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7 14:28
中國造車新勢力虧損是常態。而牌桌之上虧損最狠的,還當屬蔚來。
創業至今,2024年是蔚來虧損幅度最大的年份,財年內虧損224億元,超過同期上市未盈利車企虧損總和。另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8-2024年7年間,蔚來累計虧損累計已破千億大關。
面對洶涌的異議,創始人李斌在直播間迴應道:「錢都虧在明處,財報非常乾淨。」那麼, 這些「明處」究竟都是哪兒?
01 七年虧了1092.9億元
蔚來成立於2014年,2017年推出首款車ES8創始版,售價54.8萬元,定位高端智能SUV汽車,並在18年開始正式交付。因此,蔚來比較有分析價值的業績數據區間在2018年至今七年間。
財報數據顯示,近七年來蔚來營業收入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357.9億元,對應合計虧損超千億——蔚來七年間累計歸母淨虧損達1092.9億元。
收入端,蔚來汽車收入項目分兩塊:一是汽車銷售(24年582.3億元,佔總收入比88.6%);二是其他銷售,對應的是蔚來新能源車換電模式的賣斷/出租電池相關收入(24年75億元,佔比11.4%)。
就核心業務汽車銷售而言,過去七年,蔚來交付了67.16萬輛汽車,對應着2135.7億元的業務收入,平均單車價格從42.9萬元/台,一路降到26.2萬元/台。
品牌定位上,蔚來在造車新勢力中本屬於高端位置,首款車ES8較小鵬汽車(小鵬G3,22.78萬原)和理想汽車(理想ONE,32.8萬元)首款車定價都要高很多。
隨着供給側技術趨於成熟並開啟內卷模式,加之頭部主機廠產能穩定並逐漸迎來規模效應的市場走向,共同決定了30萬元以上高端市場(僅佔中國乘用車份額12%)的規模存在天然天花板。
與此同時,來自頭部玩家的競爭壓力陡增:以特斯拉為例,上海超級工廠單廠年產能95萬輛(Model Y+Model 3),單車銷售成本僅25萬元,附加政府購車補貼后的落地價格,給造車新勢力們帶來不小的壓力。
而據蔚來投資人採訪,蔚來ES6單車BOM(物料成本)一度接近30萬元。當高端市場無法支撐產能爬坡時,降價成為唯一選擇——
從蔚來車型價格矩陣看,蔚來ES這一品牌系列外,公司還推出了樂道(24年5月),以及螢火蟲(25年4月)。從發佈節奏上看,無論是品牌車型還是不同品牌間的互補,蔚來的價格帶都是逐漸下探的。
需要注意的是,蔚來獨特的換電模式本應是差異化解藥,目前卻因場景錯配加劇蔚來虧損負擔。
截至24年底,蔚來建設了3389座換電站,投資產生258.9億元固定資產,對應換電站單站建設成本約300萬元。算上日常運營需要覆蓋的人力、電力、房租成本,單站日均服務60次方能盈虧平衡。
2024年運營數據顯示,蔚來主要使用場景為私家車(而非高頻的營運車輛),帶來的日均服務次數僅35次(含免費用户),利用率不足60%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
定價戰略搖擺、換電重資產運營模式合力下,蔚來的毛利率水平不斷下探,七年間蔚來最高毛利率為2021年的18.9%,到2024年毛利率下探至9.9%,墊底「蔚小理」(小鵬14.3%、理想20.5%)。
02 第一「失血點」並不是研發
為方便統計,我們將比照數據從開頭的歸母淨利調整為扣非淨利,則2018年-2024年蔚來合計虧損金額為878億元。
拆解數據會發現,蔚來期間費用結構暴露的核心矛盾,遠非簡單的研發投入導致虧損能概括。李斌強調「研發費用化」的財務透明度時,刻意淡化了企業運營中更致命的失血點——組織資源的巨大浪費。
仔細拆解878億元虧損的構成會發現,銷售和管理費用達到608億元,比研發的528億元多出了80億元。也就是説,銷售和管理費用纔是更大的出血點。2024年情況更明顯:銷售行政開支157億元,高出同年研發支出27億元。
橫向對比「蔚小理」費用結構,蔚來23.9%的銷售行政費用率不僅較理想(8.9%)高出15個百分點、較小鵬高出12個點,甚至比寶馬中國(11.2%)這類傳統豪華車企還高出逾一倍。
與資本寒冬中小鵬、理想的控費不同,蔚來在營銷、管理、行政開支上的粗放風格,直接造成服務成本高、人員負擔重、花錢效果差的現實問題。
根據市場測算,一線城市蔚來NIO House單店年運營成本超2000萬元,相當於傳統4S店的3倍;客户服務團隊超8000人,對應地,蔚來四年間員工總數從1.5 萬擴充到4.5萬名(小鵬1.5萬名員工、理想3.2萬名員工),蔚來僱員開支24年分別佔研發費用與營銷、一般及行政費用的67.8%與47%。
8000人的客服團隊,平均每個蔚來用户每年要分攤4000元服務費。當主力車型價格降到26萬元,新品牌樂道更是下探到20萬區間,這樣的服務成本根本背不動。可以看到,蔚來人效比令人心疼。
人工薪酬方面,蔚來確實較市場有「競爭力」。這也印證了李斌直播間所講的,蔚來員工薪資高的説法,堪稱「直言不諱」。
財報顯示,2024年,蔚來研發人員人均年薪76.6萬元,行政、一般及管理人員人均年薪27.8萬元。
小鵬、理想年報中沒有披露這一細化的數據。可以找到的數據是理想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理想研發人員年薪35.5萬元,行政、一般及管理人員人均年薪18.5萬元, 相近年份比下來,蔚來人均薪酬大約較行業水平高出50%-60%。
然而,去年推出樂道品牌時集中暴露了蔚來的人力投入產出問題,「頂着高資質的研發團隊與高質量的服務,樂道品牌首月僅交付832台……
03 一切盡在不言中
行文至此,蔚來七年累積的鉅額虧損,核心問題已清晰呈現:高昂的運營成本,尤其是銷售、管理和行政費用的失控,是比研發投入更嚴重的出血點。
無論是遠超同行的員工規模、過重的單用户服務成本,還是效率較低的渠道投入,都持續侵蝕着本已因價格下探和重資產換電模式而變薄的利潤。同時,高投入並未帶來與之匹配的商業化效率。
簡單來説,蔚來的錢,很大一部分花在了低效甚至無效的地方。
李斌所言錢虧在「明處」,確實點明瞭虧損項目在財報上的可見性。但投資者更為關注的問題或許在於,這些明處的開支是否合理、高效,是否真正支撐起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切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