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7 14:04
國產血液腫瘤藥物再迎來突破。
7月16日,亞盛醫藥(6855.HK;Nasq:AAPG)宣佈,其自研的新型Bcl-2選擇性抑制劑利沙托克拉(商品名:利生妥))正式上市。這是首個國產原研Bcl-2抑制劑,也是全球第二個上市的Bcl-2抑制劑。此前7月10日,亞盛醫藥公告稱,利沙托克拉獲附條件批准,可用於既往經過至少包含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在內的一種系統治療的成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患者。
Bcl-2是一種凋亡抑制因子,在部分惡性血液腫瘤,尤其是CLL/SLL中過度表達,是腫瘤細胞逃避凋亡的重要機制之一。Bcl-2抑制劑可特異性地結合並抑制Bcl-2蛋白,有效恢復腫瘤細胞的凋亡通路,誘導癌細胞死亡。過去,Bcl-2被視為成藥難度高的靶點,是全球新葯研發領域的「硬骨頭」。
此前,全球僅有艾伯維和羅氏共同開發的維奈克拉獲批上市,最早於2016年在美國獲批。2024年,維奈克拉的全球銷售額超過25億美元,2025年有望超過30億美元。7月3日,艾伯維宣佈,該藥在國內獲批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伴17p缺失的成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細胞淋巴瘤患者。
Insight 數據庫顯示,目前全球在研的Bcl-2抑制劑有42款。近兩年,Bcl-2靶點藥物在研發層面不斷取得突破。
除了亞盛醫藥,國內走在最前面的是百濟神州(ONC.US;6160.HK;688235.SH)的Bcl-2抑制劑索托克拉片。今年4月和5月,百濟神州先后宣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正式受理索托克拉片的新葯上市申請,並已納入優先審評,涉及兩項適應證,其中就包括CLL/SLL。百濟神州全球研發負責人汪來此前表示,成功靶向BCL2為諸多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開闢了新的治療方向,未來公司還將圍繞BCL2這一重要靶點持續探索。
此外,7月14日,諾誠健華(688428.SH,9969.HK)宣佈,其自主研發的新型 Bcl-2 抑制劑 mesutoclax聯合阿扎胞苷治療髓系惡性腫瘤,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開展臨牀研究。
「Bcl-2抑制劑是一個革命性的藥,過去近十年只有一款藥獲批,也證明這類藥物研發的難度。亞盛醫藥自2014年就開始了利沙托克拉的臨牀前試驗,在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想要做到差異化。」亞盛醫藥董事長、CEO楊大俊表示,亞盛醫藥在細胞凋亡領域深耕20多年,針對Bcl-2靶點更是深度佈局。此次中國原創、全球創新的藥物有望改寫全球Bcl-2抑制劑市場的競爭格局。記者瞭解到,亞盛醫藥利沙托克拉還在開展四項全球註冊三期臨牀研究。
對於首個國產原研Bcl-2抑制劑的商業前景,楊大俊向澎湃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相比實體瘤,血液腫瘤診療的一個特點是比較集中,這就意味着公司可以建立一個相對小而高效的商業化團隊,「我們現在在全國招兵買馬」。此外,利沙托克拉解決了臨牀未被滿足的需求,公司相信其有很大的市場潛力,也期待未來有一個好的銷售業績。
亞盛醫藥成立於2009年,專注於腫瘤等領域的創新葯物開發,2019年10月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2025年1月再登美國納斯達克。2024年,亞盛醫藥與武田製藥就奧雷巴替尼達成BD合作,后者獲得該藥在全球(中國等地區除外)的開發及商業化許可,總金額最高達到13億美元,創下了國產小分子腫瘤藥物對外BD的新紀錄。利沙托克拉是亞盛醫藥第二個獲批上市、進入商業化階段的原創新葯,未來是否也會考慮BD?對此,楊大俊表示,現在該藥的國際化臨牀開發和BD在同步推進。
今年以來,醫藥賽道受BD的催動下在資本市場變得火熱。楊大俊認為,從2021年中開始,醫藥產業面臨的挑戰持續了幾年,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今年很多創新葯企公佈了最新的研究進展,加上BD的影響,資本市場特別是一級市場開始關注生物醫藥,這種情況比前幾年好很多。對於創新葯企而言,除了資本市場的支持,還要靠商業化產品產生利潤,支持自己后續的持續研發,這纔是真正的上岸。亞盛醫藥目前已經有兩款產品獲批,「我們希望2027年做到收支平衡有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