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ETF日報:中國創新葯在新靶點、新技術、新疾病領域的佈局已經呈現領先趨勢 關注創新葯ETF

2025-07-17 19:30

  市場全天震盪走高,創業板指領漲。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54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973億。截至收盤,滬指漲0.37%,深成指漲1.43%,創業板指漲1.76%。

  創新葯板塊今日領漲市場,創新葯ETF(517110)開盤便一路上漲,最終全天收漲4.40%。

  來源:Wind

  近期,消息面來看創新葯板塊利好不斷。7月17日,創新葯領域又傳來一則好消息。據北京日報報道,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創新葯——齊瑞索韋列入世界衞生組織兒童藥物優化優先清單,有望為全球兒童帶來可及、可負擔的有效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全球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體,每年造成約3300萬例5歲以下兒童下呼吸道感染、360萬例住院和10.14萬例死亡。其中,97%的死亡病例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當前針對該病毒的特異性治療手段極為有限,臨牀亟需安全、有效且適用於兒童的創新葯物。

  政策面來看,近期,國家醫保局、國家衞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條措施,主要包括:(1)加大創新葯研發支持力度;(2)支持創新葯進入基本醫保藥品目錄和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葯品目錄;(3)支持創新葯臨牀應用;(4)提高創新葯多元支付能力;(5)強化保障措施。《若干措施》提到,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葯品目錄。適應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發展需要,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葯品目錄,重點納入創新程度高、臨牀價值大、患者獲益顯著且超出基本醫保保障範圍的創新葯,推薦商業健康保險和醫療互助等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參考使用。

  業績報告視角來看,CXO板塊展現較好業績趨勢,藥明康德博騰股份發佈中報業績預告,業績呈現較好增長趨勢。藥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預計實現收入207.99億元,同比增長20.64%,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4.24%;經調整淨利潤63.15億元,同比增長44.43%。單Q2來看,公司收入和經調整利潤在Q1較快增長下進一步加速。創新葯景氣度有望持續,「創新+國際化」創新葯產業趨勢不變,始終是醫藥板塊的核心方向,政策支持+全球競爭力持續加強+商業化盈利兑現。同時CXO板塊為代表的創新葯產業鏈方向,海外業務訂單和業績已開始恢復。

  創新葯板塊出海視角來看,中國在全球創新葯BD交易中的項目數佔比從2019年的3%躍升至2024年的13%,金額佔比從1%提升至28%。2025上半年中國創新葯license-out總金額更是已接近660億美元,趕超2024全年BD交易總額,跨國公司對中國創新葯資產關注度有望延續。

  2025年是中國創新葯海外品種爆發的元年,大量峰值過30-50億美元的品種浮出水面,對外授權交易不斷刷新紀錄。產業趨勢帶來的投資機會不可忽視,當期仍然有較大的彈性空間。國內政策端醫保目錄調整和商報政策推進是重要催化劑。中國創新葯在新靶點、新技術、新疾病領域的佈局已經呈現領先趨勢。中國創新葯具備高效率、低成本的開發優勢,在熱門賽道入ADC、雙抗、細胞治療等具備競爭優勢。

  近期,科創創新葯ETF(認購代碼:589723,上市代碼:589720)正在火熱發行中,科創創新葯ETF跟蹤的是上證科創板創新葯指數,指數樣本對於創新葯及產業鏈龍頭公司進行了較高集中度且全面的覆蓋,同時呈現一定的中小市值特性,研發費用佔比更高,相比同類指數更加契合當前的市場環境。

  同時,也可以關注創新葯ETF(517110),一鍵佈局A股港股創新葯龍頭。

  \\\

  今日通信ETF/創業板人工智能ETF震盪走高,收漲3.89%/3.04%。

  資料來源:wind

  消息面上,臺積電公佈Q2業績,第二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均創下歷史新高。營收達到新臺幣9337.9億元,同比上漲38.6%。淨利潤3983億元臺幣,同比上漲60.7%,超出市場預期。從下游看,HPC和Smartphone分別佔比60%和27%,分別環比增長14%、7%。臺積電作為全球英偉達等GPU廠商的主要代工企業,同步受益了Q2英偉達GB200的放量。臺積電Q2的HPC環比增長14%,佔比也進一步提升,證明了GPU及ASIC等需求旺盛。此外,消費電子Q2收入環比增加7%。下半年是消費電子傳統旺季,Q2收入增長反映了較好的銷量預期和備貨需求。

  資料來源:臺積電

  7月16日,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出席第三屆鏈博會開幕式並致辭:「中國的開源AI是推動全球進步的催化劑, 讓各國和各行業都有機會參與這一AI革命。」此前,英偉達宣佈了H20恢復對華供應,詳見《英偉達H20口頭解禁》。

  據量子位消息,蘋果為端側AI模型訓練的MLX框架主動增加了CUDA支持,這意味着英偉達CUDA生態在AI開發領域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據悉,2023年12月,蘋果推出專為Apple芯片設計的開源機器學習框架MLX(Machine Learning eXchange)。當時蘋果已先后發佈M1、M2、M3系列芯片,MLX為其注入了端側AI的潛力。但近年來蘋果AI進展緩慢,以封閉著稱的「蘋果」如今終於選擇了擁抱英偉達。

  從產業趨勢看,2025年北美及國內雲廠商資本開支均維持了較高的增速,目前全球AI算力基建仍處在上升期。海外巨頭依舊選擇擁抱Scaling laws。據 xAI 介紹,Grok 4 的訓練量達到 Grok 2 的 100 倍,從 Grok 3 到 Grok 4 更着重強化推理訓練,推理訓練量提升 10 倍。未來,訓練端隨着參與玩家增多,訓練算力有望增長。推理端方面,目前互聯網廠商把AI與傳統業務結合的趨勢較為明確,如谷歌搜索等,所耗費的推理算力增速很快,且中期有望保持較高增速。

  從基本面看,伴隨B系列芯片放量,英偉達產業鏈Q2業績增速普遍較高。而主權AI等發展又將為其增加一重助力。可以關注通信ETF(515880),該基金跟蹤的指數中光模塊含量超40%,有望充分受益於AI算力的需求爆發。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無論是股票ETF/LOF/分級基金,都是屬於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於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基金資產投資於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約作者:國泰基金

責任編輯:楊紅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