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每日數字貨幣動態匯總(2025-07-17)

2025-07-17 10:55

小程序:每日數字貨幣動態匯總

1. 加密貨幣相關法案在眾議院清除程序障礙,特朗普干預奏效

共和黨主導的美國眾議院周三成功通過了一項關鍵的程序性投票,為接下來最終表決多項加密貨幣相關法案鋪平道路,這將標誌着數字資產行業的巨大勝利。一天前,保守派共和黨人阻止了程序性動議的通過,導致相關進程陷入僵局。特朗普對此進行了干預,挽救了這項法案。

2. 報告:儘管比特幣上漲,第二季度加密貨幣現貨交易仍下降22%

據Cointelegraph報道,TokenInsight周三發佈的報告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儘管市場環境向好,加密貨幣現貨交易量仍下降22%,從第一季度的4.6萬億美元降至3.6萬億美元。這主要因山寨幣交易活動和流動性下降,而衍生品市場則表現出韌性,交易者偏好高頻衍生品交易以對衝風險、利用波動獲利。日均現貨交易量雖降23%,但MEXC和Bitget現貨交易量逆勢增長,增幅分別為2.7%和0.7%。TokenInsight預計,受經濟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第三季度現貨交易量仍將低迷,在3萬億至3.5萬億美元間波動。此外,加密貨幣衍生品對價格波動抵禦力較強,第二季度交易量總計20.2萬億美元,僅略降3.6%。儘管降幅不大,但這一數據凸顯了更廣泛的市場調整所帶來的持續影響。TokenInsight指出:「儘管美聯儲4月初暫停加息的決定短暫提振了市場情緒,但全球經濟放緩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擔憂仍主導着投資者的行為。」

3. 分析:若比特幣回調至11萬美元附近,或為本輪漲勢鞏固提供更穩固的基礎

新加坡加密投資機構QCP Capital發文表示,比特幣突破12萬美元后漲勢暫停,獲利回吐資金抑制其上漲動能,最終在11.4萬美元尋得局部底部,買盤涌現支撐價格。暑假臨近,傳統金融市場交易量季節性放緩,美國股市自7月初以來停滯不前,橫盤走勢或為上漲乏力信號,且股市對基礎關税提高、針對購俄油國家新威脅等不利因素無動於衷。值得注意的是,標普500指數近期上漲主要由英偉達推動,其股價7月不斷創歷史新高。美元指數今年累計下跌10%,推動美元計價資產表現強勁,但經調整后實際價格仍低於此前高點,美元大幅反彈風險上升,或致風險資產回調。美國通脹率停滯在2.5%,市場易受外部衝擊,美聯儲降息暗示給政策轉向時機帶來不確定性。該機構對比特幣保持結構性看漲,若回調至11萬美元附近,或許能為當前這輪漲勢的鞏固提供一個更穩固的基礎。以太坊也因SBET舉措及企業增持而表現強勢。

4. 香港證監會延長訪港專業人員提供虛擬資產服務時間至45日

7月15日,香港證監會為便利訪港專業人員在香港進行受規管活動或提供虛擬資產服務而設的優化措施發出通函。根據通函,目前流動專業人員於每個歷年內獲准在香港進行受規管活動或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的時間不得超過30日,而其牌照會被施加一項在這方面的條件(現有的流動專業人員條件)。為便利訪港專業人員及讓他們更靈活地在香港進行上述活動,香港證監會現將有關期限延長至每個歷年45日。

5. 法國議員提議利用核能富余電力進行比特幣挖礦,年收入或達1.5億美元

據CryptoSlate報道,法國議員近日向國民議會提交法案,建議開展為期五年的比特幣挖礦試點計劃,將核電站多余電力用於挖礦。據法國數字資產發展協會(ADAN)數據,利用1吉瓦富余電力,每年可為法國帶來1億至1.5億美元收入。議員們表示,此舉不僅能彌補核電站維護成本,還可避免電力浪費,並有助於電網平衡。法案還提及挖礦產生的熱量可用於區域供暖、温室農業等領域。該試點計劃如獲通過,將立即啟動,並在半年后進行可行性評估。

6. 英國議員呼籲禁止加密貨幣政治捐款

據Cointelegraph報道,英國多位議員近日呼籲禁止加密貨幣用於政治捐款,擔憂其難以追蹤及可能引發外國干預。內閣辦公室部長Pat McFadden表示,現有立法需及時更新,以確保政治融資透明可信。此前,英國改革黨宣佈接受比特幣捐款,引發各界關注。反腐機構警告稱,允許加密貨幣捐款將增加犯罪資金流入政治領域的風險。除英國外,愛爾蘭、美國部分州等也已對加密貨幣政治捐款實施禁令。

7. 保加利亞2018年出售比特幣致其錯失250億美元償債良機

據Cointelegraph報道,保加利亞政府2018年處置的一批查沒比特幣,按當前市價計算已超過該國公共債務總額。這批21.35萬枚比特幣系2017年打擊有組織犯罪時查獲,當時以約35億美元售出,若持有至今價值將達252億美元——比該國最新240億美元國債規模還高出5%,這讓保加利亞錯失了一次絕佳的償債機會。

