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6 23:00
(來源:ETF鍊金師)
自2025年起,中國紅利資產持續表現強勁,尤以銀行板塊為最。2024年,銀行股在大漲近50%的基礎上,僅在短短七個月內再度上漲20%,創下歷史新高,超越了2007年牛市的巔峰。與此同時,紅利相關的港股央企紅利ETF(513910)和紅利低波ETF(159547)自2024年上市以來,累計漲幅分別達到近60%和30%,並不斷刷新淨值極限。
### 紅利資產的崛起
自2021年,中國資產風格經歷了顯著變化,白酒和生物醫藥等成長性板塊逐漸被市場忽視,投資者開始集中投資於以銀行和電力為代表的紅利資產。這一轉變使得紅利資產迎來了四年的牛市,尤其是銀行股的表現尤為突出。自2021年初以來,江蘇銀行的股價飆升190%,而四大國有銀行、交通銀行、成都銀行、渝農商行和中信銀行等均強勢翻倍。特別是工商銀行的市值超越美國銀行,成為全球銀行市值排名第二。
這一現象的背后,反映出A股淨利潤增長的拐點。自2021年起,A股淨利潤的同比增長開始下滑,直至2024年四季度強刺激政策出臺后纔有所企穩。在此背景下,順周期行業如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光伏和鋰電等的ROE普遍下滑,而真正具備成長屬性的板塊越來越稀缺。市場情緒偏向保守與防禦,推動了紅利牛市的形成。2024年9月出台的政策刺激措施,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經濟復甦的預期,儘管紅利板塊在短期內遭遇承壓,但跨入2025年后,市場對紅利的重視再度回升。
### 銀行板塊的強勁表現
2024年以來,銀行板塊是表現最為強勁的紅利資產,累計上漲60%。這一趨勢不僅受大勢風格流轉的影響,更與銀行板塊的資金面密切相關。「國家隊」自2023年四季度開始通過增持寬基ETF和銀行股的方式穩市,到了2024年,其持有的ETF市值已經達到逾一萬億元,較一年前增長了十倍。
2025年,面對市場波動,「國家隊」再次出手,1月份的資金投入約為1000億元,4月份則增至2500億元至4000億元。伴隨「國家隊」的號召,公募基金、私募及保險等機構也紛紛加大對銀行股的投資,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銀行股價的上漲。根據證監會頒佈的新規,基金經理的業績對標往往是滬深300指數,而該指數中的銀行權重較大,促使基金經理在配置上更傾向於銀行股。
截至2025年一季度,主動公募基金在銀行的配置比例已達3.75%,連續五個季度上升,但仍遠低於滬深300指數中銀行的權重14.6%。這表明公募基金在短期內仍可能繼續增持銀行股。
### 估值與成長性分析
銀行股的強勁表現與其估值長期被低估密切相關。以工商銀行為例,2023年初其PB估值僅為0.5倍,而美國銀行則高達1.2倍。截至7月11日,工商銀行的PB即便上升至0.77倍,仍遠低於美國銀行的1.28倍。從淨利潤絕對值來看,2024年工商銀行的淨利潤達到3669億元,且在過去二十年里保持正增長,而美國銀行同期的淨利潤僅為1939億元,波動較大。考慮到不良貸款撥備率,工商銀行從2016年的136%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215%,而美國銀行則在2020年后迅速下滑,2024年僅為222%。
綜上所述,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穩健經營和高於行業的利潤水平使得銀行股的估值被顯著低估,因此,紅利抱團的趨勢有望持續。儘管未來市場波動可能加大,但業績穩定的城商行如寧波銀行和成都銀行,其表現預計將優於行業平均水平。
### 泛消費紅利的崛起
除了銀行板塊,2025年泛消費紅利資產同樣在中國股市中佔據重要地位。泡泡瑪特、老鋪黃金和蜜雪集團等消費龍頭在市場中表現突出,多個板塊如寵物、珠寶首飾和IP潮玩等相繼迎來狂歡。政策導向與市場預期的變化,促進了泛消費紅利資產的爆發。
2024年末的重要會議明確了2025年要增強消費提振,成為市場信心的主要來源。尤其是2025年4月份對等關税政策的出臺,增加了市場對內需刺激的信心,為泛消費紅利資產的上漲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另一方面,泡泡瑪特和老鋪黃金的業績表現也極為亮眼,分別在2023年和2024年實現了128%和188%的淨利潤增幅,老鋪黃金則在同期實現340%和254%的高增長。儘管在2025年6月后泛消費紅利板塊經歷了一波調整,但市場對其未來的關注依然強烈。5月份零售消費同比增長6.4%,顯著超出市場預期,顯示政策震盪帶來的積極效果。
雖然短期內泛消費紅利的表現可能受到估值上漲的影響而出現波動,但從中期來看,內需戰略的實施將持續支撐消費市場的發展。此外,港A兩市的自然壟斷類資產及資源類資產同樣受到市場的青睞,未來仍有巨大的投資機會。
在當前利率逐步走低的環境中,高股息紅利資產仍將成為股市的「壓艙石」。投資者在選擇紅利股時,配置相關紅利ETF,如港股央企紅利ETF(513910)和紅利低波ETF基金(159547),將是一個明智的策略。這些ETF的持倉集中在銀行、港口航運和鐵路等穩健行業,具備長期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