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6 11:36
今日港股多數飄紅,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漲1.18%,盤中價再創歷史新高!成交額已快速突破15億元,資金持續湧入,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近60日狂攬近50億元,最新規模近94億元領跑同類!
政策面上,據醫保局,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工作日前啟動,目前已完成擬採購品種遴選,55個品種納入集採報量範圍。為保護行業創新積極性,新葯不納入集採範圍。
消息面上,7月15日下午,中國生物製藥公告,將以約5億美元的總價收購上海禮新醫藥95.09%股權。加上此前中生製藥曾通過禮新的C輪融資獲得4.91%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禮新將成為中國生物製藥100%控股的全資子公司。
市場人士表示,從公告來看,禮新看重的是中生製藥強大的商業化能力和全球影響力,能夠將創新葯更快地商業化落地。從中生製藥的角度來説,禮新的加入,將成為公司在腫瘤創新領域的一員精兵強將,大大提高其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更深層次來看,中生製藥將通過「內部研發+外部BD收購」擴充創新葯管線規模,驅動自身從「傳統仿製藥巨頭」向「創新葯生態型企業」轉型的重要引擎。
這並非中生製藥近年來的第一筆收購。2022年6月,中生製藥的子公司invox Pharma宣佈收購某在美國上市的英國醫藥企業,分析認為,中生製藥此舉不僅是獲得該企業的雙抗技術平臺,也擁有了進入歐美市場的「入場券」。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成分股多數飄紅:康方生物、綠葉製藥漲超5%,亞盛醫藥漲超3%,榮昌生物漲超2%,中國生物製藥、藥明生物、信達生物微漲。
【港藥估值是否已有泡沫?創新葯出海未來如何演變?】
1. 港股創新葯板塊估值是否已有泡沫?
交銀國際認為,本輪港股創新葯行情核心驅動力是價值重估,當前估值仍具吸引力。依舊看好創新葯板塊整體繼續修復的機會,但反彈后的選股至關重要。
1)頭部創新葯企的前瞻12個月市銷率與此前低迷行情以來的歷史均值基本持平,雖略高於美股可比公司、但營收增長預期亦遠高於后者;
2)收入達峰時的市銷率對於創新葯企長期潛力更有指導意義,目前港股龍頭在3倍左右,低於美股平均的4倍,個別公司僅有2倍左右;
3)2025年上半年內資持續通過港股通加倉,但外資在創新葯中的倉位處於底部,后者可能偏好基本面紮實、性價比顯著的標的。
2. 創新葯出海未來如何演變?
交銀國際認為,基於當前國產創新葯資產儲備豐富且交易性價比仍顯著、跨國藥企(MNC)存在專利懸崖的補缺需求、海外投融資邊際改善,2025年下半年-2026年出海交易熱度仍將延續。
1)行業進一步衍生出了NewCo等新型交易模式,並快速發揚光大;
2)ADC賽道交易興趣度最高,雙抗/多抗、小核酸/mRNA等前沿技術領域亦存在較多機會,中長期關注老齡化驅動+海外支付條件優異的自免、代謝慢病和顯著差異化優勢的下一代技術路徑。
3. 商保創新葯目錄即將落地,有望帶來怎樣的增量貢獻?
首個由商保參與制定的創新葯目錄有望於2025年內推出,旨在納入超出基本醫保保障範圍的品種,有望創造比醫保談判更寬松的定價環境,並在掛網、入院、特例單議機制等方面享受和醫保目錄相似的待遇。商業健康險未來增量空間值得期待,長期內保費和創新葯支付規模有望呈數十倍增長。
(來源:交銀國際20250715《港股創新葯:反彈之后對板塊核心問題的思考與重估》)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100%佈局創新葯產業鏈,前十大權重合計佔比近72%,龍頭屬性突出!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特點鮮明:
純度更高的創新葯(高達85%的創新葯權重佔比,全市場醫藥類指數中更高);
彈性更高的創新葯(2025上半年漲幅62.78%,港股醫藥類指數領先);
底層資產是港股,可以T+0交易!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場外聯接(A類:021030;C類:021031)!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個股僅作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基金投資範圍包括港股,會面臨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