8. 花旗正在探索發行用於跨境支付的穩定幣

花旗集團(Citigroup)首席執行官簡·弗雷澤(Jane Fraser)在本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花旗正在探索發行用於跨境支付的穩定幣,這使其加入了越來越多考慮推出穩定幣項目的大型銀行行列。「我們正在研究發行花旗穩定幣的可能性。」弗雷澤在周二表示,「我們正在探索……穩定幣的儲備管理機制,以及從現金到代幣、從代幣到現金的雙向轉換渠道。」 實際上,花旗此前就已表現出對穩定幣市場的興趣。據《華爾街日報》5月報道,花旗曾與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富國銀行(Wells Fargo)等金融機構展開會談,討論聯合發行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的可能性。

9. 美國銀行計劃推出穩定幣,正在等待法律明確性

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Brian Moynihan表示,該行正在籌備推出穩定幣,投資者可以期待美國銀行在加密貨幣領域採取行動,但Brian Moynihan未提供具體時間表。 Moynihan稱,「作為美國第二大銀行,美國銀行認為行業和自身都將有所行動。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仍在試圖弄清楚穩定幣的規模,因為在某些領域資金流動的規模並不大。美國銀行正試圖瞭解客户需求,將在適當的時機推出穩定幣,可能會與其他機構合作。銀行仍在等待法律明確性,這也是進展比一些投資者預期慢的原因。」 摩根士丹利首席財務官Sharon Yeshaya今日也表示正在密切關注穩定幣發展,「我們正在審視市場以及穩定幣對客户羣的潛在用途,但目前還為時尚早。」

10. ARK Invest出售價值870萬美元的比特幣ETF份額以獲利

Cathie Wood旗下的投資公司於周二從其下一代互聯網基金(ARKW)中出售了225,742股ARK 21Shares比特幣ETF(ARKB)份額,價值870萬美元。該公司同時出售了34,207股Coinbase Global Inc.的股票。 Nansen分析師Nicolai Sondergaard在談到此次出售的潛在動機時表示:「他們可能希望利用近期市場動能,同時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發佈前降低風險敞口。」 Sondergaard還説:「這也可能反映出一種專注於更高風險、更高回報資產的策略,或者可能偏好相對於其潛在基本面而言回報強勁的簡單資產。」

11. 美國SEC推迟對Bitwise比特幣和以太坊ETF實物贖回的決定

根據周三的一份文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推迟了對Bitwise比特幣ETF信託基金和Bitwise以太坊ETF實物贖回機制的決定。這是美國監管機構在加密貨幣政治環境改善的背景下,仍保持克制的最新跡象。 文件顯示,SEC將於9月8日前作出裁決,屆時可能批准、否決該項申請,或者選擇進一步審議此事。文件中寫道:「委員會認為,有必要指定更長的時間來對擬議的規則變更採取行動,以便有足夠的時間審議擬議變更以及其中提出的問題。」 所謂實物贖回,是指投資者可以用ETF份額直接換取基金所持有的底層代幣,從而避免某些税務負擔。這一機制一直是一個敏感話題,監管機構對其複雜性和安全性表示擔憂,而ETF發行方則渴望提供與傳統非加密ETF相同的功能。

12. LD Capital創始人:短期將休息一段時間后再擇機行動,長期加密市場牛市趨勢不變

LD Capital創始人易理華表示,受CPI數據影響降息預期延期,美股呈現頂部趨勢,俄烏戰爭風險加劇,加密法案暫時受阻,當前宏觀前景不明朗。儘管ETH近期上漲超50%達到預期,他選擇在市場高點保持謹慎,暫時休息等待局勢明朗后再擇機行動。同時,他強調從長期來看,加密市場的牛市趨勢仍然不變。

13. Momentum 6合夥人:山寨幣或將迎來1到2個月的強勢周期,比特幣有望突破15萬美元

Momentum 6普通合夥人Dennis Liu表示,比特幣突破12.3萬美元后,山寨幣或迎來1到2個月的補漲窗口。此外他表示比特幣有望衝擊15萬美元大關。他回顧了比特幣過去幾次關鍵突破后的表現,例如從3萬漲到4.4萬、45.5萬漲到7.1萬,以及特朗普勝選后從7.1萬漲到10.5萬,每次大漲后山寨幣通常會有3到5周的快速拉昇機會。目前支付類代幣如XRP、XLM、HBAR等已經開始上漲,而BNB、LINK、ADA等大市值幣種仍處低位,可能成為資金輪動的下一個目標。此外,Solana生態及新興項目如SUI、APTOS也值得關注。他提醒投資者專注藍籌幣和尚未啟動的幣種,同時保持謹慎,避免盲目追漲或貪心。預計如果比特幣衝到15萬美元,市值前20的幣種可能集體補漲。

14. CME考慮實行全天候加密貨幣交易,明確排除Meme幣產品

全球最大衍生品交易所CME集團正評估實行全年無休的加密貨幣交易機制,以彌補周末市場空白。然而,CME明確表示不會推出與Meme幣相關的衍生品,理由是缺乏實際應用價值。目前該集團已擴展至Solana和XRP期貨,分別累計近50億和20億美元交易量,未來將繼續聚焦具備區塊鏈基礎設施意義的代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