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7 16:27
(來源:中國寧波網)
轉自:中國寧波網
作為國民經濟的血脈,金融活則經濟活,金融承載着社會資源配置的關鍵作用,更是社會治理和國家治理的關鍵一環。作為國有大型金融機構,中國人壽充分發揮保險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發揮綜合金融優勢與業務協同效應,積極助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在醫療保障、養老保障、環境治理、社會管理和自然災害預防等領域「大有可為」,以「金融保險之力」嵌入「社會之治」,連接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何以解憂?金融保險接力「1到100」
交通事故中傷員陷入昏迷、事故責任還未明確,「救命錢」誰來支付?從報案到搶救,生死時速還能不能再快些?傷者家屬因辦理手續來回奔波,這樣的勞頓還能更省嗎?
在2019年以前,面對以上三個橫亙在交通事故中的「憂心之問」,往往要通過財政、交警、醫院等多方力量斡旋解決,「那時交通事故醫療救助資金申請周期平均要在45天到60天,經常還面臨肇事逃逸、非機動車沒上保險、事故責任人支付不起賠償金等‘追無可追’的情況」,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交警支隊交警李仁智介紹道。作為一名有着15年交通事故處理經驗的老手,李仁智心里有一個明顯的分水嶺:自2019年8月中國人壽運營管理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以下簡稱「道交基金」)后,「很快就都更順暢了」。集團旗下財險山西分公司持續深化專業能力,聯動山西省公安交警確立173家重傷員急救綠色通道醫院,24小時應急響應,「穿針引線」於事故家庭、財政、交警、醫院之間,基金運轉效率、傷員搶救效率等隨之大幅提升。
快,還必須再快。「預擔保、快搶救、后付費」,這是山西省道交基金這項重點民生實事一開始就給出的答案。2025年6月24日9時30分,這邊交警在臨汾市五一東路孟莊街十字口剛完成一起機動車與電單車相撞事故的現場勘查、救護車正載着傷員呼嘯疾馳在路上,那邊中國人壽財險山西分公司道交基金工作人員就已經在臨汾市中心醫院的24小時服務站內啟動預擔保程序,並將傷情數據同步傳輸到醫院急診系統。「先救人!」交警、醫生、家屬的異口同聲,正是來自於中國人壽運營管理道交基金帶來的「效率」底氣。
這就是中國人壽保險機制融入社會治理的特色所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專業機構運營、全省集中管理、統一政策運作」的模式,公司積極參與山西、山東、陝西、浙江等省市的道交基金服務工作,目前已累計墊付資金14.6億元,追償7.45億元,追償28243起,救助36463人,有效化解了「因傷致貧、因責上訪」等突出社會矛盾。
除了墊付「救命錢」的燃眉之急已解,中國人壽還積極助力道交基金高效追回墊款,確保基金「活水長流」。其中,集團旗下成員單位廣發銀行創新推出集「短信提醒+精準覈驗+一鍵對賬」於一體的「慧繳費」專項解決方案,直擊追償效率與管理效能的核心訴求。項目運行以來,已累計發送追償短信1150余條,涉及回收社會救助款項近3000萬元。
何以為安?從「最后1公里」走到「最后1米」
在太原所轄的清徐縣徐溝鎮,就有這樣一個特殊的愛心驛站,暑天想喝口水的環衞工人、中午想熱飯的快遞小哥、放學等待家長來接的孩童、手機黑屏想尋求幫助的大爺大娘統統進得來。這就是中國人壽「百區百鎮」綜合金融服務站的一個暖心縮影,在這個集中國人壽三農服務站、愛心驛站為一體,壽險營銷員、農險協保員、交警常駐的服務站內,壽險「人生七張保單」、廣發「六福同享」、財險「五子登科」等通俗易懂的金融保險知識宣傳張貼於牆上,十里八鄉的百姓無需遠途奔波,即可一條龍完成人身險、財產險業務辦理及廣發銀行業務諮詢等金融服務,同時站內還提供醫療箱、飲水機、微波爐等便民設施,讓金融服務「看得見」,更讓金融温度「摸得着」。
作為普惠金融賦能社會治理實踐的重要陣地,縣域金融生態就是落實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最廣大基本單元。如果説金融串聯着國民經濟的大動脈,那中國人壽集團旗下保險、投資、銀行三大業務板塊凝聚的協同力量,就要努力成為其中的毛細血管,「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中國人壽財險山西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的綜合金融服務,就是要從最后1公里走到最后1米」。
