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慶鈴五十鈴為啥成商用車合資樣本?丨頭條

2025-07-17 13:33

慶鈴五十鈴2025年開啟合作新階段!

2025年7月15日,慶鈴汽車與日本五十鈴簽署新的戰略合作協議。

作為中日產業合作的標誌性項目之一,慶鈴五十鈴為何在成功合資40 周年之際,再次走向合作新階段?對於商用車行業有何啟示?

請看方得網分析報道。

慶鈴五十鈴朝向何方?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慶鈴汽車與五十鈴簽署新的戰略合作,向何處去?

據瞭解,下一階段,雙方將在現有合資合作的基礎上,深化開發、製造、銷售、售后服務等業務協同,並圍繞電動化(包括純電與氫燃料)、智能駕駛、車聯網等新技術領域啟動深入合作討論,攜手構建面向下一代出行方式的技術與產業佈局。

慶鈴汽車集團董事長羅宇光明確表示,近十年來,「新四化」推動汽車產業加快技術變革和產業轉型,新能源汽車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轉變。「在此背景下,慶鈴將繼續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一手抓自主創新、一手抓開放合作:一方面與五十鈴持續鞏固燃油車競爭優勢,開拓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新合作;另一方面大力拓展與博世、華為、寧德時代、精進、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互聯網平臺及造車新勢力合作,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推動企業轉型發展。」

活動當天集中發佈搭載五十鈴最新4JZ發動機KV800燃油車、與寧德時代聯合開發的「鈴坤」純電輕卡、與華為聯合研發的全球首款兆瓦級超充重卡「鈴界」與博世共同打造的300kW氫燃料牽引車四款新產品,代表着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浪潮中,慶鈴汽車在油、電、氫等多技術路徑進發的實力。

慶鈴為啥成功合資40年

慶鈴汽車,不僅五十鈴在中國唯一全系列商用車合作伙伴,更是唯一持續合作不間斷40年的合作方,雙方的合作深度、穩性在行業內獨樹一幟。

歷經40年,商用車合資企業發展各有不同,有的從合資成為外方獨資、有的外資退讓轉為中方控股,唯有慶鈴與五十鈴的合資合作40年不間斷,為什麼?

方得網分析,堅持國際先進技術質量水平的高端製造與持續自主創新,雙方互利互惠、協同發展,是慶鈴汽車保持發展活力的關鍵。

一方面,堅持技術引進「不打折」,慶鈴站穩中國商用車行業高端。

慶鈴汽車堅守「原汁原味」的五十鈴全球統一技術標準和品質管理體系,通過系統化引進導入五十鈴最新車型和先進技術,實現從駕駛室到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供應鏈國產化,樹立了節油、可靠、耐用的「開不壞的慶鈴五十鈴」良好口碑,贏得了中國客户的信賴。

另一方面,堅持深度融合創新升級的動態合作,慶鈴反哺五十鈴全球市場。

在深度吸收五十鈴先進技術的同時,慶鈴汽車結合中國工況與用户需求,進行持續的本地化研發和適應性改進。如今,以五十鈴全系列商用卡車為主力,慶鈴產品佈局覆蓋4~49噸N系列、M系列、巨咖系列產品,涵蓋重、中、輕卡及皮卡等多元品類,全面滿足中國商用車客户多場景需求。

與此同時,慶鈴製造的整車及核心零部件,不僅返銷日本市場,更代表五十鈴品牌銷往世界各地,已成為五十鈴全球戰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再造商用車合資新範本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啟車企中外合資,五十鈴、日產、日野、現代和依維柯、戴姆勒、沃爾沃、曼恩等多家跨國商用車企業,先后與中國車企成立合資公司,對於中國商用車創新發展功不可沒。

重慶汽車製造廠1985年與日本五十鈴成立我國第一家中日合資的汽車企業——慶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堪稱其中標杆。

日本五十鈴株式會社社長南真介表示,「慶鈴是五十鈴在中國最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四十年持續合作、不斷創新,是雙方在汽車產業全球格局中難能可貴的典範。」

40年后、2025年,慶鈴五十鈴開啟合作新階段,又該如何解讀?

方得網認為,慶鈴五十鈴合作進入深海,有望再造商用車合資新範本。

從40年前回望,走向汽車強國,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歷程。日本五十鈴對中國輕卡行業的影響深遠。外方技術賦能、中方本土運營的模式,慶鈴五十鈴成功發展40年。

40年向后看,中國汽車行業引領全球汽車新能源、智能化轉型,率先建立起成熟技術鏈、產業鏈,已經得到了超大規模市場驗證。中國市場也更加開放,充分競爭、充分市場化越來越多的跨國品牌正在調整發展戰略,加快融入中國,並從「在中國、為中國」升級為「在中國、為全球」,擴大新能源、智能網聯方面本地化研發合作,進而服務全球市場。

慶鈴五十鈴此時決定共同拓展電動化、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合作,在新能源時代攜手並進,正是順勢而為。

慶鈴五十鈴不僅與中國經濟共同成長,也將在全球大變局中,不斷拓展合作廣度與深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