始説起。阿斯麥生產的是非常大型且極其昂貴的光刻機器,作為最高功率機器的唯一供應商,它受益於強勁的需求。由於生產周期長且阿斯麥有積壓訂單,公司在特定季度收到的訂單通常不會在當季完成銷售,這一點對於其他大型昂貴設備製造商(如飛機生產商)也是如此。因此,阿斯麥的淨訂單量的起伏對公司的長期增長並非至關重要——即使某些季度的訂單量較弱,公司仍將生產和銷售大量機器來處理其積壓訂單。

在第二季度,淨訂單總額為 55 億歐元,與第一季度相比有不錯的增長,儘管低於第二季度的營收業績。不過,訂單量往往存在一定的季節性模式,因此預計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訂單量會更高——從訂單量來看,2023 年第四季度是 2023 年表現最好的季度,2024 年第四季度也是 2024 年表現最好的季度。總體而言,訂單量較第一季度的增長是積極的,訂單量低於營收也並非眼前的問題。

阿斯麥的營收以歐元計算增長了 24%,換算成美元略低於 90 億美元,按年率計算接近 360 億美元。與最近一個季度相比,這一增長率有所放緩,此前阿斯麥的營收同比增長了驚人的 46%,但第二季度增長率低於預期並不令人意外,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增長仍然好於分析師羣體的預期。第一季度的營收增長得益於 2024 年第一季度的低基數,但由於 2024 年第二季度的營收基數較高,今年第二季度的同比增長有所下降,這也解釋了公司增長率的下滑。總體而言,20% 多的增長率仍然非常引人注目,與許多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包括蘋果、微軟、谷歌等)相比也具有優勢。

阿斯麥第二季度的利潤率表現穩健,毛利率略微下降 0.3 個百分點,至 53.7%,但仍處於不錯的水平。與一年前相比,總毛利潤增長了約三分之一,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增長率,且高於阿斯麥的營收增長率。因此,阿斯麥的利潤率同比有所擴大,這是其強大定價能力的結果。特別是在極紫外光領域,阿斯麥是唯一相關的參與者,因此可以要求高價,這有助於隨着時間的推移提高其利潤率。

憑藉令人矚目的營收增長率、一定程度的毛利率擴張以及一定的經營槓桿(固定成本增長低於毛利潤增長),阿斯麥的淨利潤同比增長了 47%,這當然是一個出色的結果。

既然阿斯麥在第二季度表現良好,為什麼在財報發佈后其股價會下跌呢?似乎市場並不認可該公司對今年剩余時間的業績指引。此前,阿斯麥曾指引本年度營收為 300 億至 350 億歐元,指引中點為 325 億歐元。現在,管理層認為今年的營收將增長約 15%。由於阿斯麥去年的營收為 283 億歐元,15% 的增長率預測意味着營收估計為 325.5 億歐元。這幾乎與之前的指引中點完全一致——那麼市場為什麼不喜歡呢?許多投資者原本認為阿斯麥的營收會更接近之前指引區間的上限,因此他們期望今年的營收能達到 340 億或 350 億歐元左右。畢竟,阿斯麥經常超過其指引中點,所以認為這種情況會再次發生也並非不合理。

由於管理層現在或多或少表示指引區間的中點比上限更現實,一些投資者感到有些失望。但這並不足以導致股價下跌8%,但另一方面,阿斯麥在過去幾個月里已經有了不錯的漲幅,因此有些人想要鎖定收益,這可能加劇了周三的拋售壓力。

阿斯麥具有吸引力嗎?

超大規模企業繼續在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進行大規模投資,像谷歌或 Meta Platforms等公司在過去幾周宣佈了針對其未來巨大電力需求的鉅額交易。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芯片,這也意味着像臺積電這樣的公司將不得不生產大量芯片。反過來,這應該會導致對阿斯麥光刻機器的持續強勁需求。對於像阿斯麥這樣的公司來説,營收總會有一定的波動,但從長遠來看,營收和利潤應該會以不錯的速度增長。

阿斯麥今年的市盈率約為 27 至 28 倍,而在 2020 年代剩余時間里,其每股收益平均每年可能增長超過 15%,其定價具有吸引力。可能會出現更好的買入機會,比如在 2025 年春季,但長期投資者現在買入仍能看到可觀的回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