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7 10:01
【港股創新葯行業熱度攀升,板塊行情持續演繹】
2025年上半年,和鉑醫藥、加科思、三生製藥等藥企股價狂攬逾3倍漲幅,更有數家公司股價翻番。創新葯企赴港IPO熱潮再起,恆瑞醫藥、映恩生物等十余家重量級企業成功登陸港交所。
2025年7月17日開盤,康方生物漲超8%,亞盛醫藥-B、樂普生物-B、三生製藥等漲超5%;康希諾、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等跟漲。
相關ETF方面,2025年7月17日早盤,港股創新葯ETF(513120)強勢漲近4%,衝擊7連漲,盤中價格再創歷史新高!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7月16日,港股創新葯ETF近1周累計上漲8.24%。港股創新葯ETF盤中換手超18%,成交達26億元,市場交投活躍。
拉長時間看,近22個交易日內有12日資金淨流入,合計「吸金」8.38億元,日均淨流入達3809.97萬元。數據顯示,槓桿資金持續佈局中。港股創新葯ETF最新融資買入額達4.50億元,最新融資余額達9.22億元。
圖片來源:Wind
【License-out交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中國創新葯競爭力持續加強】
廣發證券指出,中國藥企在海外市場的License-out交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展現出中國創新葯研發的全球競爭力。
一是交易結構升級,從早期的小分子藥物授權轉向ADC、雙抗、siRNA等前沿技術平臺輸出;二是國際認可度提升,多次與默沙東、諾華等MNC達成重磅合作;三是商業模式創新,2024年NewCo模式興起,通過合資公司實現風險共擔和深度綁定。另外,在政策與AI加持下,創新葯有望在2025~2026迎來收穫期。創新葯研發周期處於5至7年左右,基於AI的研發應用、基於中國創新葯投入產出比以及實力的增強,2025年乃至2026年或將逐步進入收穫期。
【創新葯BD項目佔比上升,創新葯企有望受益】
中郵證券統計,中國在全球創新葯BD交易中的項目數佔比從2019年的3%躍升至2024年的13%,金額佔比從1%提升至28%。2025上半年中國創新葯License out總金額更是已接近660億美元,趕超2024全年BD交易總額,MNC對中國創新葯資產關注度有望延續。
中郵證券指出,短期內ADC、雙抗領域交易有望延續,2025H2或有數項相關BD落地。中長期看,三抗、CAR-T、TCE、干細胞等平臺產品BD有望快速增多。疾病譜方面,MNC公司對於代謝內分泌、自身免疫產品購買意願顯著提升。考慮到成藥確定性,對於擁有豐富后期相關管線的創新葯企有望持續受益。
【創新葯投資邏輯或不斷深化,關注港股創新葯ETF(513120)】
港股創新葯ETF(513120),支持T+0交易,這意味着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日內進行多次買賣,極大地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動性。
具體來看,該指數的優勢集中在:
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在香港市場中選取不超過50家主營業務涉及創新葯研發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香港市場創新葯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1、業績表現方面,港股創新葯相對來説往往因為波動性更強,向上和向下的彈性都更大。因此在共同利好的情景下,短期反彈的行情下醫藥賽道中港股創新葯是值得關注的。
2、估值方面來看,橫向看,相較A股和美股生物科技板塊,港股創新葯企業普遍存在估值折價(如市銷率/市研率更低);縱向對比: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HSHKBIO)自2021年高點回調超60%,部分優質企業估值已接近歷史底部區間,長期配置價值逐步顯現。無論是從市盈率還是市淨率看,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港股龍頭企業的性價比都值得關注。
3、從整體看,港股關注度依然很高,港股特別是港股創新葯久旱逢甘,國內政策全面支持下,AI+鼓勵創新有望掀起港股創新葯一波資產持續重估,未來港股特別是港股創新葯依然值得關注。AI在醫藥創新方面的研發方面的積極促進作用,近期港股創新葯整體行情繼續圍繞創新持續演繹,包括出海、商業化和早期創新品種價值演繹。
港股創新葯ETF(513120):T+0高效佈局高彈性港股創新葯板塊!規模已達140.35億元,居全市場港股醫藥類ETF第一,是跟蹤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的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