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內地科企赴港二次上市趨熱  國際長線資本「身影」頻頻閃現

2025-07-16 12:01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上海7月16日電(記者潘清)內地科技企業赴港「二次上市」呈現趨熱態勢。在被其吸引而來的全球資本中,以中東主權財富基金為代表的國際長線資本「身影」頻頻閃現。

進入2025年以來,內地科技企業赴港「二次上市」呈現趨熱狀態。5月20日,新能源科技公司寧德時代掛牌香港主板。另據統計,截至6月末,藍思科技龍旗科技豪威集團等16家A股半導體、消費電子公司提交港股招股書。還有多家知名內地科技公司公開表示有計劃赴港「二次上市」。

7月9日,作為業內領先的智能終端全產業鏈一站式精密智造解決方案提供商,已登陸創業板10年的藍思科技在香港市場上市,首日實現逾9%的漲幅。

內地科技企業密集赴港「二次上市」,吸引全球資本密切關注。以藍思科技為例,此番「二次上市」總募資額達47.68億港元,獲462.76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獲16.68倍認購。鎖定約三分之一發行份額的十大基石投資者中,包括了無極資本(Infini Capital)、瑞銀集團(UBS)等國際長線資本。

作為國際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無極資本在香港和阿布扎比設立雙總部,並在內地、香港和中東三地佈局,以此模式為國際長線資金與中國科技資本搭建「橋樑」。今年上半年,無極資本成為亞洲同類型企業中首個獲批阿布扎比金融牌照並在當地設立辦事處的機構。

無極資本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投資官錢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消費電子產業鏈已從代工轉向核心技術主導。包括藍思科技在內,具備材料研發、設備自研能力的企業與無極資本「技術錨點」的投資標準相匹配。

「當前全球科技投資格局正在經歷結構性重構。中國科技企業技術創新與商業化落地的雙重優勢,令國際長線資金和耐心資本看好具有核心技術壁壘的中國科技企業投資前景。」錢濤説。

對於中國科技企業的青睞,促使中東資本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中國市場。今年1月,沙特主權基金PIF旗下Alat認購了聯想集團20億美元可轉債,寧德時代「二次上市」中,科威特投資局也出現在基石投資人名單中。申萬宏源證券研報稱,科威特政府投資局與阿布扎比投資局通過QFII持有A股市值呈現總體走高態勢,進入2025年后增速陡增。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今年1月發佈的《財富東進:中東主權財富基金對華投資動因、策略與展望報告》認為,中東國家依賴油氣資源的經濟模式不可持續,需通過引入技術、經驗推動多元化轉型。中國在新能源、數字經濟、高端智造等領域的優勢,與中東轉型需求高度契合。另一方面,全球地緣政治衝突促使中東基金多元化配置資產,以降低對美元和歐美市場的依賴。中國資產的低估值優勢和穩健回報潛力吸引中東資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