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牛股 | 威雅利飆漲近3倍!公司時隔逾9個月復牌;中國抗體-B大漲超30%

2025-07-16 18:22

華盛資訊2025年07月16日訊,截至收盤,恆生指數跌幅0.29%,報24517.76點;恆生科技指數跌幅0.24%,報5418.4點;國企指數跌幅0.18%,報8861.39點。

威雅利: 當日漲幅288.3%,時隔逾9個月復牌,公司為香港老牌電子元器件分銷商

據悉,威雅利電子成立於1981年,於2001年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及2013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成立40余年以來,威雅利電子始終專注於電子元器件分銷業務,目前已取得意法半導體(ST)、旭化成微電子、村田、三墾電氣、索尼等國際知名原廠的授權代理資質,業務遍佈大中華區和亞洲其他地區。

消息面上,威雅利發佈公告稱,公司已向聯交所證明公司已符合恢復股份買賣的恢復買賣指引。公司已申請股份於2025年7月16日上午九時正起在聯交所恢復買賣。該公司此前披露的2024年度業績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九個月,集團錄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由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財政年度的1.692億港元減少至6160萬港元。

中國抗體-B: 當日漲幅為31.1%,創新葯臨牀前研究取得突破性結果

該公司專注於研發以單克隆抗體為基礎的生物製劑,用於治療免疫性疾病。2024年全年業績顯示,公司虧損收窄至1.85億元人民幣,營業額增長48.4%至2.03百萬元人民幣。公司旗艦產品舒西利單抗已完成主要監管覈查,正等待國家藥監局批准。SM17項目在臨牀試驗中取得進展,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潛力。公司還新增兩款候選藥物,分別針對白癜風、斑禿和骨質疏松症。未來,公司將致力於獲得舒西利單抗的監管批准,推進SM17的戰略合作,並擴大全球業務範圍。

消息面上,公司近期宣佈,其全球首創新葯SM03(舒西利單抗)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臨牀前研究In-vivo取得突破性結果。SM03作為靶向CD22靶點的單克隆抗體,憑藉「通過 B 細胞相互作用調節自身免疫網絡+器官損傷保護獲益」的獨特優勢,有望填補SLE治療中「長期用藥安全風險「與」無實際器官損傷保護性獲益」的未滿足需求,為全球患者提供療效更佳更安全的全新治療方案。

重慶機電: 當日漲幅14.1%,國內AIDC迎來催化,公司受益於數據中心建設

該集團主要從事清潔能源裝備、智能製造裝備及工業服務等業務的設計、生產和銷售。2024年全年業績顯示,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4.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0%。營業額增長10.7%至89.2億元人民幣,毛利率下降1.7個百分點至16.7%。集團持續推進精益生產和質量改善,加強成本管控和效益提升。技術創新方面,研發投入約3.98億元人民幣,佔營收5.07%。新增申請專利199項,獲授權147項。未來,集團將聚焦新能源等領域,加強創新驅動和精益管理,推動資源整合和人才建設,強化風險管控和公司治理,以提升整體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消息面上,7月15日,英偉達稱將恢復H20芯片在中國的銷售。今年4月16日,受美國政府要求,該芯片被禁止向中國等地區出售。中信證券預計下游AI廠商或將在2025年下半年加大AI基礎設施領域的投入力度,以滿足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需求,產業鏈相關環節有望迎來發展機會。廣發證券指出,Q3大概率是國內的大廠恢復正常IDC招標節奏的時點,前期下單淡季時柴發價格仍維持高位甚至上漲,國內供需格局不改。下半年有望進入漲價+業績釋放的階段。

國泰君安此前研報指出,受益國內AIDC及數據中心建設持續高景氣,高端柴油發電機需求高增。

發仔統計了每日港股漲幅Top10,具體名單如下:

名稱/代碼

市值/億港元

隔夜漲幅

年內漲跌幅

威雅利

00854.HK

11.1 288.3% 288.3%

中國抗體-B

03681.HK

32.52 31.1% 147.7%

迷策略

02440.HK

13.28 24.5% 307.0%

百心安-B

02185.HK

11.42 21.6% 185.4%

中國星集團

00326.HK

77.0 18.3% 534.0%

中深建業

02503.HK

11.55 16.9% 192.2%

汽車街

02443.HK

40.63 15.9% -1.8%

亞洲金融

00662.HK

45.48 15.8% 27.5%

西藏水資源

01115.HK

19.03 15.7% 15.7%

重慶機電

02722.HK

53.8 14.1% 94.1%

此內容由AI大模型工具「華盛天璣」生成,並由華盛內容團隊編輯審覈。

風險提示: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