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產可降解封堵器攻克「無痕補心」難題,創新技術問鼎中國專利金獎

2025-07-17 11:31

(來源:蚌埠新聞網)

轉自:蚌埠新聞網

導語:

可降解封堵器,一枚硬幣大小的植入器械,卻凝聚着中國醫療科技十余年的創新突破。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佈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獎的授獎決定,心泰醫療旗下上海形狀記憶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所擁有的專利「一種降解速率可控的可降解封堵器的製備方法」榮獲中國專利金獎,作為專利領域的最高獎項,這既是對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權威認可,也是對我國醫療產業再造一張未來出海「金名片」的肯定。

可降解封堵器這項被譽為"介入治療革命性突破"的創新成果,不僅填補了可降解材料在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的應用空白,更讓中國在心血管介入器械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跨越。而作為該產品的研發公司,心泰醫療擁有已註冊知識產權246項,2009年,其作為主要完成人的「缺損性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系列封堵器及相關器械研製與臨牀應用」項目曾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可謂在該領域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

生物可降解的"中國方案"

傳統金屬封堵器在完成心臟缺損封堵使命后,將永久存留於患者體內,可能引發發育限制、炎症反應等風險,併爲患者帶來心理負擔。而心泰醫療研發團隊歷時數年時間攻關,創造性地採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研發出可隨時間推移完全降解的封堵器。該產品與體內修復周期相匹配,在內皮穩定后逐步降解,一年左右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被人體所代謝,真正實現"介入無痕"。

在上海市兒童醫學中心,4歲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玥玥成為這一技術的受益者。主刀醫生李奮主任介紹:「新型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出現,為先心病治療開創了新道路。新型生物可降解封堵器和傳統的金屬封堵器在封堵原理上相同,但是在植入的材料上卻發生了革命的創新,區別於傳統金屬材料,生物可降解封堵器在植入體內后基本可實現完全降解,且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不遜於傳統金屬封堵器。」

從"追趕者"到"定義者"的科技跨越

據瞭解,上述患者採用的這款被命名為"MemoSorb"的生物可降解封堵器,凝聚着數十項發明專利的創新突破。首先在材料選擇上,其所使用的生物高分子材料,與傳統金屬材料相比,生物相容性更好,明顯減輕了炎症反應,促進了內皮化;其次在產品結構設計方面,採用先進的盤面內凹扣合設計,利於細胞沉積與組織填充,可以促進內皮生長和結締組織填充;最后其採用的專利成型鎖定設計,可以確保其有效加持,鎖定后拉脱力明顯優於金屬封堵器。業內人士表示,"這款產品不僅是在改良現有技術,更是重新定義行業標準。"

據企業研發人員介紹,目前該公司旗下MemoSorb系列封堵器已獲批三款產品,分別適用於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卵圓孔未閉,已為近萬名患者提供了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未來,該公司將進一步把可降解技術應用到植介入產品中,造福更多的患者。

中國智造領跑全球賽道

胡盛壽院士曾在該產品發佈會上表示,MemoSorb可降解封堵器是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與四川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樂普心泰醫療聯合攻關、歷時9年完成的「First in class」級別的原創性創新,突破了我國在該領域的「卡脖子技術」瓶頸,是依託中國原創技術進行器械創新的典型範例。該項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成功及獲准上市標誌着先心病封堵器械正式進入可降解時代,開啟了先心病治療領域「介入無植入」的新徵程,是全球心血管介入治療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中國醫學科學院王健偉副校長指出:可降解封堵器是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創新產品,是醫工交叉、產學研深度結合的代表性成果,也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十三五計劃的標誌性成果之一。其上市為先心病患兒帶來了福音,為先心病治療提供了更加安全可行的基礎手段和產品,同時也提升了中國的醫療創新水平。

結尾:

從永久存留到自然代謝,從跟隨創新到制定標準,中國企業心泰醫療用十年磨劍的堅持,在心血管介入領域豎起"中國創造"的標杆。當可降解技術遇上中國智造,這場關於生命健康的科技革命,正在重新定義人類與醫療植入物的相處方式。而在醫療器械國產替代的浪潮中,更多民族企業也將以硬核科技實力,書寫着中國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創新的時代答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