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三大指數早盤反覆 恆指半日漲0.07% 吉利汽車(00175)漲3.61%

2025-07-17 12:16

金吾財訊 | 港股三大指數早盤反覆,截至午間收盤,恆指漲0.07%,恆科指漲0.29%,國企指漲0.05%。

藍籌中,吉利汽車(00175)漲3.61%,中國生物製藥(01177)漲3.42%,農夫山泉(09633)漲3.34%,藥明生物(02269)漲3.31%,翰森製藥(03692)漲3.18%;跌幅方面,百度集團(09888)跌3.61%,周大福(01929)跌2.41%,新東方(09901)跌2.35%,金沙中國(01928)跌1.89%,小米集團(01810)跌1.48%。

板塊方面,新消費股持續調整,古茗(01364)跌3.68%,蜜雪集團(02097)跌3.03%,泡泡瑪特(09992)跌2.53%,老鋪黃金(06181)跌2.46%,茶百道(02555)跌2.4%。高盛報告指出,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消費市場整體表現趨緩,白酒、乳製品、運動服飾、化粧品、調味品及預製食品等多個行業需求呈現逐季走弱態勢。儘管國家統計局公佈的零售銷售增速與618促銷活動總商品交易額(GMV)增長顯現一定韌性(主要受益於持續的以舊換新政策支撐),但企業面臨渠道轉型阻力、市場份額爭奪及庫存控制壓力,導致價格下行風險再度抬頭。運動服飾、餐飲、白酒、化粧品、零食、乳製品及調味品等行業在二季度加大促銷力度,價格走勢整體偏弱;而電商平臺通過食品外賣補貼與即時零售投入,推動了相關品類銷量增長。海外需求則因關税波動影響表現分化,總體增速有所放緩。高盛表示,當前市場對消費股的偏好呈現顯著分化:一方面,能在整體需求不確定性中實現差異化增長的新消費品牌持續受到投資者追捧,其強勁的股價表現與估值溢價即為印證;但另一方面,投資者對這類品牌的預期正不斷提高,圍繞2026年增長前景的爭議也在增加,短期負面消息或引發資金拋售壓力。對於成熟品牌,需求不確定性仍是投資者主要擔憂點。不過,高盛認為,下半年結構性增長機會仍將推動消費股整體跑贏大盤。

光伏太陽能股部分揚升,順風清潔能源(01165)漲4.17%,福耀玻璃(03606)漲4.01%,協鑫新能源(00451)漲3.37%。消息面上,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本周多晶硅n型復投料成交價格區間為4.0-4.9萬元/噸,成交均價為4.17萬元/噸,周環比上漲12.4%。n型顆粒硅成交價格區間為4.0-4.5萬元/噸,成交均價為4.10萬元/噸,周環比上漲15.2%。華鑫證券指出,6月29日,《人民日報》刊發評論文章《在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點名光伏存在價格戰情況。響應政策導向,硅料、硅片、電池環節協同漲價。硅料環節,據SMM數據,N型多晶硅復投料報價43~49元/千克,顆粒硅報價41~46元/千克,報價跳漲主要源於行業自律,以成本為報價支撐;硅片環節,多家硅片企業上調報價,不同尺寸硅片價格漲幅在8%~11.7%;電池環節,受個別電池廠提價帶動,多家廠商也啟動跟漲策略。該機構認為,光伏供給側改革迫在眉睫,后續政策值得期待。

個股方面,思摩爾國際(06969)跌1.43%。公司日前發盈警,預計上半年溢利介乎4.43億至5.41億人民幣,按年下降21%-35%。溢利下降主要由於非現金性質的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增加1.76億人民幣、分銷及銷售開支,以及法律服務相關費用有較大增長。公司預期上半年收入為60.13億人民幣,按年增長18%,加回非現金的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期間經調整期內溢利預計介乎6.88億至7.87億人民幣,下降9%至上升4%。美銀證券認為其表現符合全年收入正增長及經調整溢利持平的指引,意味下半年收入較弱;收入增長主要來自自有品牌業務和企業客户業務,次季趨勢與首季相若,但利潤則受到拖累,原因包括股份支付費用增加、自有品牌產品於海外市場的銷售及管理費用上升,以及法律費用大幅增加。該行預期費用比率上升的趨勢會持續至下半年,繼續抑壓盈利。

中國生物製藥漲3.42%。中金研報指,中國生物製藥宣佈以9.5092億美元收購禮新醫藥95.09%股權。收購完成后,禮新醫藥將成為中生製藥的全資子公司。禮新醫藥具備全球創新實力,且同類首創(FIC)/同類最佳(BIC)管線充足,可望帶動中生製藥在創新葯業務開啟新篇章。收購完成后,新納入多項優質資產可望豐富中生製藥現有腫瘤管線。該行維持中生製藥的盈利預測,考慮到板塊估值中樞上行,上調目標價26.7%至7.6港元,維持「跑贏行業」評級。

交銀國際指,綜合看,上半年中國經濟在複雜的外部環境下展現較強韌性,新舊動能轉換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而內外需平衡仍期待進一步優化。工業生產、製造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尤其是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表現突出,而消費市場在「以舊換新」政策支撐下實現穩步回升,但整體消費勢頭仍需進一步鞏固;對外貿易韌性凸顯,出口產品和地區多元化成效明顯,但不確定性猶存。內生動力仍需加強,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

*本文由FIU金融資訊智能生成算法生成,版本為 V1.0.4,生成時間 2025-7-17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