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天融信8大領域入選Gartner中國網絡安全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

2025-07-17 16:34

近日,Gartner發佈《2025年中國網絡安全技術成熟度曲線》(Hype Cycle™ for Cybersecurity in China, 2025)。天融信憑藉深厚技術積澱與前瞻佈局,被列為8個領域的代表供應商,包括數據安全態勢管理(DSPM)、數據安全平臺(DSP)、數據分類分級、暴露評估平臺(EAPS)、對抗性暴露驗證(AEV)、物聯網(IoT)身份認證、零信任網絡訪問(ZTNA)以及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覆蓋數據安全、主動防禦、身份認證、威脅監測、安全運營等關鍵領域。

全棧能力,築牢數據安全防線

Gartner指出,隨着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加速及人工智能在跨行業的深度應用,數據的規模、種類與流轉速度正呈指數級攀升。但與此同時,企業對敏感數據的可視性與管控力仍顯薄弱,尤其在平臺分散化、生態系統碎片化的場景下,這一問題更為突出。由此,企業面臨的配置失誤、數據泄露及合規性違規風險也隨之升高。

天融信通過打造以「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為中樞的智能防護生態,構建數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閉環,整合智能分類分級、實時風險分析及自動響應處置三大核心模塊,為客户提供從數據資產全景可視化、風險智能預警監測到防護策略自動執行的全棧式解決方案。同時,該體系通過提升安全洞察力和風險把控力,幫助客户實時掌握數據安全動態,及時發現潛在數據安全威脅,真正實現「看得見、防得住、管得好」的數據安全管理目標。

主動防禦,構建動態安全體系

當前,網絡攻擊手段日益複雜、攻擊面不斷擴大,企業需站在攻擊者視角提前洞察風險,以應對不斷升級的網絡安全威脅。天融信通過暴露面評估平臺和對抗暴露驗證技術,主動發現企業網絡中的脆弱點,模擬高級攻擊鏈進行實戰化驗證,助力客户實現「攻防視角」下的安全能力升級。

據Gartner《對抗性暴露驗證市場指南AEV》預測,到2027年,40%的組織將採用正式的暴露驗證計劃,證明該領域的顯著增長潛力。這一數據也揭示了企業當前面臨的現實困境:僅發現漏洞並不能保障安全無虞,還需進一步驗證這些漏洞是否存在被實際利用的可能,同時明確其在自身特定業務環境中可能引發的真實影響。

天融信自動化滲透測試系統提供攻擊面信息採集、漏洞探測、漏洞驗證、漏洞利用、權限維持、橫向滲透、社工滲透、遠程管控等功能,實現從信息收集到遠程管控的一鍵滲透能力。滲透過程中,系統自動探尋所有潛在攻擊路徑,評估漏洞影響範圍,以攻擊者視角完成信息系統的整體脆弱性評估,幫助客户精準定位需要優先處理的重要安全漏洞,提升滲透測試工作效率的同時,保障業務運行可持續性。

同時,天融信大數據分析系統(日誌分析)依託強大的數據分析及AI檢測能力,提供數據治理、分析建模、數據可視化、人工智能分析等能力。系統基於大數據技術框架,對多源異構數據進行採集匯聚、清洗轉換、信息富化,採用ETL機制進行信息抽取,建立多層次多主題數據倉庫,通過豐富的分析算子庫靈活組建數據分析模型,集成深度機器學習算法,增強數據分析智能性,能夠從雜亂無章的安全數據中深入挖掘有價值的安全信息。

此外,天融信大數據分析系統深度集成自研天問大模型,打造高級人工智能交互助理,提供自然語言對話式數據查詢分析能力,能夠快速理解用户意圖,分析系統當前安全趨勢,聚焦重要告警、解讀告警並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顯著提升企業安全運營效率。

零信任與IoT安全,擁抱新時代需求

Gartner指出,從汽車領域到智能家居、智能樓宇,從智能家電市場到工業物聯網(IIoT)、運營技術領域,再到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機器人應用,物聯網市場正迎來蓬勃發展期。但不容忽視的是,這些互聯設備作為連接網絡世界與物理空間的橋樑,也催生了全新的威脅載體。

構建完善的物聯網安全體系,離不開設備強大的身份識別能力與可靠的身份驗證機制。在此背景下,天融信推出以物聯網為業務場景,以零信任為安全範式的ZTNA解決方案,通過底層設計,從根源上降低風險、減少漏洞隱患。

方案以「持續驗證、最小權限」為基礎安全理念,通過為不同的用户、終端賦予綜合身份標籤及安全評分標準,對遠程辦公人員及物聯網數據業務、終端進行多重認證和階段授權,根據業務訪問的不同網絡位置、業務重要級別進行持續風險評估,大大降低遠程辦公和物聯網業務訪問過程中的安全風險。

基於獨有的IoT認證授權技術,方案通過強化身份覈驗與訪問控制策略,為智能設備提供了更加強大、豐富的安全防護手段。企業無需改造或在物聯網終端安裝客户端、SDK,僅憑領先業界的物聯網物模型技術及物聯網智能安全行為基線技術,即可完成物聯網終端身份的精準識別與安全防護。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帶動安全軟件和服務市場持續增長,也驅動着產業革新。Gartner預測,到2028年,中國部署AI技術的企業中,有60%將採用協作式AI防禦策略,整合跨職能團隊來應對AI的網絡安全風險,而目前這一比例為5%。未來,天融信將繼續聚焦客户需求,堅持安全與智算並進,為政府、金融、能源、教育等千行百業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網絡安全和智算雲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Gartner, Hype Cycle for Cybersecurity in China, 2025, 2 July 2025 

説明:

Gartner does not endorse any vendor, product or service depicted in its research publications and does not advise technology users to select only those vendors with the highest ratings or other designation. Gartner research publications consist of the opinions of Gartner’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should not be construed as statements of fact. Gartner disclaims all warranties, expressed or implied, with respect to this research, including any warranties of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GARTNER and HYPE CYCLE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Gartner, Inc. and/or its affiliates in the U.S. and internationally and are used herein with permis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文中部分圖片由AI生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