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跨境支付通香港收款行擴容至17家,首次納入數字銀行

2025-07-16 12:2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曹媛 深圳報道

跨境支付通自6月22日正式上線不到一月,香港收款行已擴容至17家。

跨境支付通是指內地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IBPS)與香港快速支付系統(FPS)的連接。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推動內地與香港的快速支付系統實現互聯互通,為兩地居民及機構提供即時跨境支付服務。對比傳統跨境匯款,跨境支付通具備秒級到賬、填報資料簡單、較低匯款成本、操作便利等優勢。

記者瞭解到,當前跨境支付通參與銀行機構已從「6家香港銀行+6家內地銀行」擴容至「17家香港銀行+6家內地銀行」,基本已覆蓋市面主流的外資、中資銀行。

首批參與跨境支付通的內地機構(6家)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首批香港機構(6家)包括:中銀香港、東亞銀行、建銀亞洲、恆生銀行、匯豐銀行、工銀亞洲。

記者瞭解到,此輪新增的香港收款銀行機構(11家)包括:招商永隆、上海商業銀行、中信銀行(國際)、創興銀行、大新銀行、廣發銀行、交銀香港、南洋商業銀行、眾安銀行(ZA Bank)、天星銀行(Airstar Bank)、MOX Bank。

記者查詢多家內地銀行APP發現,上述新增銀行已經出現在南向(內地至香港)「收款銀行」列表中。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跨境支付通首次納入數字銀行,包括MOX Bank、眾安銀行、天星銀行。MOX Bank是一家由渣打銀行(香港)、電訊盈科、香港電訊及Trip.com合資成立的數字銀行;眾安銀行是一家由眾安在線和百仕達合資成立,也是中國香港首間數字銀行;天星銀行由小米集團及尚乘集團合資成立。

相比傳統銀行的高門檻及較為繁瑣的開户流程,香港數字銀行憑藉開户門檻低、管理費較低、開户便捷等特點受到兩地居民追捧。

但記者採訪發現,部分新納入的香港銀行機構還暫時未向客户正式開放跨境支付通服務,如內地居民安風(化名)告訴記者,「我昨晚嘗試用招商銀行跨境支付通轉賬到香港眾安銀行,但試了好多次都不行,問了眾安客服説是雖然已經在名單中了,但暫時還沒有正式向客户開放跨境支付通服務。」但另一位內地居民順利從農業銀行匯款到天星銀行。

目前,跨境支付通支持內地與香港地區辦理雙邊本幣和雙邊人民幣跨境匯款業務。內地幣種為人民幣,香港地區幣種可選人民幣或港幣。北向方面,每人每日匯款上限1萬港元,每年上限20萬港元,這並不與目前每日同名匯款上限8萬人民幣的規則衝突;南向方面,現行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是5萬美元。

香港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此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的限額是基於無需提供原因的匯款,但如果能提供合理證明資料,銀行也可以處理更大額度的跨境匯款。」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時也表示,參與機構可根據市場交易主體類別、交易特徵、業務場景等,從風險防控角度合理確定各類業務的單筆或累計交易限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