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7 18:08
在極氪擬私有化退市公告發出兩個多月后,「一個吉利」一事有了新進展。
來源:新財富雜誌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山東財經頻道等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團宣佈,旗下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0175.HK)與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氪」,NYSE:ZK)正式簽署合併協議,吉利汽車將收購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極氪股份,極氪股東可選擇以現金或置換吉利汽車股份作為對價。
同日,吉利汽車發佈公告稱,吉利汽車、合併附屬公司及極氪訂立合併協議,據此吉利汽車將透過收購所有已發行及發行在外的極氪股份及極氪美國存托股份(不包括除外極氪股份)進行私有化。私有化完成后,合併附屬公司將與極氪合併,而極氪於合併事項中持續存續。合併事項后,極氪將成為吉利汽車全資附屬公司,實現私有化並於紐交所退市。
這是吉利汽車合併極氪的實質性進展,也是吉利控股集團推進迴歸「一個吉利」戰略的關鍵一步。
01
開價172億元
隨着合併協議被正式簽署,極氪私有化退市也開始倒計時。而據當日吉利汽車公告,極氪股東可選擇以現金或置換吉利汽車股份作為極氪股份出售的對價。
對於現金置換的股東,吉利此次開出的收購價已經提升至每股極氪股份2.687美元或每股極氪美國存托股份26.87美元現金,相較於5月7日公告中發佈的擬收購價溢價了超4%。如果排除私有化信息對股市信息的干擾,目前的收購價已經較5月6日極氪當時的收盤價(22.59美元/股)溢價18.9%。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如果所有股東選擇現金置換,吉利汽車集團將需要花費23.9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1.99億元),相較於擬收購價,吉利多花了不到2億美元。
如果股東選擇置換吉利汽車股份,對吉利汽車來説將省下一大筆錢。根據吉利汽車的財報,截至2025年3月31日,吉利汽車賬上現金儲備為352億元人民幣,為比亞迪同期的三分之一左右,與去年四季度相比減少了約78億元。
對極氪股東來説,根據公告披露的信息,每股極氪股份可置換1.23股吉利汽車股份,或每股極氪美國存托股份可置換12.3股吉利汽車股份。
無論怎麼計算,目前吉利給出的收購價也是相當有誠意,吉利汽車要把極氪納入囊中的決心可見一斑。
吉利還在公告中指出,若未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或股東會未通過,交易可能終止。但這個變數並不大,2010年,吉利併購沃爾沃的案例堪稱經典的「蛇吞象」。
不過,今年一季度,極氪依舊虧損了7.63億元,同比減少60.2%,若合併落地,極氪仍需要靠吉利輸血,才能加速盈利。
公告中,吉利還披露了目前極氪的核心股東背景,並且精確到個人信託架構,包括李書福、桂生悦、安聰慧、淦家閲等吉利系高管在內的高層都是極氪的核心股東。
前三大股東分別為:李書福通過GAGK和GHGK持股極氪,Wind數據顯示,目前李書福個人持股約76.75%;安聰慧通過ACH Technology持股極氪約2.7%左右的股份;桂生悦則通過GSY Technology持股極氪......吉利通過列出所有高管持股,暗示私有化阻力極小,只不過將原屬於吉利體系內的資產納入吉利。
02
奪回「自主一哥」
據山東財經頻道,從去年開始,吉利控股內部的整合步伐大步邁進,私有化極氪是吉利發展史上堪當濃墨重彩的一筆。
去年9月,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和一眾吉利高管聚集在臺州,探討中國汽車行業發展新態勢下的應對之策。這是吉利夢想開始的地方,也將直接決定吉利接下來的發展路徑。
當時吉利汽車雖然在剛過去的上半年首次實現了營收破千億,扣非淨利潤也完成了翻倍式增長,但是也暗藏了隱憂。隨着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吉利控股形成了龐大的汽車品牌矩陣,擁有吉利、領克、寶騰、睿藍、吉利幾何、吉利銀河、沃爾沃、極氪、極星、路特斯、LEVC翼真、雷達等多品牌和系列,而其中很多還處於銷量未達規模、持續虧損的地步。
在此背景下,當年9月20日,李書福正式發佈《台州宣言》,宣佈將通過「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戰略人才」五大舉措,聚焦汽車主業,提升競爭力,正式進入戰略轉型新階段。
隨后,吉利體系便開啟了整合。首先是幾何、翼真(LEVC)和雷達紛紛併入吉利銀河;然后領克併入極氪併成立了極氪科技集團。除品牌合併外,吉利體系研發、電池、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重要業務板塊方面也進行了整合。
今年5月7日,吉利系又宣佈一個大動作,剛成立不到3個月的極氪科技集團也一併併入吉利汽車,實現私有化並於紐交所退市。
如今,整合已初見成效。7月14日,吉利控股公佈了最新銷量數據,2025年上半年,吉利控股集團總銷量193.2萬輛,同比增長30%;其中新能源銷量100.1萬輛,同比增長73%,新能源滲透率已經達到52%。
具體來説,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10175.HK)上半年銷量達140.9萬輛,同比增長47%,新能源(含吉利、領克、極氪)總銷量72.5萬輛,同比增長126%,新能源滲透率也達到了51.4%。
在上半年的銷量排行中,吉利控股的銷量僅次於比亞迪(214.6萬輛)和上汽集團(205.3萬輛),距離「自主一哥」比亞迪僅差21萬輛左右。吉利還將銷量目標從原來的271萬輛增至300萬輛。
李書福表示:「吉利控股集團去年發佈《台州宣言》以來,‘一個吉利行動’進展順利,本次合併爲吉利汽車更美好的未來打下了堅實基礎。」
羣益證券認為,吉利汽車的電動化轉型正在加速,高性價比產品策略取得成效,在各個主流價格區間都有市場認可的產品。公司汽車業務整合后有望降低採購成本、共享技術,產品整體競爭力有望提升。同時,公司具備平臺和技術優勢,未來技術輸出也將成為公司利潤增長點。
民生證券表示,私有化完成后,極氪將成為吉利汽車的全資附屬子公司、並從美股退市,有助於整合資源提升新能源車市場競爭力,消除少數股東決策障礙。簡化架構后,極氪技術(豪華電動車)與吉利品牌(領克、銀河等)協同效應增強,有助於公司全面整合極氪的資產及資源,是《台州宣言》「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戰略人才」的落地,促進經營效益提升、降本增效,進一步賦能公司品牌及乘用車業務競爭力。
民生證券發佈研報稱,吉利汽車近期與極氪簽署合併協議,打造一個吉利汽車品牌,該公司旗下銀河品牌定位主流市場,新品密集發佈,極氪與領克合力佔據高端市場份額,公司新能源品牌勢能向上,盈利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