在山西,中國人壽走到最后一米,積極滿足廣袤縣域百姓的金融保險需求。放眼全國,中國人壽全面助力築牢「三張網」,致力於為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國壽智慧、方案和力量。為構築經濟安全網,中國人壽2024年境內累計新增保險金額超700萬億元,保險資金直接服務實體經濟存量投資規模約5萬億元,境內人民幣貸款余額超2萬億元,2024年集團旗下壽險公司全年淨加倉超過1000億元,為資本市場注入「真金白銀」。為織密社會保障網,中國人壽為養老保險「三支柱」管理各類「養老錢」約2.1萬億元,並加速在全國26箇中心城市推進城心公寓養老、城郊機構養老、社區和居家養老等多業態養老項目佈局。為扎牢災害防控網,中國人壽不斷深化風險減量管理服務,2024年集團賠付支出超3560億元,巨災保險保障金額同比增長超300%;集團旗下壽險、財險公司2025年上半年處理賠付案件超2500萬件。
何往而興?從1.0到未來式
清風穿過巍峨太行,在山西省晉城市所轄的沁水縣西南部,正橫卧着太行山的支脈中條山。從建國之初的治沙造林,到如今森林茂密,離不開一代代護林員的堅守與付出。今年37歲的高忠博是一名「林三代」,2010年大學畢業后,在同樣為護林員的爺爺、父親的鼓勵下,他選擇回到「此心歸處」,踏上中條山中村林場日復一日的巡山路。然而,像他這樣守護林業資源的前沿哨兵,風險卻常常相伴。「有時巡護過程會突發暴雨,有時猛竄出來的野豬、金錢豹能讓人帶摩托翻到坡下」,提到林場36名護林員的日常,中條山中村林場場長孫建滿是心疼:「護林員長期生活在深山里,少有人問津,如果不是家里長輩有干護林員的,有感情,真的很少有年輕人願意主動來做這份工作。」此外,蟲害多發、雷擊火等自然災害點發的現狀也深深困擾着一代代護林人。
專屬風險保障是中國人壽推動山西生態治理、服務護林人的第一道關鍵密碼。圍繞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國人壽財險山西分公司把綠色金融作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探索政企合作開展厚植美麗山西生態底色「五個一」行動,為山西省4000多萬畝生態林木提供風險保障超440億元,並創新研發「綠色衞士」專屬產品,涵蓋護林員意外、中暑、見義勇為、出行及家財損失等多維風險,已累計為山西省8700余名護林員提供風險保障近140億元。
第二道關鍵密碼在於中國人壽不僅保障過去,更會洞見未來。「保險價值的初級階段聚焦於社會與民生的風險損失經濟補償,現階段在經濟補償的基礎上,還應主動承擔風險減量與糾紛化解等社會治理責任」,中國人壽財險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林業最常見的防治蟲害和火災為例,在山西,中國人壽財險公司森林險保費中每100元就有10余元被固定用於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同時賠付金還被用於支持建設「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網,目前已整合衞星遙感+鐵塔監控+無人機巡檢,覆蓋全省90%重點林區,火災預警響應速度縮短至60秒內。
與此同時,為支持將「綠水青山」有效轉化為「金山銀山」,中國人壽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供給,先后推出海洋、森林、濕地碳匯氣象指數保險產品,已實現三大生態系統碳匯保障有效覆蓋,並積極將衞星遙感、氣象等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於「碳庫」產品創新和理賠服務。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轉眼間75年過去,如今中條山上的油松已長得郁郁蔥蔥,植被覆蓋率超過82%,2萬畝連翹、黨蔘亦在「林下經濟保險套餐」的庇護下茁壯成長,中國人壽麪對面、心連心的密碼,就寫在每位護林員揚起的嘴角、安放的身心、舒展的眉宇之間。
未來,中國人壽將繼續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快推進「333戰略」,更好發揮行業頭雁作用,有效滿足政府、機構、個人客户一站式、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保險需求,深入以金融服務的「大有可為」提社會治理之「效」、促經濟發展之「進」,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羣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服務好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