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7 12:15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據港媒《南華早報》17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三(16日),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簡稱「美中貿易會」)發佈最新報告稱,在近期一項針對在華美國企業的年度調查中,82%的受訪企業在2024年實現盈利;儘管面臨中美雙邊關係緊張、關税摩擦等挑戰,大多數受訪企業仍認為中國市場至關重要,致力於長期深耕中國市場尋求機遇;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表示,若失去在華業務,企業將無法維持全球競爭力。
「幾乎所有美國企業都會告訴你,當前中國經濟基礎更加穩固,而且現在的情況比一年前更好。」美中貿易會會長譚森(Sean Stein)接受港媒採訪時説。
他提到,包括提升規則透明度等,中方在改善外商投資環境方面取得了進展,「在投資集中的主要省份,地方政府與跨國企業的互動良好」。
調查報告同樣指出,在特朗普去年贏得美國大選「二封」總統后,「中美關税摩擦」迅速從第八名上升至在華美企擔憂的第二大問題。68%的美企對特朗普政府4月徵收的所謂「對等關税」深感憂慮。
中美代表正就相關問題展開磋商。當問到8月12日前中美達成長期良好協議的可能時,譚森説,「我認為,雙方現在都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對對方造成重大經濟損害,因此在供應鏈、出口管制等問題上需謹慎行事。對於兩國而言,能夠達成這種共識是非常有益的。」
他補充説,在新一輪貿易摩擦中,中國正變得更自信,「這將使美國更難達成其所期望的協議」。
譚森表示,他希望會談能夠幫助雙方就美國及外國在華的投資價值,以及如何改善投資環境達成一致。
譚森還對港媒説,除了關税和出口限制,他希望中美貿易談判也能解決更多雙邊經貿合作問題,比如美企所能享受的市場準入和優惠政策。
報道提到,中國已出臺改革路線圖,旨在為外企營造更便利、公平、低風險且高回報的投資環境。「我們希望中美談判也能推動這一進程加速,從而促進投資復甦」,他説。
美中貿易會是由270家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公司組成的無黨派、非營利性的私營組織。據報道,本次調查於今年3月至5月期間展開,覆蓋協會中的約130家美企。其中,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在中國的經營時間超過20年,43%在華營收超過10億美元。
據港媒報道,受訪的會員企業認為,處理緊張的「中美關係」仍是其最緊迫的挑戰,88%的企業稱受到影響,高於去年的79%。
在所有主要關注問題中,「關税」從第八位升至第二位。調查發現,製造業和科技行業受關税衝擊最大,近90%的相關美企報告稱「運營受阻」。企業迫切希望貿易談判能夠終止無差別關税。
調查還顯示,華盛頓為遏制中國崛起而採取的一系列更嚴厲的出口管制措施,也對在華美企的銷售和聲譽造成嚴重影響。
約40%的受訪美企報告了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負面影響。由於中國市場對「美國公司是不可靠供應商」的觀念日益加深,許多公司稱在中國遭遇了銷售額下滑、客户關係破裂以及聲譽受損。
報告還指出,與去年同期相比,因出口管制導致的銷售損失增加了20%,這主要歸咎於美國政府對半導體和高帶寬存儲器實施的新限制。
與往年一樣,超過80%的會員企業繼續在華投資,旨在進入或服務中國本土市場。29%的企業表示計劃在華實現供應鏈本土化,以降低中美緊張關係帶來的風險。這一比例較去年的21%有所上升。
對於報告結論,譚森總結道,對美國企業而言,「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保持運營能力仍是不可或缺的」,這使它們能夠「接觸中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並磨鍊「維持全球競爭力所需的新技術和實踐」。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