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吉林金融大事件!擬組建省級農商行,新增260億專項債注資!

2025-07-17 07:20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農信系統改革進程加快,又一省將組建省級農商行!

  7月15日,據吉林省財政廳披露的2025年第六批吉林省政府債券信息文件,吉林省政府將新增260億元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用於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文件顯示,按照吉林農信系統改革工作安排,吉林省擬組建省級農商行並統一法人,對於相關專項債資金調整注入吉林農商銀行。

值得一提的是,該專項債券是2025年全國首筆中小銀行專項債,也是全國5500億元中小銀行專項債基本收尾之后,再度新增的一個發行案例。2024年全年,僅有廣西壯族自治區於當年3月發行一筆60.2億元中小銀行專項債,注入當地農信改革剛剛成立的廣西農商聯合銀行,用於支持其補充資本。

  「吉林農商銀行」呼之欲出

  7月15日,吉林省財政廳在中國債券信息網公佈2025年第六批吉林省政府債券信息披露文件,擬於7月22日上午,招標發行260億元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用於支持吉林農商銀行資本補充項目,該筆專項債發行利率預估為2.10%,期限10年。

  項目介紹顯示,按照吉林農信系統改革工作安排,吉林省擬組建省級農商行並統一法人。對2021年已使用的86億元專項債券和2023年1月獲批但尚未使用的260億元專項債券,共計346億元調整注入吉林農商銀行。

  從具體實施計劃來看,吉林省財政廳在文件中表示,本次發行260億元專項債券和調整吉林農信轄內17家農商行已使用的86億元專項債券,共計346億元,由吉林省財政廳劃至吉林金控集團(下稱「吉林金控」),由吉林金控入股吉林農商銀行,幫助吉林農商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和抗風險能力,增強運營實力,支持業務持續穩健發展。

  文件還提到,吉林金控入股吉林農商銀行后,將依法依規參與吉林農商銀行公司治理,行使股東權利,承擔股東義務,督促該行堅持支農支小市場定位,提升服務質效,嚴防各類風險,支持其補充資本,進一步增強信貸投放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專項債券還本付息提供充足保障。

  對於未來發展規劃,上述文件介紹:組建后的吉林農商銀行將繼續堅守「農民致富的銀行、微企成長的銀行、居民興業的銀行」三大定位……發揮「本土銀行」優勢,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將聚焦服務主責,重點加大「三農」、小微等領域支持。

  資料顯示,吉林金控成立於2015年2月,是吉林省重點打造的地方國有金融資本運營平臺,註冊資本152.81億元,由吉林省財政廳持股96.4%,資產總額達7600億元。據介紹,吉林金控已初步形成「4+N」金融牌照格局,包括持有銀行、信託、公募基金、期貨等4類金融牌照,包括持有擔保、地方AMC(資產管理公司)、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N」項類金融牌照。

  公開資料顯示,吉林金控目前持有吉林銀行22.7945%股份,位列第一大股東,同時控股吉林信託、吉林省盛融資產等金融機構。

  近期披露九臺農商行退市方案

  事實上,吉林省中小銀行改革近期頻現大動作。

  早在2025年年初,吉林省政府在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及「深化國資國企、財税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防範化解債務和金融風險」以及「徹底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

  今年5月底,吉林農信系統推動盤活「特殊資產」,啟動全省範圍內的特殊資產規範管理與集中推介,集中發佈了首批34個優質特殊資產項目、總價值24.71億元,涵蓋文旅酒店、商業門市、工業廠房及糧食倉儲等領域。

  彼時,吉林省聯社理事長王立生在致辭中表示:「盤活特殊資產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優化資源配置、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吉林農信系統深化改革、服務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

  今年7月3日,停牌4個月后的港股上市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發佈公告,要約人吉林金控及其一致行動人將收購該行全部已發行H股和內資股股份,待H股類別股東大會通過批准退市決議案之后,將H股從聯交所退市。而此次出手的吉林金控,與前述260億元中小銀行專項債券注資主體是同一集團。

  公告顯示,吉林金控對九臺農商行的H股要約價為每股0.70港元,要約價較最后交易日收報的0.41港元/股溢價約70.73%;內資股要約價為每股0.63元人民幣。

  公告顯示,假設要約獲全數接納,吉林金控根據要約應付的總現金代價將約為6.77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6.18億元(就H股要約而言)及25.88億元人民幣(就內資股要約而言)。也就是説,若相關股份全部完成收購,將耗資約32.06億元人民幣。

  九臺農商行在公告中解釋了部分要約收購和退市的原因。該行公告稱,收購要約實施后,該行H股將從香港聯交所退市,有利於節省合規及維持上市地位相應的成本,併爲業務調整留出空間,亦能將相應資源重新分配至業務運營。

  同時,公告表示,若要約實施后,吉林金控目前無意將股份於其他市場上市。考慮到該行為一家主要在吉林省經營的地區性農村商業銀行,退市后九臺農商行將繼續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聚焦主責主業。該行還解釋稱,吉林金控仍將可能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對該集團業務、架構或方向提出策略調整意見。

  年內省級農商行密集「上新」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出於中小銀行化險、區域金融改革等考慮,2025年以來,省聯社改革明顯提速,河南、江蘇、江西等多地農信系統改革方案先后落地。

  具體來看,今年2月,由原河南農商聯合銀行和鄭州、新鄉等四市農合機構、滎陽利豐村鎮銀行等共25家機構以新設合併方式組建的河南農商行正式開業;4月,江蘇農商聯合銀行、江西農商聯合銀行先后揭牌。

  此外,新疆組建全區統一法人農商銀行的方案已獲批。新疆農信年度工作會議表示,要全力完成2025年經營目標和組建新疆農商行各項工作任務,力爭年內實現新疆農商行掛牌開業。

  內蒙古則計劃將全區120家地方法人銀行合併組建成自治區級統一法人農商行。今年2月底,內蒙古農商行取得籌建批覆,批覆有效期為6個月。

  此外,還有多地省級農商行正在路上。今年5月披露的廣東省聯社2024年年報明確,2025年廣東農信將突出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積極推動改制組建農商聯合銀行工作」。這也是廣東省聯社首次明確改革方向。

  2024年湖北省國資國企工作會議上,湖北首次提出要組建「湖北農村商業聯合銀行」;貴州省政府連續兩年工作報告明確,「推進貴州農商聯合銀行組建工作」。

  陝西省聯社主任田亞歐則在今年4月接受採訪時透露,陝西省聯社已上報改革方案,「隨着股權治理關係理順、管理鏈條拉直,改制后的省級農商聯合銀行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管理機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