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6 07:01
來源:LLMQuant
近日,Citadel Securities正式收購摩根士丹利旗下的電子化美股期權做市業務,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衍生品市場的主導地位。這一交易標誌着:曾由傳統投行主導的交易市場,正在被高頻交易巨頭全面接管。
「摩根士丹利是華爾街最后一家仍活躍於電子做市業務的大型銀行。」
高頻交易公司接管做市市場
這次收購包括兩個核心部分:
• 摩根士丹利的場內期權做市業務
• 一大筆美股期權頭寸
Citadel還接手了多個期權交易所的指定做市人(DPM)席位,包括 Cboe、納斯達克、紐交所(NYSE)和MIAX 等主流平臺。
知情人士稱,該交易已於7月完成交割,價格未披露。
Citadel Securities由億萬富翁Ken Griffin創立,近年來迅速崛起為華爾街最大的電子交易參與者之一。據報道:
• 2025年第一季度,Citadel處理了全美超20%的股票交易量
• 同期利潤高達 17億美元
• 同期也是美股期權的頭號做市商
為何是Citadel,而不是銀行?
電子交易的競爭門檻極高,需要巨大的技術投入和龐大的訂單流,傳統銀行難以匹敵。
• 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監管改革迫使銀行逐步退出高頻做市業務。
• 高頻交易公司如Citadel、Jane Street和Susquehanna,則憑藉技術和規模優勢迅速佔據市場。
如今,大多數散户交易的撮合,背后正是這些高速算法驅動的做市系統。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高盛(Goldman Sachs早在2017年就退出了美股期權做市)等傳統投行,則更多專注於為機構客户設計複雜交易結構。
什麼是「指定做市人」?
指定做市人(Designated Primary Market Maker, DPM)指:
• 在交易所註冊並被授予特殊義務的交易商
• 需提供更頻繁、更具流動性的報價
• 是交易所流動性的核心提供者
此次Citadel接手的DPM席位來自摩根士丹利,是后者決定關閉電子做市部門后的資源轉移。
據通知,該轉移已獲得監管備案。
零售期權交易的爆發
期權作為一種可放大收益或對衝風險的衍生品,近年來在零售投資者中迅速流行:
• 其低成本、高槓杆的特性吸引大量散户參與
• 高頻做市商正是這類交易的幕后推手,為其提供必要流動性
Citadel在2025年Q1中,約佔零售券商訂單流支付(Payment for Order Flow, PFOF)市場的三分之一。與之相比,摩根士丹利僅佔約 6%,根據彭博情報分析。
Citadel的野心:期權只是開始
此次收購併非孤立事件。Citadel Securities正迅速擴張至更多資產類別:
• 2023年進入投資級公司債市場
• 利用市場波動創造創紀錄收益
在高波動和交易量增長的市場環境下,Citadel及其同類機構,正成為華爾街金融基礎設施的新核心。
結語:摩根士丹利的退出,標誌着傳統銀行在電子做市領域的退潮。而Citadel的加碼,則彰顯了高頻巨頭主導新金融秩序的趨勢。
未來,算法和代碼驅動的交易系統,將越來越深地嵌入市場結構本身。摩根士丹利走了,Citadel來了,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接管,正在悄然完成。
責任編輯:尉旖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